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上册,心得体会,二年级,教学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一、语文教学抓住“读中感悟”的主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途径之一。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读”贯穿于每节课之中。如在教学20课《不认识妈妈的孩子》一课时,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一、语文教学抓住“读中感悟”的主线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读”贯穿于每节课之中。如在教学20课《不认识妈妈的孩子》一课时,我提出了: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孩子们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妈妈?这个孩子是谁呀?他是故意不认识妈妈的吗……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饶有兴致地读起书来。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孩子们了解到以上问题的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动脑筋发现了问题,自己再通过读书来解决,这是孩子们乐于为之的事情。
再如教26课《快乐银行》一课时,请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不读懂的可以在书上画上波浪线或是在句子旁边打上一个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大家是否能够解决。孩子们在交流中往往会这样说:“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万分快乐,他们存入了九千九百九十分?谁来帮我解答?”如果在刚才的阅读中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的孩子就会说:“我来帮你解答这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同学再通过语言进行感谢。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朗读、善思和分析能力,而且协调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相互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每次备课中,我往往抓住几个重点的问题进行分析,设想孩子们会怎样回答,而我怎样去应对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每节课我在课堂上提的问题都很少,都是请孩子们通过质疑或是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提出来。然后经过筛选,使它们在一堂课的不同教学阶段一一呈现。比较肤浅的问题在初读课文时自己或同桌、小组内解决,而有一定难度又能突出重点的问题则在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全班同学共同来解决。
二、倡导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第一可以解决目前班容量大,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相对减少的教学弊端。第二给每个学生提供说话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敢说话、会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通过同学之间的交谈、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
当然小组活动在一节课的安排上不能过于频繁,而且要使用恰当。比如前面提到的初读课文时设计的“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这一环节就可以先安排小组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再如对于课文的结尾拓展延伸时可安排小组活动。在教第7课《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的第二课时时,爷爷要走了,亲人们会对他说什么?爷爷会说什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亲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悟,然后在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的表演,最后请几组的代表到讲台前展示。
这样借助小组的活动方式,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既锻炼和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表演技能,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所以,我在教每一节课时都努力从某个环节中寻找这样一个点,让学生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演。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