目前只有五首诗与勾践有关分别是:
1: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唐代:李白《越中览古》
释义: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2: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
3: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自勉联
释义: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状故诗句?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第一首《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追悼词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 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