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实行了近30年,时至今日也受到不少人的诟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育背景、教学经历与职称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当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职称制度改革被提出来,还有明天的改革。教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争取将来成为一名教师。
首先,职称不是通过考试确定的,而是通过考核评定的。评价是参与者,评审是别人。有两个环节,一个靠自己,一个靠天。腐败由此而生。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态度、业绩等无关,只与假榜样、假论文、阴阳师、托关系发红包等假的有关。要想当老师,就必须有职称,职称的高低决定工资的高低,终身制就是终身制。
校领导利用职称评定优势是铁的事实!一些一线教师辛勤耕耘,培养了无数学生。最后还得给领导送礼,用于评聘高级教师。还不如天天给领导拍马屁。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配额配给,需求难以满足
不少地方对职称实行“配额制”,即对一个学校的初、中、高级职称人数进行准确划分,比例以本单位职称人数为准。聘请。在应聘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职位多的职级更容易录用,职位数少的职级则难录用。
例如教师职称工资改革,山东省潍坊市在中小学评价和就业改革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主管部门在总结经验时指出,“虽然高级职称就业率已达到1.6%,最高县甚至达到3.2%,但短期内仍无法吸纳存量失业职称存量。”学期。若是要完全消化,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这是因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想跳槽的人少,想升职的人多。这挫伤了“评而不聘”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一些教师直到退休才以高级职称聘用的现象。
这样一来,学校惯用的做法就是看重人员的资历和工作年限。在“以资论辈”的做法下,教师要么“当老婆多年媳妇”教师职称工资改革,要么自嘲、愠怒。甚至有校长以人际亲密度为标准,或将职称评定视为“权钱交易”。
选拔过程不透明
从初衷看,职称评定是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们对此怨声载道。
有的人为了评职称而疲于奔命,有的人通过关系找人情,有的人憋着不评职称,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每到职称评定季,不少人都满脸愁容。一个小小的差异,甚至可以破坏师生间原本融洽的关系。有的人忙着求情,说好话,笑眯眯的。有的甚至花钱买文章发表。职称评定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并不是一种晋升,而是成为了一项成本高、费力的负担。
评价指标存在争议
中国人力资源科学研究院学术咨询中心主任甄元太指出,职称评定本来是一项需要各界分工合作的管理工程,现在却变成了“一锅粥”。由政府主导的评估,为体现“社会公平”,势必会突破用人单位的界限,对评估工作标准进行大范围、甚至跨行业、横向的比较。
这样,学历、学位、外语水平、权威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等容易标准化的“硬指标”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单位业绩、实际能力、工作态度等都不是容易标准化的“硬指标”。“软指标”自然不在职称评定的台面上。
同工不同酬违反按劳分配原则
为提高工作效率,起到激励作用,现行教师职称等级与工资挂钩。但就广大中小学而言,中青年教师占多数,老教师占少数。从工作量看,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肩负重任,担负起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
在职称方面,少数中青年教师获得中高级职称,且多为老教师。在工资分配上,中小学按职称分配,初级职称的教师只能拿到高级或中级教师工资的一半或三分之二。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工作量相同,或多一点,工资收入却存在差距,破坏了教师的心理平衡,反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既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阻碍了教师的积极性,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就意味着这一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据可靠消息,教师职称薪酬改革终于落下帷幕,2020年将陆续取消。届时中国教师心灵上的枷锁将被卸下,育人之心将重获新生。容易多了!以后凭本事吃饭,专心教书,多劳多得!不再为了名利,在领导面前耍猴,以后收回心思,以学生为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