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军训心得 内容页

都是血,为什么分几种?

为什么血型有A/B/AB/O四种,怎么来的?

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来确定的。

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有15个主要血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临床上最重要的是将人类血型分A、B、AB、O四种(称为ABO血型系统)。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A)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溶血反应)。
所以在人体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是不同名的,即红细胞含凝集原A,血清中含凝集素B(简称抗B),

相反,红细胞含凝集原B,血清中含凝集素A。根据人体血液中所含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类型不同,可分为A、B、AB、O四种血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亲代与子代的血型关系

取决于遗传因素,如双亲都是O型,子代也是O型
参考资料: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来确定的。

人体的血液为什么会分血型?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对血型本质有了新的认识,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存在特异抗原的类型,这些血型抗原是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在ABO血型系统中,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凝集原)的种类不同和有无来分型。经测定,该血型系统的红细胞膜上含有A、B两种抗原(凝集原),将血液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凡是红细胞膜只含A抗原的,称为A型;只含B抗原的,称为B型;A、B两种抗原都有,称为AB型;A、B两种抗原均无,称为O型
表3-3ABO血型系统的分型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凝集素)存在于血浆中,属天然抗体,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在A型血清中含有抗B,B型血清中含有抗A,AB型血清中无抗A和抗B,O型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表3-3)。当含有某种抗原的红细胞与相对抗的抗体相遇时(A抗原与抗A相遇或B抗原与抗B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即红细胞凝集反应。此时红细胞聚集成团,破裂溶血,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输血反应。

(二)红细胞凝集反应与输血原则

避免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这是输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为此,临床输血应输同型血。如遇紧急情况必需输血而又无同型血时,可考虑缓慢地输入少量异型血(一般不超过300ml),但异型血相输必需符合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所凝集的原则。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A、B两种抗原均不含,AB型血的血浆中抗A、抗B两种抗体均没有,故有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之称(图3-7)。



图3-7 ABO血型之间输血关系简图



输异型血时为什么只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凝集,而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是否会被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所凝集呢?这是因为异型输血量少、速度慢,所输入的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被受血者体内大量的血液所稀释,浓度急剧下降,不致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供血者的红细胞输入后,则可被受血者血浆中足够浓度的抗体所凝集之故。

(三)交叉配血试验

为病人输血是一项严肃工作,必须谨慎从事,在输血前应做交叉配血试验。目前已知,红细胞有多种血型,就ABO血型系统中还存在亚型,如A型血分为A1和A2两种亚型,当A1型血输给A2型时,也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为了避免亚型不合带来的严重后果,即使输同型血,也必须在输血前常规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图3-8)。



图3-8 交叉配血试验示意图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称主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相混合,称次侧。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主侧凝集,为配血不合,绝不能输血;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为配血基本相合,可以输血,但必须谨慎,不得已时才使用。



二、Rh血型系统



除ABO血型系统外,还发现绝大部分人的红细胞膜上有五种Rh抗原,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凡红细胞膜上含D抗原者,称Rh阳性,不含D抗原者为Rh阴性。

Rh血型系统的特点是无论Rh阳性或Rh阴性者的血清中均不存在与Rh抗原起反应的天然抗体。Rh阳性的红细胞输给Rh阴性的人,可促使后者血浆中产生抗Rh抗体,当第二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输入的红细胞就要发生凝集反应,故临床上重复输同一个人的同型血前,也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因某种原因(如少量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循环后,也可使母体产生抗Rh抗体,如果再次妊娠仍为Rh阳性胎儿时,母体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使Rh阳性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严重者甚至死亡。

我国汉族,Rh阳性者约占99%以上,阴性者占1%,在一些少数民族中,Rh阴性的人较多,如塔塔尔族占15.8%,苗族占12.3%,布依族和乌孜别克族均为8.7%。因此,在Rh阴性较多的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对Rh血型应当特别重视。



复习思考题



1.说明血液的组成;血浆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作用。

2.简述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并解释其生理意义。

3.阐明临床误输低渗或高渗溶液后所引起的后果。

4.简述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红细胞稳态的调节。

5.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正常人血管内的血液不会发生凝固而保持流体状态的原因。

6.说明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阐明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7.说明重复输同型血之前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因。

8.说明Rh血型的分型依据及特点。

(青岛卫生学

TAG标签: 血型血液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