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广发期货营业部。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中信期货16日交易异常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通报称,经初步核实,原因是策略交易存在设计缺陷由广发期货运营的系统。 没有检测到人为错误。
发言人表示,16日11时05分左右,深证综指突然下跌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建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板。 中国证监会迅速反应,立即组织北京证监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登记结算公司、中国金融证券交易所等单位进行应急核查。
经核实,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交易和技术系统运行正常。 核查发现主仓主为浦发期货自营账户后,上交所立即致电中信期货进行查询,并派员到广发期货会同北京证监局进行核查。
根据中信期货的申请,上交所股票于下午停牌。 检查发现车祸原因是中信期货战略交易投资系统出现问题后,上交所、北京证监局立即督促其采取公告说明情况等措施,解答投资者查询,故障排除前禁用策略交易投资系统。
发言人表示,根据相关规定,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有效,结算可以顺利进行,整个结算系统运行正常。
经初步考察,广发期货自营策略交易系统由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部分组成。 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败等设计缺陷,并由链条触发,导致产生巨大的市场委托单。 直接发往上交所,累计申报开仓234万元,实际成交72.7万元。 同日,中信期货卖出股票18.5万元ETF,做空7130期货合约。
发言人表示,此次检查未发现人为失误,但中信期货此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信息系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北京证监局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令公司整改,并进行内部问责。 同时,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广发期货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问题
问广发期货“乌龙”事件的5大疑点
18日上午,证监会公布广发期货异常交易初步调查结果,称公司16日自营大额交易系系统设计缺陷所致,没有发现人为错误。 中信期货也公布了风暴的细节。 监管部门的快速反应值得称赞,但细看所发布的信息,却发现了五个未解之谜。
1 光大证券做空套期保值是否涉嫌黑幕交易?
中信期货公告,16日11时07分,公司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交易金额异常。 之后,为了对冲股票持有的风险,他们开始卖出期货证券IF1309突破合约。 当天结束时共售出 253 份合约。 打开。 当天上午开市后,中信期货开始买入其构建的50ETF和180ETF股票并在二级市场卖出,同时逐步卖出期货证券突破合约,对冲开盘风险。这个下午。
据统计光大证券遭警示,晚间交易时段,中信期货共卖出50ETF和180ETF,金额约18.9万元,共卖出6877张期货证券合约进行套保。 除了中午卖出的253张IF1309突破合约外,中信期货全天共新增7130张期货指数证券突破合约进行套保。
如果说中信期货在11点07分之前的增仓是无意的,那么之后的做空就是有意的。 如公告所述,ETF操作及做空期货证券均旨在降低公司新增持仓的风险。 然而,就在这场动荡的始作俑者借势对冲自身风险的同时,大量投资者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抢购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期货直到14时00分才向上海期货交易所递交公告,投资者直到14时30分左右才看到这一信息,才明白尾盘个股暴涨的真正原因。 由此看来,中信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是否属于黑幕交易? 这值得监管机构认真调查。
272万元的股票19日可以自由卖出吗?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明确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有效,结算可以顺利进行,整个结算系统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 这一说法引发了业界对错误交易处理机制的讨论。
由于错误交易只能算有效,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中信期货16日下午开盘的72.7万元股票是否会被冻结?
众所周知,中信期货当天开仓的个股大多是建行等权重股,而且金额巨大。 正如多位分析师所强调的那样,农行股票近日依然不被看好。 经过这次“乌龙”事件,未来的走势更加难料。 如果19日开市后,中信期货为了补仓大量抛售这些个股,势必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但在监事会报告中,并没有关于这72万元股票如何处置的内容。
3 投资者低位建仓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
在中信“乌龙”阶段,大量投资者看到股市暴跌,误以为有重要消息发布,盲目跟风建仓。 T+1交易制度使得投资者当天无法卖出投资者在低位建仓的股票,但市场短时间内的大幅反弹也让投资者无法快速买入亏损。
中信期货在公告中承认:“公司将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就本次动荡可能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但目前尚无关于赔偿方案、赔偿金额、涉及的投资人范围等重要信息。 回应,只是向投资者道歉。
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表态来看,目前证监会对中信期货的调查已经结束,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进行处理。 但无论是证监会还是广发期货,对此次风波的定位都是制度问题,没有发现人为失误,这意味着投资者索赔难度更大。
4 信息披露延迟,交易所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股票市场交易在信息公平方面是昂贵的。 在中信“乌龙”事件中,投资者直到三个多小时后才知道事件的初步真相,这让人对监管层的反应速度产生怀疑。
据中信期货公告,该分公司16日11时07分接到北京期货交易所询价电话。 应该说,交易所确实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一异常情况并采取了行动,但没有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信息。 11点07分至14点30分,投资者一片绿意,市场传言四起。
5中信的“乌龙”会不会在其他券商重演?
中信期货的“乌龙”事件,让人们对券商的内控机制颇为担忧,也越来越担心,如果后续处理不当,这种风波可能重演。
眼看规模不算最大、影响力也不算最大的中信期货,一个小小的“乌龙”就能撬动上证指数跌100点,其他更有实力的券商会不会蠢蠢欲动,用更隐蔽、更隐蔽的手段高调操纵市场的方法?
因此,此次“乌龙”事件的掩盖,绝不是一家期货公司的过错,而是事关整个资本市场的公信力。 如果处罚过轻,其他券商肯定会因操纵成本高而跃跃欲试,很可能会上演这样的乌龙,“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石将受到严重动摇。
○相关
中信期货详细披露“8.16”事件经过及原因
当天损失约19400元
据新华社报道,中信期货18日发布公告,详细披露了“8.16”事件的经过和原因,称当日按市值计价亏损约1.94万元,可能面临因事件受到监管部门的警告或处罚。
中信期货公告称,经初步核实,造成8月16日震荡的原因主要是战投部套利策略系统出现问题。 该系统包括两部分: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 订单执行系统在委托市场价高频交易时无法有效校准和控制可用资金量; 以及订单生成系统的缺陷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会生成非预期的订单。
风波爆发后,中信期货召开了紧急会议。 当日下午,实施股票紧急复牌并发布提示公告。 同时针对午后震荡造成的过度风险敞口光大证券遭警示,采取了尽量买入ETF、直接卖出等一系列措施。
公告称,以16日午盘价计算,上述交易当日折价亏损约1.94万元,最终对中信期货造成的损失及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可能随着市场情况而改变。
中信期货表示,目前公司其他业务活动保持正常,已采取自有资金、部分期货资产变现等措施,确保交易的正常清算交收。
截至目前,中信期货已对包括全资子公司在内的所有交易系统展开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包括量化交易在内的新业务IT系统,关注资金校准、订单校准等后台风控节点。 公告称,公司将全面审查交易系统管理现状。
中信期货透露,上交所和北京证监局正在对相关事项进行全面排查。 此次动荡导致公司“股指期货及期货衍生品/净资本”指标16日超过监管红线100%,公司或将面临监管部门处罚。 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和业绩,也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