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综合检测 湘教版必修3 本文关键词:地理环境,学年,必修,人类,区域
11-12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综合检测 湘教版必修3 本文简介: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一、选择题(2分×25=50分)读下图,回答1~3题。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A
11-12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综合检测 湘教版必修3 本文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夏季低温
C.c——灌溉水源
D.d——低温
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A.a——水稻、柑橘
B.b——小麦、大豆
C.c——棉花、葡萄
D.d——青稞、油菜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5.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6~7题。
6.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7.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②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
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
④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为二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回答9~10题。
9.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水能丰富
②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
④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积极整治环境
②扩大工业规模
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该图表示2009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1~12题。
11.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京津唐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水资源数量少
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③人口少
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多种饲草、饲料,大量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研究并推广抗旱作物
④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资源充裕
B.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16.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
A.营销基地
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
17.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形剖面图”,图中表示淮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阅读材料,完成18~22题。
材料1: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
材料2: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
18.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
19.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
)
A.水体
B.固体废弃物
C.大气
D.噪声
20.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21.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
)
①核电
②水电
③火电
④风力发电
⑤一次能源⑥二次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22.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
①高科技产业
②高耗能产业
③高原料消耗产业
④高污染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我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23~25题。
23.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4.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25.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东北某流域本身表示________。(提示:自然区域还是经济区域)
(3)东北某流域,又可以分成A、B两个区域,这种划分说明在同一类型的区域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北某流域作为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东北某流域的区域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个区域作为次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其区域特征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部分地区图。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28.为了保证能源安全,我国已正式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工程,第一期工程的基地确定为浙江的镇海和岙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原地是________地区。
(2)②运输线经过的重要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在建或拟建的油气运输线③、④的合作伙伴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设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确定在浙江镇海和岙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型产业。
(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
7
-
专心
爱心
用心
篇2: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XX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本文关键词:岳池县,信息技术,地理环境,课时,必修
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本文简介: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主要环节,掌握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工作特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的适用方向与范围教具准备:PPT、视频文件等教学方法
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本文内容: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遥感的概念、主要环节,掌握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工作特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的适用方向与范围
教具准备:PPT、视频文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学习过程(或内容):
课前基础知识(自学引导)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
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
、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包括资源调查、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包括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
的感知。
2.主要环节
3.原理: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
也各不相同。
4.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⑤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
。
3.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速度和时间。
4.特点:具有全能性、全球性、
、连续性和
。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遥感及其应用
【探究材料】
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这张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千米,分辨率约为1.3米。影像图中心位置为西经31度3分,北纬43度4分,对应月面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15.9公里。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全部实现,四个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
获取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的技术是什么?这种技术由哪几部分组成?
2.
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环节?用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3.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4.
如何判读遥感图像?
【考例探究1】
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于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为此我国利用多颗气象卫星对北京的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据此回答(1)~(2)题。
(1)国庆期间,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2)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探究点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应用
【探究材料】
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至此,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四大定位系统齐聚太空。
1.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用简图表示其工作过程。
2.全球定位系统有什么用途?其工作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全球定位系统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在大众化的导航服务中,GPS有什么用途?
【考例探究2】
下图为“GPS手持机界面图”。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的地形区为(
)
A.江汉平原
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
课后反思
我的疑惑
3
篇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关键词:地理环境,单元,试题,人类,区域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简介: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检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l、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有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检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l、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同一界线可以有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确定性
B.差异性
C.模糊性
D.整体性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4.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5.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6.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组合形式
B.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C.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D.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读表中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回答7、8题。
地区
人口(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人均生产总值(元)
a
1
742
7
450.27
1.3
50.8
47.9
42
768
b
9
180
15
409.73
11.5
56.3
32.2
16
786
c
2
619
1
558.93
18.1
48.6
33.3
5
952
7.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b、a、c
B.a、c、b
C.a、b、c
D.c、b、a
8.三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a
B.b
C.c
D.三个地区都是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
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0、11题。
10.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11.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期,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读图回答12~14题。
12.A城市工业初期、中期到近期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交通和技术
B.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交通和技术
C.劳动力→资金和交通→资源
D.基础设施→劳动力和环保→交通和技术
13.A城市从早期到近期,出现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是
A.产业迁移和结构调整
B.人口增加和市场扩大
C.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进行
14.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可能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耕地减少
④河流等环境污染
⑤平均风速增大
⑥下渗的水量减少
⑦市区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⑥
D.①④⑥⑦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15~17题。
15.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16.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17.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读人口密度和棉花产量坐标图,完成18、19题。
18.最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几组省市区按①一②一③一④排列的是
A.山东一四川一西藏一江苏B.河北一新疆一青海一广东
C.浙江一辽宁一湖北一北京D.安徽一重庆一湖南一河南
下图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划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2000~200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据此完成20、21题。
20.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差异的因素有
①地理区位②矿产丰富程度③产业结构④对外开放程度⑤科技水平⑥土地面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1.2008年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最低,说明
A.中西部经济加速增长,东西部差距逐渐消失
B.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移,造成东部发展衰落
C.东部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减产
D.东部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①集聚现象
②全球化
③产业升级现象
④产业转移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促进技术创新
④改变能源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24~26题。
24.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5.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26.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27、28题。
2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读图,回答29~31题。
29.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30.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31.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读右图,完成32、33题。
32.图示区域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33.今后,推动图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①科技、教育
②金融、贸易
③信息、旅游
④钢铁、普通服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散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的正确表述是
A.分布无明显的递变规律
B.大体由南向北递增
C.由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数值上看,①、②两地的干燥度最大差值大体上介于O~15之间
B.②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又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少,所以干燥度数值较小
C.③地附近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那里的干湿变化十分明显
D.④地及附近地区的干燥度数值较小,不利于天然林的生长与分布
右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36~37题。
36.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39~40题。
38.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39.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40.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下面左图为我国某一区域,右图表示某一自治区及其三次产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评价左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2)左图中山脉乙为______,它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之一,试举例说明。
(3)右图中若①>②>③,则图中等值线最有可能是______
A.年等日照线
B.年等降水量线
C.等压线
D.等高线
(4)A地区的著名畜种是____________
(5)下面为某地理研究小组拟定的右图省区今后经济发展与开发整治的建议,请你判断其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
)
②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建立能源工业基地
(
)
③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
)
④以独特的草原大漠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
)
⑤加强水土保持,建设水平梯田
(
)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A、B、C表示某一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材料二
图二为该区域自1985年至2010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
(1)图一所示信息显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一中该区域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两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四条曲线标记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4)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区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43.2010年3月11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要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读东北老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煤矿:①_______②_________
铁矿:③_______④_________
(2)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_________(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___________,而且还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处在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44.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阅读下图和表回答问题。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2004年
东部
52.42
53.68
58.12
58.38
中部
30.92
29.90
27.92
24.73
西部
16.66
16.42
13.96
16.89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2004年
东部
483
2080
9483
17164.94
西部
255
1060
4052
8021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
2.14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
(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年~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
(3)从1998年~2004年,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______,东、西部人均GDP差距______,说明国家实施的__________战略已初见成效。
(4)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西段已与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当时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云雾多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滑坡、地震
(6)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45.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原油产量居南美洲的前列;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旅游业收入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1)该国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阶段,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______格局。
(2)你认为,当某区域处于该国发展阶段时,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整个区域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3)对该国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5)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