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达芬奇杯机器人肝胆胰外科视频大赛落下帷幕。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主任马勇带着“机器人腹腔镜Bismuth-Corlett IIIb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视频,经过半决赛和决赛的多轮选拔,他从全国众多肝胆外科专家中脱颖而出,最终名列全国肝胆组第二名,获得比赛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东北三省唯一一位本次比赛的获奖者。
此次手术的视频是麻庸教授团队近期治疗的一位女性患者。入院前半月皮肤、巩膜发黄,偶伴上腹痛。她到当地医院就诊,查出胆道高度梗阻,考虑是肝门部胆管癌。徐女士在接受局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进行黄疸消退后,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找到了我院肝微创外科主任马勇教授。入院后,通过进一步相关检查发现,许女士在左右肝管汇合处有一个约1.7cm×1.3cm的病灶胆管癌食谱,进一步向上累及左肝管,考虑为Bismuth- Corlett IIIb 型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三维重建显示肿瘤累及左肝管
肝脏微创外科主任马勇与进行中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我院肝微创外科主任马勇教授凭借多年诊治经验,为取得最佳疗效,决定对患者进行机器人腹腔镜Bismuth-Corlett IIIb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许小姐。手术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达芬奇机器人精准、稳定、灵巧的微创技术优势。在胆道肿瘤病灶被完全切除的同时,肺门淋巴结也被仔细彻底地解剖。整个手术历时5小时,术中失血量仅200毫升。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低分化腺癌,切缘阴性。
手术区域的详细解剖显示
马勇教授介绍,随着近年来肝胆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和微创技术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微创治疗可以通过机器人手术实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对传统腹腔镜微创手术器械的重大突破。机器人的模拟机械手腕可提供7个自由度的灵活调节,完全再现并超越人手的活动范围胆管癌食谱,使手术器械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精细灵活,同时,它可以过滤人手的颤抖,确保动作稳定的安全性。同时,机器人可为操作者提供放大10-15倍的裸眼3D视觉,使操作者的视觉更加准确、真实。此次复杂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顺利完成,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机器人精准、稳定、灵巧的特点,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对重要血管和周围器官的误伤,最终实现了手术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手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秉承以微创技术理念诊治肝胆疾病的宗旨和特点。可进行精准肝段切除、半肝切除、三叶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癌复发切除、联合脏器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或机器人下各类保脾手术、复杂胆囊胆道手术等中高难度操作。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一年时间里,马勇教授团队已完成近2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