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各类感言 内容页

杨振宁与李政道的故事(1)(2)_光明网(组图)

杨振宁、李政道全家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获奖时均为中华民国国籍)杨振宁、李政道合影,李政道31岁,杨振宁35岁。在获奖者中,这无疑是两个令人羡慕的时代。如果这两个新的科学明星继续合作,很难想象他们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初识

1940年代,李政道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他也想造原子弹。他找到了西南联大的物理学教授吴大友、化学教授曾兆焕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告诉他们,给你10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让你建一个原子弹。吴大佑等人说,要造原子弹,首先要培养人才,建议选一些人去美国留学。吴大佑推荐李政道入选。

1946年7月,李政道乘坐“将军”号舰从上海前往美国。但到了美国后,由于没有专门接受原子弹技术研究的学校,各专业的人都得自己联系学校。那时,李政道只有大学二年级,考研遇到困难。于是李政道、朱光亚、阮冠石先去了芝加哥大学。李政道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教授学习理论物理。

那时,杨振宁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助教。他接到吴大佑的通知,在大学的国际公寓给李政道等人订了房间。杨振宁也是西南联大的校友,不过比李政道高两个档次。这是李扬的第一次见面。

在同一所学校,关系自然开始。两人开始共同发表论文,成为生活上的挚友。

李政道刚上学不久,就买了一辆二手车,因为他有双奖学金,经济条件不错。1947年夏,他与杨振宁、凌宁驾驶这辆车西行。临走前,杨振宁建议三人按比例出钱买车,然后李政道自己买车。杨振宁的这个提议是什么意思,李政道后来才想起来。杨振宁的计算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合作

1950年博士毕业后,李政道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任助教。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加州的反华气焰嚣张,所以李政道在加州不开心。

此前,1949年秋,杨振宁作为访问会员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知道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两人商量着。李政道也来到了普林斯顿,可以一起做研究。

杨振宁去找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请他给李政道发邀请函。于是,1951年9月,李政道夫妇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李和杨住在一起,两家人往来密切。

当时,杨振宁正在研究二维伊辛模型的磁化强度计算。李政道听过 J. Meyer 夫妇的统计力学。杨振宁希望李政道加入伊辛模型理论的研究。这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始。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_李政道和杨振宁_杨振宁李政道决裂

1951 年秋天,他们写了两篇关于统计力学的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在存在相变的情况下,不同的热力学函数并没有被解析扩展——这一发现开启了统计力学研究的新篇章。

两位中国青年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注意。1952 年的一天,两人受邀会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问了很多、非常详细、很长的对话。终于,他站起身来,与李政道握手,诚恳地对他说:“祝你以后在物理上取得成功。”

这两个年轻人在普林斯顿的合作及其非凡的成果,以及他们个人与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都堪称传奇。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草坪上讨论问题,场面令人赏心悦目。

第一次分手

李正道在普林斯顿的工作既成就又令人愉快。但此时却因为他们合着的两篇论文的署名顺序产生了争议。

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Statistical Theory of State Equations and Phase Transitions》,第一篇《Condensation Theory》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署名,第二篇《格奇和伊辛模型》是李政道和杨的署名镇宁。.

第一篇论文写完后,合作者签名按合作者姓氏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应为“李政道、杨振宁”。不过,杨振宁建议,如果李正道不介意的话,他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因为他比李正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个要求感到惊讶和尴尬。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但在第二份文件签字的时候,李政道觉得杨振宁的要求不合理,不能再那样签字,于是劝杨振宁按照国际惯例修改。这导致了同一篇论文有两个署名顺序的奇怪现象。

签名问题给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李政道决定不与杨振宁合写论文。之后,李政道虽然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但并没有在论文上合作。在此期间,李政道独立进行研究并独立发表论文,提出水力学二维空间不存在湍流;在固体物理方面,他与 F. Low 和 D. Pines 在固体物理方面进行了合作。Polaron做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

李政道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工作非常有效。他的才华已经在美国物理学界崭露头角。他对研究所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非常满意。他和秦慧若的家庭生活幸福融洽,也非常想念普林斯顿。然而,论文的签署让李政道一直觉得很不开心。当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妻子杜志丽也参与其中。据杨振宁回忆,按照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顺序,杨振宁原本是想把李政道的名字放在第一位,因为李政道毕业后的科研事业一直不太顺利。“六识”出来阻止他,说李政道不值得他信任。所以杨振宁坚持在第一篇论文中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虽然按照他的贡献和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应该把李政道放在第一位。

由于签约事件,虽然李政道和杨振宁表面上还保持着正常的关系,但实际上两人之间,包括他们的家人,都出现了分歧,李政道觉得是时候离开普林斯顿了. .

当时,李政道在美国物理学界已经颇有名气,几所大学相继向李政道发出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爱荷华大学聘请他为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聘请他为助理教授。李政道放弃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爱荷华大学招聘较高职位,而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较低职位。李政道的理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高学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三年后的 1956 年,29 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_杨振宁李政道决裂_李政道和杨振宁

恢复合作

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因为要与杨振宁拉开距离。所以,从 1953 年到 1955 年,他们没有一起工作。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一般的交流和联系,并没有完全破裂。

一个意外事件让李政道和杨振宁恢复了合作。1953年,杨振宁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了一年,与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Isospin Conservation and Isospin Gauge Invariance》,提出了后来著名的“Yang-Mills”规范场方程。

不过,当时的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有严重的怀疑。有一次,杨振宁来哥伦比亚大学见李正道,李正道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杨振宁。经过激烈的讨论,杨同意李的意见,并共同发表了论文《重粒子守恒与万能规变换》,由李政道和杨振宁署名。

这次活动让他们重新聚在一起,这是他们身体事业中浪漫而神奇的一部分。李政道在他的《破平价》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从1956年到1962年,杨和我合着了32篇论文,从粒子物理学到统计力学……合作密切,硕果累累。,有竞争“

诺贝尔奖总数

正是在这一时期,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合作奖。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这一发现最早是李政道做出的:1956年4月下旬、5月初的一个上午,杨振宁从长岛开车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并在李政道的办公室进行了讨论。很快,杨振宁就想把停在路边的车挪开,两人就往路边走去。车停好后,由于餐厅还开着,他们就在125街和百老汇拐角处的白玫瑰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李政道向杨振宁讲述了自己最近的工作以及不守恒的突破性思想

杨振宁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都极力反对。但经过反复讨论,他逐渐被说服了。午饭后,他们回到了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被彻底说服,表示愿意与李政道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于发表上述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一下子占领整个弱角色领域,这样更完整,更有意义。

李政道觉得很有道理,同时觉得如果杨振宁参与的话,会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好。

两人开始了友谊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完整的β衰变分析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这需要大量计算。两者在计算能力上并驾齐驱,都做出了贡献。

一个月后,他们写了一篇论文,由李正道撰写,李正道署名。这是 1957 年轰动一时、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质疑弱动作中的奇偶不守恒”。

杨振宁李政道决裂_李政道和杨振宁_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

休息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的物理学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

11月,李政道要去斯德哥尔摩准备颁奖,他们都要写演讲稿和演讲稿。当时,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通知和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人姓名的先后顺序与获奖论文的签名一致,李政道在前,杨振宁在后。

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突然提出希望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领奖,而他的妻子杜志礼则希望国王陪他出席晚宴。最前面,杨振宁位居第二,王后陪同。

李政道对此大感意外,没有答应。然而,杨振宁又去问了李政道的妻子秦慧洛。秦慧若对李政道说,拿这件事开玩笑,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人了。就这样,李勉强同意了。

这是一集。李政道虽然不开心,但很快就被诺贝尔奖的荣耀冲淡了。然而不久之后的一篇文章导致他们分裂——美国《纽约客》杂志 1962 年 5 月 12 日刊发表了伯恩斯坦撰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奇偶问题的旁注》,主要内容是描述Yu的发现 称之为非保护故事。文章介绍了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特别赞扬了他们的科学合作。在谈到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时,伯恩斯坦并没有特别指出其开创性的想法来自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先提出来的。他只是说,有一次,“他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没想到,这么一篇很普通的散文文章,却在科学史上引起了一场大辩论,两位天才的中国物理学家从此终止了合作。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和杨振宁住在一起,办公室也在隔壁。4 月,他收到了 Bernstein 文章的证明,没有任何修改。不过,杨振宁提出了很多意见。他说,文章中有“一些令人痛心的地方”,想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建议,在文章的某些地方,他希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比如标题、诺贝尔奖宣布时、他领奖时等。另外,妻子杜至礼的名字应该放在秦慧洛前面,因为杜至礼比他大一岁。

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建议文章中凡是提到“李和杨写……”的地方都应该加注,表示已经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习惯。

李政道觉得杨振宁的这些要求太无聊了。那天晚上,杨再打来电话,说那些注释可能不会加,但文章应该写成“杨和李写的……” 面对杨振宁在这件事上的浮躁,李政道很是不解。

4月18日,杨振宁又去李政道办公室谈话,称他们合作的论文按字母顺序的签名,即“李和杨”,让他很不高兴;如果写成“杨和李”,他不会让人觉得杨振宁好笑,而且姓氏乱序也会让人觉得奇怪。

李政道和杨振宁_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_杨振宁李政道决裂

李政道很失望,只好劝他们以后不要合作了。杨振宁顿时兴奋不已,哭了起来,表示自己很愿意继续合作。但李政道却感到无奈。最后双方同意暂停合作。

6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分别参观了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并共用一个办公室。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伯格对两代中微子的实验结果已准备好发表。得知此事后,杨振宁变得焦躁不安。担心。他此时给李政道写了几封信,表达了不满,甚至有些敌意。

蒋才健在《杨振宁传》中提到,杨振宁的第一封信是在听闻两人的不和是因为杨振宁的小气和大惊小怪而写的。杨振宁开篇写道:你去斯坦伯格没有通知我,更不用说和我商量了,还坚持让斯坦伯格乱写杨和李的名字。过去的习惯变了……毫无疑问,在天真甚至大度的面纱下,你的所作所为是不诚实、愚蠢和别有用心的伤害我的。我的这些话很强烈,但不足以描述你的行为......

李正道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杨振宁把信放在了办公桌上。后来,李政道回到办公室,看到了这封信。李政道还询问了信中“背信弃义”的意思(背信弃义),看了之后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信,决定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尽管他很怀念这个地方,但他还是带着“深深的悲伤”提出了他的要求。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抱歉。他直截了当地说,李政道不要再做高能物理了,杨振宁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不同意见

这些年来,李政道和杨振宁曾写过他们的合作、友情和分手的故事。因为他们的说法不一且为公众所知,所谓的“李阳之争”就形成了。

杨振宁在1982年写成、1983年出版的《文集》一文《初识李政道》中写道:“他才华横溢,勤奋刻苦。我们相处得相当投机取巧,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费米是“他的论文导师,但他总是向我寻求指导。所以,在我在芝加哥的那些年里,我实际上成了他的物理老师。”

在《与李政道的最后一次合作》一文的后记中,杨振宁总结了两人的合作:“我对他来说就像兄弟一样。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领域,我是1950年代初。他已经出名了。我是我们合作伙伴的前辈。敏锐地意识到他不应该妨碍他,我有意识地向后靠,努力支持他的职业生涯。同时,我对我们持开放态度。伙伴关系的实质是严格沉默的……”

在杨振宁1982年撰写的《诺贝尔奖论文的一代:宇称守恒问题》的后记中,他描述了他与李政道合作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过程. 很不一样:“……四月下旬或五月初的一天,我开车去哥伦比亚进行每周一次的访问。我从他的办公室接李,上了车……我们的讨论集中在紫子之上的奥秘. 在一个关键点上,我突然想到应该将产生过程的对称性与衰变过程分开。因此,如果假设宇称只在强作用中守恒,而在弱作用中不守恒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那么子子是同一个粒子,自旋和宇宙学都是0-的结论(这是从强相互作用中推断出来的)不会遇到困难……李政道首先反对这个观点。我试图说服他,……他后来同意了我的看法。”

从他文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弱作用不守恒的发现完全属于他。更进一步,杨振宁在文末附注中解释了事情的症结所在。他写道: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公开场合对与李政道的合作过程保持沉默……如果不是在 1979 年的一天,我偶然发现了……李政道的一篇题为《弱互动史》的文章其中隐含着很多东西……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向世人揭露真相……这是杨振宁为宣扬他与李政道不和的关键点而以书面形式的记录。

李政道在他 1972 年的论文《弱相互作用的历史》中,在谈到如何解开 Z-sub 之谜时写道:当阿尔瓦雷斯小组没有发现这个 5MeV 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在 1956 年初,解决 Z-sub 谜题必须依靠更深层次的东西;或许宇称不守恒,Z-subs其实是同一个粒子……然后我从吴健雄那里借了一本Zigban主编的关于Thrive衰变的权威书籍,和杨振宁一起系统地计算了所有可能的宇称破缺效应……在我们的书中,Zigban 通读一遍并重新推导了所有旧公式与心的相互作用后,我们非常清楚,当时甚至没有一个实验数据可以证明在β衰变中宇称守恒,

李政道和杨振宁_杨振宁李政道决裂_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

读者可以自行决定文章中传达的信息。但杨振宁觉得,这是李政道公开分歧的证据。

李政道在1986年写的《破比对》一文,是专门为描述他与杨振宁的合作与分手而写的,也是对杨振宁1982年的上述文章的回应。在第一节《序》中,李政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两人的合作与分手:一个漆黑的大雾天,两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其中一个说:“你好,你有没有看到那闪烁的光了吗?” 另一个人说:“是的,让我们再靠近一点。” 两个孩子很好奇,并肩跑向了灯火…… 第一个到门口的孩子说: “找到了:” 他打开了门。另一个冲了进来……他们找到了黄色帝国的宝库。他们的这一壮举为他们赢得了大奖,为人们所羡慕。他们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多年来,他们变老了,开始争吵。记忆模糊,生活单调。其中一个决定用金刻他的墓志铭:“这里躺着第一个发现宝藏的人。” 另一个接着说:“但是是我打开了门。”

在李政道看来,李阳之争的结论“很容易证明”。为了说明他是如何接近并最终提出宇称不守恒这一突破性思想的,他简要介绍了这一发现之前的相关工作。

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下半年,李政道从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分析,撰写了多篇论文,均与宇称不守恒有关。1955年下半年开始,李政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邪子之谜”上。Z-sub之谜是当时粒子物理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李政道和他的同事、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 Aurier 在当时被广泛认可的宇称守恒框架下,仔细分析了这三个疑问。后来,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一阵轰动。这时候,李政道已经彻底明白,要解开Z-sub之谜,走出平价保护的传统古堡势在必行。这篇文章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李政道在奇偶性不守恒思想突破前夕,为破解Z-subs之谜而不懈努力的过程。知道了这些过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 1956 年 4 月,当李政道能够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同事,实验物理学家斯坦伯格(198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交谈时,他突然灵感,产生了突破在奇偶不守恒的思想中。

1956年春,李政道得知在阿尔瓦雷斯的泡室中找不到软伽马射线后,积极考虑宇称不守恒的可能性。奇偶不守恒的突破性思想是在 4 月初的罗切斯特会议之后引发的。分析奇异粒子宇称不守恒的工作由李政道于4月完成。1956年5月,杨振宁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请李正道,看看能否帮助李正道分析β射线衰变过程中宇称不守恒的问题。直到那时,他们才开始在平价不守恒问题上进行合作。

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李政道提出的关于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思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背景的。李政道说,这个突破性的想法是他独立独特发现的,不是他的梦想。

李政道在与杨振宁争论的同时,并没有抹杀杨振宁的贡献。他曾多次说过:“杨振宁的眼光非常挑剔,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我的好朋友。” 正如我们发表的科学论文所证明的,我与杨合作的价值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未解之谜

在科学史上,关于发明创造权的争议并不少见。著名科学家和大科学家之间也有很多争论。类似的争论绝非中华民族独有。因此,李阳之争的发生不应归咎于所谓的中国人的自卑,必须给历史留出足够的时间,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李扬之争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个人范围,延伸至中国基础学科未来发展。

1972年,杨振宁、李政道先后访华,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围绕高能物理的发展,过去国内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自从两位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扬从海外回国、回国探访并介入这一过程后,这种分歧便呈现出强烈的个人精神,成为李扬与李扬之间的不和之争。例子很多:李政道主张建造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主张应用科学;李政道创设特殊考试方式帮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杨振宁表示“

黎阳之争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多数人都希望他们重归于好。不过,在黎阳之争的具体情况下,虽然当事人都在场,但如果是非不分明,寻求和解的可能性极小。虽然中间已经出现了一些单方面和解的迹象,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