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上册,科教,科学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2、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13、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榔头)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刀刃、斧头、楼梯、钉子的钉尖
14、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
用
滑轮
动滑轮
省力
定滑轮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5、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前轮、滑轮
前轮
滑轮
脚蹬和齿轮
轮轴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知识: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瓦楞纸中间的纸被折成了波浪形,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拱、管状的手臂骨、腿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生活中的拱形:植物的杆、茎、果实,拱门,拱窗,拱桥。
6、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三角形框架受到外力时,总是能够通过三根杆的推拉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
在四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就会变得稳固。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拉力,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7、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
9、常见的桥梁结构类型有梁桥、拱桥、拉索桥和浮桥。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一字形桥板和两个矮梯形消除了拱的外推力,使拱桥更加稳固。
10.钢缆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11.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钢索桥的功能:跨度很大。
12.我知道的钢索桥:江阴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美国跨海峡大桥。
13、设计桥要考虑: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时候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知识: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把电池接入线圈,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池就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有南北极。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10、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电吹风
机械能、热、(声)
空调
热、(光、声)
洗衣机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机械能、(声)
计算机
声、光、磁、机械能
11、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12、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2.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六部分。
3.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园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11.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蓬大而轻,可在水中漂流,莲子有较硬的外壳,;蒲公英种子上有绒毛,容易随风飘动,传播种子。
12.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4.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5.《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每年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9
篇2:初二物理下学期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下学期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下学期,物理
初二物理下学期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电功率》复习提纲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3.规定:
初二物理下学期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
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3
2
4
6
8
月底读数是
3
2
6
5
4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⑵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则P′=
如:U实
=
1
2U额
P实
=
1
4P额
当U实
>
U额时P实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6.测量:
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练习: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0V。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⑷保险盒:
①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电路符号:。
④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⑤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和15A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⑸插座:
①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②种类:固定插座、
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可移动插座、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1接火线
2接零线
3接地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用电器(电灯)、开关:
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并阻止灯丝升华。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②灯泡的种类:螺丝口
卡口。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③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
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
家庭电路(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本单元重点内容及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1.电功率公式及选择: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定义式;决定式;导出式和P=I2R。在选择公式时,要注意利用不变量: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选择公式,列出关系式,例如串联电路中可选用P=I2R,并联电路可选用。当U一定时,。当I一定时,。当电阻一定时,。
2.解电功率问题步骤,首先要认清电路。搞清原始电路的连接方式,当开关断开与闭合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路发生了什么变化,确定不同的电路状态。其次是由同一电路状态或不同电路状态的已知条件确定所用公式,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解。
【解题点要】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6瓦;再把开关S2闭合后,电路和消耗的总功率为9w,且电流表的示数增加了0.5A。求S1、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上消耗的总功率。
解析:S1闭合S2、S3断开时,仅R1中有电流,且R1消耗功率P1=6w,闭合S1、S2,断开S3时R2与R1并联,对R1原有的物理量无影响,所以R2消耗的功率P2=3w,R2中电流I2=0.5A。设电源电压为U,则P2=UI2,∴
当S1、S2断开,S3闭合时,R1与R2串联,消耗总功率。
例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都是10千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1)当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6毫安,则电源电压、R2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分别多少?(2)
S1、S2都断开时,R3消耗的电功率与S1、S2都闭合时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析:(1)当S1、S2都闭合时,R1被短路,R2和R3并联。电阻R2、R3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R2、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
(2)当S1、S2都断开时,R2断路,R1和R3串联,R3消耗的电功率
。
例3.如图3灯泡L标有“12V、2W”,R1=36欧,(1)开关S断开,滑至b端时,灯泡L的实际功率,求变阻器的最大电阻。(3)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求灯泡L消耗功率最大变化范围。
解析:这类题目的特点在于已知滑动变阻器的取值,电路中没有安置电流表和电压表,那么只要分别求出滑动变阻器的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该物理量的值即可得出答案。(1)
滑片置于a端时,电源电压U=U额=12伏,灯泡电阻=
(12V)2/2W=72Ω(2)滑片置于b端时,变阻器全部电阻Rab接入电路,根据P=U2/R灯泡的实际电压UL=PR=,根据串联电路规律:
。(3)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1并联,再与灯泡串联。当滑片滑至a端,变阻器电阻为0欧,则UL=U=12伏,灯泡正常发光。PL=P额=2W为灯泡消耗功率最大值。当滑片滑至b端,变阻器电阻为72欧,则
,灯泡电压
灯泡功率
,∴灯泡L的功率变化范围是2瓦~1.1瓦。
例4.图4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开关S闭合,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瓦。当开关S断开,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A端时,灯E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7.2瓦。当开关S断开,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伏,且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3。求:(1)电源电压。(2)灯E的额定功率。
解析:(1)根据题意,S闭合,P在B端时,E与RAB串联,此时,
……①S断开,P在A端,E与R1串联,此时P总=U2/(RE+R1)=
7.2瓦……②
S断开,P在B端,E与R1、R2串联,UE=4.5V,U1/U2=2/3,所以R1/R2=U1/U2=2/3……③
①/②得(RE+R1)/(RE+R2)=5/6……④将③式代入④式得R1/RE=2/3,R2=RE那么U2=UE=4.5V又因为U1/U2=3/2,U1=U2=3V,U=U1+U2+U3=3V+4.5V+4.5V
=12V.(2)当E与R1串联时,PE/P1=RE/R1=3/2……
⑤P1+PE=7.2W……⑥由⑤⑥两式解得PE=4.32W。
例5.如图5所示电路,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I1;当只闭合开关S2时,通过R2的电流是I2,电阻R2消耗的功率是20瓦,I1∶I2=3∶2,当只闭合开关S3时,电阻R3消耗的功率是15瓦。求:(1)只闭合S1时,R1消耗的功率。(2)只闭合S3时,R消耗的功率。
解析:只闭合S1时,,当只闭合开关S2时,R1、R2串联:
时,R1、R2、R3串联
整理后得:R32-6R2R3+9R22=0
∴R3=2R2
∵R1=2R2=R3
。
例6.将电阻R与用电器A串联联接到电源两极,若电源电压恰好等于用电器A的额定电压,A消耗的功率是25瓦;若把用电器A换成用电器B,B消耗的功率是32瓦。已知用电器B的额定电压与A相同,额定功率是A的两倍,求用电器A的额定功率。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图6所示。设A、B的额定电压为UA、UB,额定功率为PA、PB,电源电压为U。因UB+UA,PB=2PA,由R=U2/P可得:
又
即
得
【课余思考】
1.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时Q=W的条件是什么?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什么必须是Q=I2Rt?
【同步练习】
1.一同学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调光电路,若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向a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是(
)
A.逐渐变亮
B.逐步变暗,直至熄灭
C.光变暗,然后变亮
D.光变亮,后变暗直至熄灭
2.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R1>R2),串联后接入电压为U的电源上,功率分别是P1和P2;将R1和R2并联后仍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功率分别是P1¢和P2¢,则(
)
A.P1+P2
=
P1¢+P2¢
B.P1+P2>
P1¢
C.P1<P1¢,
P2<P2¢
D.P1>P2,
P1¢>P2¢
3.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P把滑动变阻器分为RAP和RPB两部分并联,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6欧,电源电压U=6伏,安培表的最大量程为2安。求:(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P置于中点时,安培表的读数是多少?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2)为了使安培表所通过的电流不超过其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P在AB间滑动的最大阻值范围是多少欧?
4.如果将两定值电阻R1和R2以某种形式连接,接入某电路上,R1消耗的功率为12瓦,如果以另一种形式连接,接入原电路得该电路的总电流为9安,此时R1消耗的功率为108瓦,试求R1、R2的阻值。
5.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额定电压为8伏,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变阻器的中点c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的电功率为PL;当滑片P滑到变阻器的最右端b时,灯的实际电功率为PL¢,此时变阻器的功率为4.5瓦,已知PL∶PL¢=16∶9。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6.如图1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且不大于6伏,定值电阻R1=15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欧。当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变阻器的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且I∶I¢=1∶5,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瓦,求:此时电阻R0的电功率。
7.如图1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P从A处移到B处时,电压表先后示数之比为2∶1,电阻R1先后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4。若滑片P在B处不变,将S1断开、S2闭合,则R2和RW的总功率为12瓦,再将滑片P移至A处,R2的电功率为2瓦。求此时RW的电功率。
同步练习答案:
1.
C
2.
C
3.
(1)1.5A,9W
(2)4Ω≤RAP≤12Ω
4.R1=3Ω,R2=6Ω
5.
(1)U=12V
(2)Rab=8Ω
6.P0=3.6W
7.
PA=4W
初二物理下学期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3、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它里面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5、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6、地球也是一个磁体,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7、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8、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永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软磁体(如软铁)。
二、电生磁
1、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排水阀门等。
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北极。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4、示意图。
四、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声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五、磁生电
1、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没有使用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会周期性改变方向,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它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我国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3、使用了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不变,这种电流叫直流电。(实质上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完全一样,只是直流发电机是磁生电,而直流电动机是电生磁)
4、实际生活中的大型发电机由于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都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而且磁场是用电磁铁代替的。发电机发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篇3: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溶液,初三化学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
(1)
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
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
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
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1、
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2、
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
项目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解性
溶
不溶
不溶
分散在水里的物质状态
固、液、气
固
液
分散在水里的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
通明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后的变化
稳定不变
沉淀
分上下两层不稳定
【考点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考点4】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
【规律】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举例】常见的吸放热溶液:
1、
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
2、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时放出热量
【考点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拓展】
①
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
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③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规律】
①
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
②
熟石灰(氢氧化钙)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溶液是否饱和的判定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解答】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6】溶液的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理解要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时。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
【例题】对照溶解度概念分析“36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应怎样改正。
1.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质、溶剂的本性,其次是温度(固体溶质)或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质)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如氯化钠,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拓展】溶解度不同于溶解性
1、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考点7】溶解度曲线: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
④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时不饱和溶液。
⑤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氯化钠
③极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五要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点8】结晶
1.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2.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海水中提取食盐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如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考点9】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规律】
(1)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温度无关。
(2)
溶质质量分数单位为1。
(3)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含义是指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10份。
(4)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
(5)
发生反应时溶质为新生成的物质。
(6)
只有溶解的部分才是溶质。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公式】
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规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拓展】质量分数变化规律
(1)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
(2)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3)溶液稀释和曾浓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4)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
【说明】
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
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4.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