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溶液,初三化学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
(1)
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
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
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
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1、
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2、
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
项目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解性
溶
不溶
不溶
分散在水里的物质状态
固、液、气
固
液
分散在水里的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
通明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后的变化
稳定不变
沉淀
分上下两层不稳定
【考点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考点4】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
【规律】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举例】常见的吸放热溶液:
1、
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
2、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时放出热量
【考点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拓展】
①
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
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③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规律】
①
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
②
熟石灰(氢氧化钙)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溶液是否饱和的判定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解答】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6】溶液的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理解要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时。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
【例题】对照溶解度概念分析“36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应怎样改正。
1.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质、溶剂的本性,其次是温度(固体溶质)或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质)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如氯化钠,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拓展】溶解度不同于溶解性
1、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考点7】溶解度曲线: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
④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时不饱和溶液。
⑤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氯化钠
③极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五要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点8】结晶
1.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2.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海水中提取食盐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如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考点9】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规律】
(1)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温度无关。
(2)
溶质质量分数单位为1。
(3)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含义是指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10份。
(4)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
(5)
发生反应时溶质为新生成的物质。
(6)
只有溶解的部分才是溶质。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公式】
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规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拓展】质量分数变化规律
(1)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
(2)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3)溶液稀释和曾浓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4)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
【说明】
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
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4.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固体
篇2: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
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第十单元
酸
和
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
酸、碱、盐
1、
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
、
硝酸
(HNO3)、
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
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
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食盐)[
NaCl]、硫酸铜(CuSO4
)、碳酸钙(CaCO3
)等。
4、
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
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
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三、
生活中常见的酸
1、
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1、
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2、
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3、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
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1、
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2、
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3、
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
4、
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
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⑵、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稀硫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与碱反应
通式: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与某些盐反应:
通式: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四、生活中常见的碱
1、
氢氧化钠(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1、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其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使用时要防止眼睛、皮肤等被腐蚀,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2、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且溶解时会放出热量。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等酸性气体。
3、
变质: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因些氢氧化钠固体应密封保存。
检验某氢氧固体是否变质的方法: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若有汽泡产生,若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会浑浊。有关化学方程工: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Ca(OH)2
+
CO2
==
CaCO3
↓+
H2O。
除去固体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杂质方法:将固体放入烧杯内,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有关化学方程式: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
用途:①、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印染、石油、纺织等工业;②、生活中用于除油污;③、实验室作为某些气体干燥剂。
5、
工业制烧碱的方法: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
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1、
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2、
用途:①、建筑业上制三合土、砌砖、抺墙;②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③、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漂白粉。
3、
来源:生石灰溶于水制取。有关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
(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热量可以使水沸腾。)
3、
几种特殊的碱:碱中钾、钠、钡、铵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余不溶。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氨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
4、
碱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因: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
(1)
可溶性碱与指示剂反应: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变蓝
⑵、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NO、H2O不与碱反应)
通式: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3)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通式: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
通式: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一、
中和反应
1、
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实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H+
+
OH-
==
H2O
3、
中和反应的验证实验:
①、
步骤: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可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再用滴管滴入几滴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的顔色恰好变成无色,说明反应恰好完成;
②、
有关化学方程式:
HCl
+
NaOH
==
NaCl
+H2O
③、
问题与反思反思:
1、
在氢氧化钠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判断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
如果在实验中,忘记了加入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滴入盐酸后再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改良酸性土壤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
2、
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工厂的废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3、
用于医疗:用含碱性的药物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和胃酸反应: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HCl
+
Mg(OH)2==
MgCl2
+
2H2O;蚊虫叮咬处有蚁酸,可以涂含碱性物质氨水的药物,减轻痛痒。
三、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PH
〈7溶液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但不是酸)
2、
测定PH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注:①不能把PH试纸浸泡在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②、若测酸碱度,不能把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滴待测液,以免待测液变稀,溶液的酸碱性减弱;③、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不能读出小数部分。
3、
酸碱度的意义:
1、
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
⑵、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一定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⑶、正常雨水显酸性,PH大约为5.6,是因为空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的原因;酸雨的PH小于5.6.
⑷、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值,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如血浆的PH范围7.35—7.45;胃液的PH范围0.。9—1.5;
《酸和碱》复习练习
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
(
)
A、CaO
熟石灰
氧化钙
B、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HCl
盐酸
氢氯酸
D、NaOH
纯碱
氢氧化钠
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金属表面除锈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钡
C、
氯化钡
D、
硝酸银
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
A、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
A、硝酸
B、硫酸
C、硝酸银
D、石蕊试液
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
SO42-
Ba2+
NO3-
B、Ca2+
H+
NO3-
Cl-
C、Mg2+
K+
NO3-
Cl-
D、K+
Na+
Mg2+
SO42-
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uSO4
Na2SO4
NaOH
B、K2SO4
Ba(OH)2
HNO3
C、KOH
MgSO4
KNO3
D、KCl
K2SO4
KNO3
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
A、CuSO4
HCl
NaOH
B、KOH
HCl
NaCl
C、H2SO4
CuSO4
HCl
D、KOH
MgSO4
KNO3
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
)
A、NaCl溶液
B、NaCl固体
C、熔融的NaCl
D、蔗糖溶液
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①
②
③
④
⑤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Cl2
Cu(OH)2
CuO
Cu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
(4)
(5)
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FeCl2(CuCl2)
(2)KCl(CuCl2)
(3)NaNO3〔Fe2(SO4)3〕
(4)CO2(O2)
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
(1)A
+
FeCl3
→
B↓(红褐色)+
C
(2)C
+
D
→
E↓(白色)+
F
(3)F
+
AgNO3
→
G↓(白色)+
HNO3
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
;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15、A为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
A溶液
④
K2SO4
①
稀HNO3
稀HNO3
②
CuSO4溶液
③
蓝色沉淀b
溶液
C
白色沉淀a
滤液B
白色沉淀a
白色沉淀不溶
溶解
A
滤液
根据实验推断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
,B是
,C是
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16、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
和SO42-,而Cl-、H+
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OH—
Na+
Cl—
H+
+
篇3:分式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讲义
分式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讲义 本文关键词:分式,练习题,知识点,讲义
分式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讲义 本文简介:分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第一部分分式的运算(一)分式定义及有关题型题型一:考查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例1】下列代数式中:,是分式的有:.题型二: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例1
分式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讲义 本文内容:
分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第一部分
分式的运算
(一)分式定义及有关题型
题型一:考查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
【例1】下列代数式中:,是分式的有:
.
题型二: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
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
【例1】当有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3)(4)(5)
题型三: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例1】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
(2)
(3)
【例2】当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2)
题型四:考查分式的值为正、负的条件
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或)
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或)
【例1】(1)当为何值时,分式为正;
(2)当为何值时,分式为负;
(3)当为何值时,分式为非负数.
【例2】解下列不等式
(1)(2)
题型五:考查分式的值为1,-1的条件
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例1】若的值为1,-1,则x的取值分别为
思维拓展练习题:
1、
若a>b>0,+-6ab=0,则
2、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分式:(ab0),则第n个分式为
3、
已知,求的值。
4、
已知求分式的值。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及有关题型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
题型一:化分数系数、小数系数为整数系数
【例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子、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1)
(2)
题型二:分数的系数变号
【例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首项的符号变为正号.
(1)
(2)(3)
题型三:化简求值题
【例1】已知:,求的值.
【例2】已知:,求的值.
【例3】若,求的值.
【例4】已知:,求的值.
【例5】若,求的值.
【例6】如果,试化简.
思维拓展练习题
1、
对于任何非零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求2*1+3*2+…+10*9的值
2、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3)
分式的运算
①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分式式子表示为:
除法分式式子表示为:
②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表示为:
③
分式的加减法则: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式子表示为:
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
题型一:通分
1.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高次幂作为最简公分母的因式.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每个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最简公分母.
【例1】将下列各式分别通分.
(1)
;
(2);
(3)
;
(4)
题型二:约分
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均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例2】约分:
(1)
;
(2);
(3).
题型三:分式的混合运算
【例3】计算:
(1);(2);
(3);
(4);
(5);
(6);
(7)
题型四:化简求值题
【例4】先化简后求值
(1)已知:,求分子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已知:,试求的值.
题型五: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5】若,试求的值.
思维拓展练习题:
1、
某工厂通过改造设备,平均每天节约用煤,那么相同数量的煤,现在使用的天数是原来的几倍?
2、
若非零实数a,b满足,则
3、
若,求的值
4、
已知abc=1,求的值
5、
已知a,b,c为实数,且,求的值
第二部分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的步骤:
⑴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
⑵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⑶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解。
产生增根的条件是: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一)分式方程题型分析
题型一:用常规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1】解下列分式方程
(1)
;(2);(3);(4)
题型二:特殊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2】解下列方程
(1)
;
(2)
提示:(1)换元法,设;
(2)裂项法,.
【例3】解下列方程组
题型三: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4】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求的值.
【例5】若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求的取值范围.
题型四: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6】解关于的方程
题型五: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1、某服装厂准备加工40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加工服装多少套?
2、某商店经销一种泰山旅游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量,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6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1)
求该种纪念4月份的销售价格?
(2)
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得800元,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
3、河边两地相距50k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m(km/h),水流速度是n(km/h).
(1)船从河边两地往返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2)当m=30,n=10时,求船往返一次需要的时间?
4、“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m)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kg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小麦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
思维拓展练习题:
1、
已知,求的值。
(二)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解分式方程,主要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通常的方法是去分母,并且要检验,但对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可根据其特征,采取灵活的方法求解,现举例如下:
一、交叉相乘法
例1.解方程:
二、化归法
例2.解方程:
三、左边通分法
例3:解方程:
四、分子对等法
例4.解方程:
五、观察比较法
例5.解方程:
六、分离常数法
例6.解方程:
七、分组通分法
例7.解方程:于的分式方程无解,试求的值.
(三)分式方程求待定字母值的方法
题型一:关于无解的情况
例1.若分式方程无解,求的值。
题型二:关于不会有增根的情况
例2.若关于的方程不会产生增根,求的值。
题型三:关于有增根的情况
例3.若关于分式方程有增根,求的值。
例4.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求的值。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