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宜市一中是川东鄂西地区最早的官办学校。创办近百年来,学校以教育报国为理想,培育了以zz zz等两院士,zz等三名将军为代表的三万名优秀学子。先后获得教育部表彰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级示范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等众多荣誉,还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称之为“中国发明创造第一校”、“中国专利第一校”。近年来,学校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新的显着成绩。继1996、199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之后,2004年再获省级文明单位,并连年获得市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现将近两年来学校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xxx同志指出:“做好文明创建工作是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一中领导班子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上。为此,学校党委行政抓准关键点,以“五保”保长效,即健全创建组织保长效、构建创建网络保长效、完善制度体系保长效、畅通运行机制保长效、落实后勤保障保长效。
1、健全创建组织保长效。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所有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包括党办主任、校办主任、工会主席、政教、教务、总务主任在内的文明创建办公室。使创建活动的各项制度、措施能辐射全校、贯彻落实。
2、构建创建网络保长效。学校构建了“以校内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为背景、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创建网络,加强了与各级文明办、与社区街办、与公安部门、与友邻单位、与社会家长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持续推进创建工作。如:离退休老干部组建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2005年为师生举办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图片展”,2006年开展了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华魂”读书活动。学生家长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与学校展开对话和交流,十余名家长受聘成为一中行风监督员。学校与学院街办、北门外社区结为“共驻共建单位”,在文明创建、党建活动开展、“三助一扶”活动等方面紧密配合,相互支持,2006年7月被中共西陵区学院街道工作委员会授予共驻共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学校与公安、卫生、城监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为学校创造了安宁和谐的周边环境。学校积极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在人大选举活动中认真做好教育第二选区工作,发挥了第二选区龙头作用,通过人大换届选举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法制课。
3、完善制度体系保长效。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制度是创建活动常规化、机制化的关键。学校先后制定了《昌宜市一中文明创建实施办法》、《昌宜市一中文明创建责任制》、《昌宜市一中文明办公室评选办法》、《昌宜市一中文明宿舍评选办法》、《昌宜市一中五好家庭评选办法》、《昌宜市一中行政值周制》、《昌宜市一中文明创建办公室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管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4、畅通运行机制保长效。学校抓实“计划、实施、反馈、整改”三环节,畅通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学校班子每学期一次专题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党委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提出校文明创建工作指导性意见,文明创建办公室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工会实施过程监督,定期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督促文明创建办公室进行整改。学校校内网、校外网及时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事例和创建成果。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创建工作总结。
5、落实后勤保障保长效。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保障创建活动所需。2005、2006年仅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就达15万元。
二、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997年学校率先在昌宜实施素质教育。十年间,学校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应试思想干扰,以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理念,步伐坚定地走素质教育之路,用优异的办学业绩回答了人们的疑虑。近两年学生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学校坚持成才先成人的德育方针,坚定不移的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德育工作中,坚持开门办学与严谨务实的校风,开放的教育与严格的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与扎实高效的学风的辩证统一。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学生“三自”教育三条主线,构建了包括制度机制、德育阵地、德育方式等诸方面的立体德育体系,积极引导师生处理好遵纪守法和自由平等、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特长这两对矛盾,生动活泼地实施德育教育。如我校首创的《昌宜市一中素质教育德育学分制》和《昌宜市一中学生奖励条例》,将激励机制和鞭策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将学生德育素质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统一起来,将较空泛的德育目标与具体的规范要求统一起来,一扬一抑,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又如我校的《昌宜市一中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