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日期:2021-02-2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人教版,归纳,初中生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1.识别动植物细胞,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要求能填图)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结构)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能区分出动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主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1.识别动植物细胞,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要求能填图)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植物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结构)

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能区分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植物细胞都有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细胞各结构生理功能(要求)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酸、甜、苦、辣、刺激性气味),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动力车间,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中有线粒体

三、(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衣藻、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四、(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植物体的五种基本组织,结合实例识别植物的器官主要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1)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保护作用

(2)机械组织----茎、叶、花柄、果皮、种皮等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3)输导组织---根、茎、叶等

运输作用,导管运水和无机盐,筛管运有机物

(4)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

储存营养

(5)分生组织----茎尖、根尖、芽顶端。分裂新细胞,植物生长

具体的实例:例如番茄的果实表面的果皮是保护组织和机械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果肉中丝络是输导组织。植株的茎顶端是分生组织

4知道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名称: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皮肤)、结缔组织(血液、骨)、肌肉组织(心肌)、神经组织(脑、神经)

五、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例如西瓜、桃子我们吃的是果实。萝卜吃的是(根)。白菜吃的是(叶),自己在进行举例。

3.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层次的差别是人体有(系统),植物体没有。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一、

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了解并能识别环境中(水、空气、温度、光)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菊花通常在秋天开放,说明

光照

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2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

温度

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

3.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是

对植物的影响

4.下过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空气

对生物的影响

二、能够识别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1.(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2.(稻田中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3.(蚂蚁、蜜蜂组成一个大家庭,成员分工明确)是(合作关系)

4.(人体内寄生的蛔虫从人体内获取营养)是(寄生关系)

5.(

真菌和藻类植物、根瘤菌和豆科植物、肠道内的某些细菌为人体合成维生素K)都是(共生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骆驼尿少、排汗量少适应沙漠干旱环境);2(骆驼刺地下的根很长适应沙漠的干旱);

3(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蚯蚓疏松土壤);2(植树调节空气湿度、防风固沙)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

五、生态系统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理解定义能够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要符合即有生物还要有非生物

例:一片大草原,一个湖泊,一片森林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例:海洋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这仅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

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物部分由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组成。

花、草、树、藻类等植物是

(生产者);

兔、虫、虎、鹰、蛇等动物是(消费者);

蘑菇、木耳,乳酸菌等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

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有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形成(食物网)。

要求能够正确书写食物链。书写食物链注意: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下一级消费者。

例如:草

狐。

4.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如果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最高级的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例如:

食草昆虫

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食虫鸟

5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6.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面。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它包括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7有绿色水库之称和地球之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松花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扎龙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8.具有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

绿色植物生活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二、

根尖的结构

1.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根尖)。根尖包括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从根尖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三、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1.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子中的幼小的生命体是

(胚)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子叶的数目、有无胚乳、营养储存的部位。

子叶

胚乳

营养储存的部位

菜豆种子

2片

子叶

玉米种子

1片

胚乳

4.比较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相同点:都有(胚)和种皮,

不同点: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单子叶植物有(胚乳)。

四、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自身条件:胚是饱满完好的,胚是活的,处于非休眠期的种子。

②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五、花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雌蕊组成:(子房、花柱、柱头),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雄蕊组成:(花丝、花药),花药内含有花粉,花粉内有精子细胞。

2.

、从开花到结果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子房——果实

子房里的胚珠——种子

胚珠里的受精卵——胚

六、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钾的无机盐。

七、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知道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结构。

八、光合作用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反应式:

(水

+

二氧化碳

有机物(储存能量)

+

氧气

3.光合作用反应的原料是

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气

,条件是

场所:叶绿体,主要器官叶片

九.呼吸作用

1.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2.知道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夜间不宜在卧室摆放过多绿色植物。

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2.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根吸水分;

3.增加大气湿度。不是一种浪费。

例:刚移栽的植物通常要剪掉几个叶片,原因是降低

蒸腾

作用,(因为刚移栽的植物根没恢复吸水的能力,若蒸腾作用会失掉大量水分,植物会萎蔫。)

十一、了解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是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

一、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六大类营养物质

2识别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多的常见食物

(馒头、米饭、马铃薯、红薯、白糖)等含(糖类)较多

(大豆、花生、油、肥肉)等含(脂肪)较多

(牛奶、鸡蛋、瘦肉、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

3.

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糖类----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供能

脂肪----贮存在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

4.

识别、判断常见的无机盐(钙、铁、碘)和维生素(A、B,、C、D)缺乏症

缺钙——佝偻病

缺铁——贫血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维生素A——夜盲症

缺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佝偻病

二、

消化系统

1.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3.

小肠壁的结构特点:

a.成人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些结构有利于小肠进行吸收营养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消化液,这些结构有利于小肠进行消化。

4.

知道(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三、

能判断与选择营养合理的食谱,具有食品安全常识。

1.选择营养合理的食谱:营养合理指的是一顿饭中即有主食(米、面包,馒头等),还要有蔬菜(稍多吃一些),还要有肉或蛋类(吃一点)。这样荤素搭配才合理。

2.食品安全常识: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

长毛的馒头不能吃。

剩饭剩菜不能吃。

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吃

刚买来的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冲洗,可以去除一些农药

水果要削皮~

要买有检疫合格的猪肉

饮用水及食品要有QS认证标识

四、

循环系统

(一)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其中流动的(血液)组成。

2.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会简单地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血浆:血液分层后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主要成分是水,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

白细胞(WBC):吞噬病菌和异物(个体大、有细胞核)

血细胞

血小板(PLT):止血、凝血(不规则)

红细胞(RBC):运载氧气和二氧化碳。(数量多、无细胞核)。

3.会简单地分析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中(白细胞)数量增多说明人体有(炎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说明人体患(贫血),需要补充(铁)。

(二)

1.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2.根据图示能填出心脏四个腔的位置及名称,知道与心房连接的血管是静脉,与心室连接的血管是动脉。

(1)心脏四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

右心室)其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上房下室)

(2)与心脏相联的血管: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房静室动)

3.知道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

5.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献血量:一次献血200-300毫升(ML)不会影响健康。

五、

呼吸系统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人的气体进行(处理),但处理能力(有限)。3.(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六、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道是(排出尿液)

3.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4.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

5.能识别常见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实例;

例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吸允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吃酸梅流唾液等先天形成的反射是简单反射。

例如:鹦鹉学舌、老马识途、谈虎色变、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等等都是后天学习和经验形成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6.了解近视的形成及矫正。

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得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

)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八、内分泌系统

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甲状腺激素

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碘

是甲状腺的重要组成。

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

分泌生长激素、过少———侏儒症

胰岛素、过少———糖尿病

3(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九、人类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达尔文

),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十、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含有汞、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骨痛病等。

主题六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哺乳动物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关节和骨)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2.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先天行为是生下来就有的,如母鸡孵卵,小鸟喂金鱼,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育儿袋吃奶、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指后天的获得的经验,如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木棍取食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主题九

生物技术

1、了解(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2、了解常见的食物保存方法: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盒装牛奶——巴斯德消毒法、干蘑菇——脱水法、罐头——罐藏法、咸鱼——腌制法。

3、识别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实例。(例如克隆羊多莉、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

(1)右侧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运用的是

(转基因技术)

(2)实验说明:性状是由(基因)

决定的。

(3)下面的实验应用的是(

克隆

)技术。

(4)小羊多莉长得象B羊,一点也不象C羊,这说明遗传信息位于(

细胞核

)里面。

主题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人和动物的生殖发育

1.

人的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

(1)

男性生殖系统中的(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4)

(子宫)是胚胎与胎儿发育的场所;

(5)(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从形成受精卵开始至胎儿成熟的时间约为(38周(266天)。)

2.不同动物的发育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即变态发育)。例如(昆虫和两柄动物)为变态发育

3.昆虫的发育分为两种: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家蚕、蝴蝶、蚊、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蟋蟀,蝼蛄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这两种发育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蛹)的时期。

4.说出鸟卵的组成,理解主要结构的功能

二、结合实例判断生物的两种生殖方式。

如:植物通过根、茎、叶可繁殖后代(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鸟的卵生、哺乳动物的胎生)属于有性生殖。

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和变异(亲代和子代的不同)

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变异现象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成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番茄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要求根据定义判断

3.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6.

.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中。

染色体

DNA

基因

7.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单个)存在的。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46条);精子中染色体数是(23条),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3条),受精卵里染色体数是(23对,46条)。

8.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9.人的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为(XX),男性为(XY);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10.一对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隐性基因用a表示。,

(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是显性性状,例如:AA表示的是显性性状。(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例如aa表示的是隐性性状。(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例如Aa表示的是显性基因。

11.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规律是生殖细胞中基因是进行(减半)的,并随机的进入生殖细胞

根据基因在遗传中的规律,理解常见的几种性状(如酒窝有无、单双眼皮、能否卷舌等)的遗传图谱。

假设用A,a表示有无酒窝,请写出遗传图谱。

父亲

母亲

亲代基因型

Aa

Aa

生殖细胞

A

a

A

a

子代表基因型

AA

Aa

Aa

aa

子代表现型:有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

一个人是单眼皮,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dd

一个人是双眼皮,那么他的基因型可能是:

DD

Dd

12.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能够区分变异的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例如:太空椒是把普通的甜椒的种子运到太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和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化例如:在户外工作的人肤色变黑)

主题八

生物的多样性

1、知道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特征)。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共同特征最多的单位是(种)最少的是(界)认同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的观点。

4.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类群。

5.区别细菌与真菌的主要特征

细菌的特征是:个体微小,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营养方式是异养。

A.DNA

B.细胞膜

C细胞壁

D.荚膜

E.细胞质

F.鞭毛

真菌的特征是:既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也有个体较大的多细胞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生物。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7.“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

8.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例如:(乳酸菌)用于制(酸奶、辣白菜、泡菜),(醋酸菌)用于制(醋)。

9.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酿酒、蒸馒头、烤面包)利用的是(酵母菌);制(酱)用的是(霉菌);(青霉菌)等可以制药;人们常食用的(蘑菇、木耳)是大型食用真菌。

10.结合教材实例了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水母、水螅、海蜇、海葵

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蛔虫、线虫、蛲虫

环节动物:蚯蚓、沙蚕、蛭

软体动物:河蚌、扇贝、蜗牛、乌贼

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蜻蜓、蜘蛛、蜈蚣

11.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保护内部,减少水分的散失));(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2.结合教材实例了解脊椎动物不同类群中的常见动物,知道各类群动物的呼吸器官以及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脊椎动物中常见动物

鱼类-------海马、中华鲟、鲨鱼

;两栖类------青蛙、大鲵、蝾螈;爬行类------乌龟、鳄鱼、蛇;鸟类-------企鹅、家鸽;哺乳动物-----鲸、海豚、蝙蝠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鳍);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外面有(卵壳)。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

体形呈流线型2.

体表被覆羽毛3.

前肢变成翼4.

胸肌、龙骨突发达

5.

骨薄而轻,长骨中空6.

进行双重呼吸(肺)呼吸,(气囊)辅助7.

体温高而恒定。

1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1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5.(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6.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7研究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18.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主题十

健康地生活

1.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2.

不是传染病:(近视眼、贫血、高血压等),传染病:(肝炎、艾滋病)等。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应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及时汇报。切断传播途径)如:打扫卫生,进行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

5.人体的免疫类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6.注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7.注射的(疫苗)是一种(抗原)。

8.认同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如青少年酗酒、吸烟、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都会危害身体健康,青少年应禁止吸烟、酗酒,必须拒绝毒品。

9.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会简单阅读药品说明书,识别(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

会看药品说明书。

(1)根据上述说明书,请说说在用药时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要关注哪些信息:成分,性状,功能与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保质期等信息。

(2)胰胆舒胶囊属于(中药),是从说明书中(

成份

)这一项判断的。

(3)此药属于(

处方药

),因此不能随意到药店买,要医生开处方才能买。

(4)假如此药出厂日期是2009年3月1日,问现在能服用这种药吗?(不能,因为过保质期了)

10.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便于在关键时刻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例如,知道(“120”)急救电话

11.根据出血特征判断出血类型等。

血是(喷)或(涌)出来的,说明是(动脉)血管出血;

血液是缓缓(流出)来的,说明是(静脉)出血。

血液是(渗出),说明是(毛细血管)出血

主题一

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实例

探究一:1、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上标注的5×,表示放大倍数为5倍),假如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50倍。

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体是反的,将写有“上”或“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

或d,要将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哪偏往哪移。

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细胞数量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细胞数量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避免细胞重叠)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染色后能使细胞核更清晰)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口诀来记忆:擦、滴、撕、、盖、染、吸.关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探究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科学地处理数据,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设置对照试验,(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观察并进行记录

(5)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6)表达交流:小组汇报

实验结束后(要把鼠妇放回到自然界)

此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实验的鼠妇数量应在(10只)以上

探究三: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

隔水

加热,叶片逐渐由

绿

色变成

黄白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色

褐色

,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色。

(1)步骤①的作用:

消耗和转运叶片原有淀粉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

溶解叶绿素

(3)这个实验说明了: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4)这个实验设置

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

(5)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形成对照实验

(6)步骤④中采用的加热方法,目的是

避免爆炸危险

探究四: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了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系吗?)

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系)

3.制定计划:设计下表

试管

实验设计

1

馒头屑加2

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

水浴10

分钟

2

馒头屑加2

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

水浴10

分钟

4.实施计划:按表格中进行实验,最后滴加碘液。得出现象是(1)没变蓝,(2)试管变蓝

5.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系)

分析实验

(1)

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唾液

(2)除了变量以外,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吗?

相同

(3)把试管放入37

温水中10

分钟的目的是

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_。

(4)滴加碘液后,没变蓝色的是

1

号试管。

(5)上题试管中物质没变蓝色的原因是

淀粉被分解了

五、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篇2: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XX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17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最新版,人教,初中数学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17 本文简介: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一.有理数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17 本文内容: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一.有理数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

p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和-

a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或或;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a≠0,那么的倒数是;

若ab=1?

a、b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4.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a-b)n=(b-a)n

.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型。

6.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

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平面图形;面动成体.

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1)端点各数: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可度量性:直线和射线都不可度量,所以没有大小可言,线段有大小;

(3)延伸性: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没有延伸性;

3.角的表示方法:

三个大写字母——适用于任何角;

一个大写字母——适用独立角;

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适用非复合角;

4.余角和补角: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5.定理、公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2与∠6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4与∠6、∠3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4与∠5、∠3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第六章

实数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3.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4.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5.实数的分类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知识框架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收集数据

描述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二.知识概念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2.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全等三角形: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

(1)“边角边”简称“SA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简称“ASA”: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3)“边边边”简称“SSS”

:三组对应边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简称“AAS”: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n都是正数)

2

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

3.

整式的乘法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平方差公式:

5.完全平方公式:

6.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0,m、n都是正数,且m>n).

注意:(1)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

a≠0,p是正整数);

7.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8.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9.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

提公共因式法;2.

运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10.分解因式的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看能不能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注意: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第十五章

分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分式:形如,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5.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6.

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7.分式的四则运算: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4)分式的除法法则:

①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②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8.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9.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

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二次根式的定义: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整数或整式。

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

(2)

=|a|=a

(a>0)

-a

(a<0)

(a=0)

(3)积的算数平方根性质:

(a≥0,b≥0)

(4)商的算数平方根性质:

(a≥0,b>0)

5、二次根式的乘法:

=(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被开方数相乘。

注意:法则是由积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a≥0,b≥0)反过来即得。

6、二次根式的除法:

(a≥0,b>0)

注意:法则是由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a≥0,b>0)反过来得到的。

7、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在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项类似,将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不变。

注意:二次根式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

8、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在运算过程中,有理数(式)中的运算率及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9、比较两数大小的常用方法:

(1)平方法:若a>0,b>0,且a2>b2,则a>b;

(2)把跟号外的非负因式移到根号内,然后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3.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如: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菱形面积=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

(3)

(2)

(1)

(2)

(3)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对称轴左边,y随x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边,y随x增大而增大;

当a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不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本章内容应注重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

第二十三章

旋转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注意: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第二十四章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内心和外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5.扇形:在圆上,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6.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7.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PO<r。

8.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两个公共点为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9.两圆之间有5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有两个公共点的叫相交。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圆心距为P:外离P>R+r;外切P=R+r;相交R-r<P<R+r;内切P=R-r;内含P<R-r。

10.切线的判定方法:经过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1.切线的性质:(1)经过切点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3)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3.有关定理: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3)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4.圆的计算公式:

(1)圆的周长C=2πr=πd;

(2)圆的面积S=πr2;

(3)扇形弧长l=nπr/180;

(4)扇形面积S=π(R2-r2)

(5)圆锥侧面积S=πrl

第二十五章

概率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计算方法:

(1)只涉及一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根据概率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对一类概率模型进行的计算;

(2)通过列表法、列举法、树状图来计算涉及两步或两步以上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反比例函数: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其他形式:xy=k

、、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根据定义判断: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Rt△ABC中

(1)∠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正弦,记作

sinA=

(2)∠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余弦,记作cosA=

(3)∠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的正切,记作tanA=

(4)∠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A的余切,记作cota=

2.特殊值的三角函数:

a

sina

cosa

tana

cota

30°

45°

1

1

60°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知识框架

-

39

-

篇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复习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内能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2)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内能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间同时存在

引力和

斥力。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物态改变时内能改变。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2)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8.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5)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9.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计算

:Q=cm△t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质量;

△t

表示温度差,题目中用“升高(了)”、“降低(了)”作提示。

内燃机

1.热机:

把燃料燃烧放出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1)内燃机结构:进气门、汽缸、活塞、排气门、连杆、曲轴、(火花塞、喷油嘴)

(2)一个冲程:指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

(3)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动2周、气体对活塞做功1次。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结构: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觜;

燃料: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空气;

点火方式: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燃(点燃式),柴油机不用点火(压燃式)。

3.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耳/千克

符号:J/kg

(气体用J/m3

)

4.计算公式:Q完全=mq=Vq

5.热机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表达式:η=W有用/Q放

6.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

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烧更充分;

②减少内能损失;

③保持运动部件润滑良好,减少克服摩擦所带来的能量损失。

7.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

1.带了电荷: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

7.中和:正电荷和负电荷放在一起发生相互抵消的现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8.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为电子带负电。

9.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A;1A=1000mA1mA=1000μA

10.电流的测量: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它的电阻非常小。

1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1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4电路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②用电器: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15.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16.串联和并联: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17.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电压和电流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单位: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选择量程: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

4.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5.电阻: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R,单位:欧姆。1MΩ=1000KΩ

1KΩ=1000Ω

6.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7.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8.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2)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3.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4.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5.伏安法测电阻:(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6.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7.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字母:I=I1+I2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功=电能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4.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5.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1+W2+…Wn

6.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7.测量电功:(1)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2)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3)读数: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4)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8.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

(4)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5)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P1+P2+…Pn

9.电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10.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2)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11.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用计算。

12.“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13.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14.测量电功率

(1)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P=UI;

(2)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

13.电热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

U2t/R=W=Pt

(3)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4)应用──电热器: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②原理:焦耳定律。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14.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4)保险丝:(1)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2)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3)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5)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15.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9

    以上《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