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再读太平天国史,方知洪秀全的不容易,洪秀全史

1864年6月,洪秀全奄奄一息,对忠王李秀成等托孤大臣言:“你们要好好辅佐幼天王,我去天上搬救兵,很快就回来了。”搬救兵,何来的救兵呢?洪秀全这么说,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1837年,洪秀全萌发抗清志向以来,27年时间的跌跌撞撞,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太平天国运动,杨秀清的评价很高,洪秀全则被“冷落”。许多人认为,太平天国灭亡,主要是洪秀全不给力,但凡有点帝王的气魄,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事实未必如此,再读太平天国史,方知洪秀全的不容易。

一、杨秀清、萧朝贵崛起,洪秀全很无奈

1360年,陈友谅率30万“汉军”东征朱元璋,中途将“天完”皇帝徐寿辉用锤子砸死。徐寿辉,“天完”皇帝,麾下兵马众多,实力仅次于刘福通。彭莹玉主政时,“天完”皇帝徐寿辉的日子还过得去。陈友谅主政时,一切都变了;没有实权的皇帝,终究会被部下取代。

徐寿辉、韩林儿,就是洪秀全的“写照”,没有实际权力,终究是一场空。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相继表演“天父下凡”、“天兄下凡”,成为超越洪秀全、冯云山的存在。

以拜上帝教作为立命之本,洪秀全不得不承认杨秀清、萧朝贵的地位,否则太平天国早就夭折,没有纵横大江南北的机会。夺取了教权,杨秀清、萧朝贵自然就能染指政权、军权,成为太平天国的掌舵者。

二、进军途中,南王、西王阵亡,断了左膀右臂

紫荆山时的“人事变动”,洪秀全慢慢成为“虚君”,却并非没有机会翻盘,但洪秀全又很不幸。1852年6月,江忠源率2000“楚勇”在蓑衣渡设,南王冯云山阵亡沙场。1852年8月,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受炮击而死,“天兄”陨落。

南王冯云山,拜上帝教实际创建者,包括杨秀清在内的“首义诸王”,都是他拉着进入拜上帝教。冯云山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不拘小节,不追求名利,又善于协调诸侯王之间的矛盾,同时扮演萧何、张良的角色。

西王萧朝贵,骁勇善战,享有“天兄下凡”的权力,又是洪秀全的妹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约杨秀清。南王、西王相继阵亡沙场,洪秀全失去了左膀右臂,杨秀清一家独大。如此,君臣之间矛盾不断激化,这是天京事变的主要原因。冯云山、萧朝贵不死,杨秀清就会很低调,太平天国权力维持平衡,事变无从谈起。

三、天京城内的生活,洪秀全度日如年

随着冯云山、萧朝贵阵亡,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的“资历”不够,东王杨秀清一家独大,手握政权、教权、军权,俨然就是“天王”。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军政事务都由杨秀清打理,东王府就是“朝廷”。

没有实权,洪秀全干脆足不出户,不离开天王府半步,只想过着简单的日子,却未能如愿。洪秀全修筑房子,宫女的劳动强度比较高,东王杨秀清不满意,直言表演“天父下凡”,干涉天王的家务事太平天国西王是谁,还扬言要杖责,洪秀全颜面扫地。

半夜三更,杨秀清经常表演“天父下凡”,前去质问洪秀全,让他好好听从“天父”的话,不要经常责骂妃嫔。洪秀全脾气相对火爆,对后妃管理比较严,杨秀清看不下去,便以“天父”的名义干涉,洪秀全也是无可奈何。有杨秀清在,洪秀全在天京的日子很不好过,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四、天京事变爆发,洪秀全威望扫地

1856年8月,杨秀清连续摧毁“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湘军又被分割包围在武昌、南昌,便动了“不臣之心,让洪秀全册封“万岁”。洪秀全熟读史书,知道杨秀清的用意,也知道一旦“禅让”,意味着自己的末日来临。徐寿辉、韩林儿就是例子,虽说他们不是“禅让”,但结果一样。

为了自保,洪秀全联手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先发制人,处死杨秀清。接下来,韦昌辉滥杀无辜,还出兵攻打天王府,一点都给面子。若非天王府有数千“女营”士兵抵御,洪秀全难逃一劫。

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回京辅政,洪秀全想借助陈承瑢、秦日纲的力量,制衡翼王石达开。谁知,石达开回京辅政的首要条件,就是处死陈承瑢、秦日纲。再加上石达开讨伐韦昌辉时,公然说“攻灭京师”,洪秀全岂能不畏惧。

五、陈玉成、李秀成打开局面,列强支持清朝

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却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陈玉成、李秀成时代,洪秀全权力有所恢复,但不能直接掌控军队;太平天国的军队太平天国西王是谁,几乎都在各位将领手中,后大多册封为诸侯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忠心耿耿,即便手握重兵,对天王也很尊敬,“君臣秩序”没变,洪秀全不用提心吊胆。

陈玉成、李秀成能力强悍,接连击败湘军、八旗,太平天国迎来一个短暂的中兴时期。1860年,李秀成拓展江浙基地,太平天国获得足够财力支撑,具备了与湘军决战的资本。可惜,清朝对外妥协退让,列强转而支持清军,太平天国腹背受敌。

如果没有列强支持,太平天国的结局将大不一样。陈玉成、李秀成掌权,他们对天王忠心耿耿。即便陈玉成、李秀全不交出兵权,洪秀全也可以享受大理国段氏的待遇。大理国,高氏手握实权,但段氏当君王,大体上双方平安无事。

综上所述,洪秀全的一生也很不容易。早年科举考试屡次失败,萌发了创建太平天国的念头,谁知杨秀清半路杀出,自己成了“虚君”,为他人做嫁衣。进军途中,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阵亡,洪秀全失去左膀右臂。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经常“天父下凡”,连天王的个人生活都要干涉,洪秀全度日如年。天京事变时,诸侯王无视天王的存在,洪秀全颜面扫地。陈玉成、李秀成时代,洪秀全逐渐感受到“天王”所带来的尊严,但英法支持清朝,太平天腹背受敌,终究败亡。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