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天的第二届骨干教师研修班结束了,可带给我的震撼还不曾退去。有幸为其中的一员,我再次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再次感受到团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而团队中的教师的成长也是对我最好的激励,自己在与其他老师的对比、借鉴中收获总是特别多。犹记得去年的培训班上,面对着全市数学教师中的佼佼者,我感到的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在这样优异的团队中该如何定位,该如何努力。但我记得王主任的一句话: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看与谁同行。在这么优秀的团队中,幸福感充斥的同时更多的是压力,我告诉自己不能掉队。因为于科长的不抛弃、不放弃的话语让我更加坚定我要以优秀团队中的老师为楷模,不放弃自己。回顾一年的教学工作,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也取得了一些自己认为还可以的成绩。当我要固步自封时,这次培训又给我当头棒喝,我才发现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在拉大。
第一天是于科长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团队的成长,看到屏幕中的一行行勾起回忆又发人深思的话语,每位教师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每次活动的后面,有参与者的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同读一本书的活动,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了美国的教育,感受到教育需要的是尊重,是责任,是爱心,是敬业,是民主……两次QQ论坛,接触到名家课的同时,让老师畅所欲言,为自己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更科学的思想。南京行让我羡慕,我虽未成行但并不代表我没收获,张齐华老师课堂上的精彩,讲座中的成长经历,让我为这位“数学王子”所折服。z老师的精彩讲座,z老师、z老师、z老师……在z举行的教研员研修班,优秀老师的课堂展示等无不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而这次于科长定的主题——同研究,共成长,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团队中成长的幸福。之后,于科长针对话题:小组合作,向我们进行了细致剖析,于科长一直都希望我们作为教师,作为全市的骨干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个教书匠,要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所以多次的活动,所以多次的督促,谢谢于老师!观成长档案册无疑又为当天的活动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二十多位优秀骨干教师的一学期的优秀案例、教学反思等等无一不倾注着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一页页地翻看,一行行地品味,一次次的感动,学习!
如果说第一天的活动是感动,那么第二天的活动则是触动。首先是七位优秀老师的课堂展示,可以说精彩纷呈。我看到:z老师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z老师的娓娓道来中让学生沉下去的静静思考,z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z老师课堂中的语言评价,z老师的课堂上的欢声雷动,z老师课堂中师生亲和力,z老师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等等。和这些老师比起来我更多的是汗颜,看到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调控,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都是那么到位与精彩,听课的同时我也自问我能否这样行云流水般?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触动与收获。其后是分小组的研讨,在这个环节中,我听到优秀教师在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的独到见解,看到刘主任在磨课中的倾心指导,这都是收获。为了一个问题,老师们争得面红耳赤者有之;为了一个环节的取舍,老师们左右为难的有之……这就是集体的智慧,这就是于科长所料定的同研究、共成长的局势。
最后的活动往往是最精彩的,是的,当老师们一坐定时,发言就开始了。讲课老师的教后反思,教研员老师的课堂设计理念,听课老师的看法与建议。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多种观点的交锋来多视角,多层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像吕老师的声音,我们老师都执有两种看法,小康老师站起时,我从中听到了他的热心,z老师的一些观点也是很有见地的。当然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课的设计思路上,虽然与王老师的有不同之处,但她的想法非常的大胆,让学生大胆质疑,这无疑也是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吧。苍山的夏主任的一些话也很让我有触动,听了他们的发言,我越发感觉到不断学习与钻研的紧迫性,因为我与他们的差距还太大。我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聆听,让更多的动力积淀在心中。
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每一天都能听到让自己去追求进步的话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维火花的撞击。下面是我通过此次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
(1)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当一些学校将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口号时,我们老师就应该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老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更要潜心去实践,坚持不懈,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
(2)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反思计划,如自我反思,自学反思,交流反思等,积极地撰写教后反思,教学杂记,读书感悟等,以吕健老师为楷模,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3)淡定
零零总总的培训很多很多,但惟有这次让我有了这种想法——淡定,也是由于于科长的一句话:做自己,不放弃,淡名利,共努力。是啊,也许在教育这条路上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的,不能因为一次的失去就否定了努力的价值吧。以往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学习上,我总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情绪在里面,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名利看淡,潜心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