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报告,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期报告尊敬的上级领导,我校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已有半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汇报如下:一、针对农村学生的阅读现状,创造阅读的舆论氛围我校先后展开了“课内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等主题大讨论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期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我校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已有半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针对农村学生的阅读现状,创造阅读的舆论氛围
我校先后展开了“课内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等主题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初步解决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为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
二、深入展开阅读教学研究,提升阅读教学能力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去。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其次,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基础,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兼以采用适当的阅读交流活动,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
2、给孩子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来说,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课后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空间上说,要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形式,让学生的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走上讲台等多种形式灵活组合起来,形式多样化,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提高自主阅读的质量。
3、阅读策略的指导
。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可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
(3).背景知识障碍。非知识性障碍包括:(1).
心理障碍
(2).阅读习惯.(3).阅读速度(4).阅读技巧
。而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通过使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收集准确信息、形成个人理解。阅读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技巧、语篇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策略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阅读过程中的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智力策略。根据各种策略的指导组织教学活动并将它内化为学生稳定的自主阅读策略。这些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的阅读方法匮乏,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我们的阅读也要改变以往的陈旧方法,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自主领悟阅读的真谛,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
5、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6、良好意志的培养
所谓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阅读材料总会碰到看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放弃的决定。所以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三、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开展研究活动。
1、开放学校图书室,指导高年级学生自己去借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阅图书。
2、有效利用班级图书柜——每班成立几个读书小组,每名组员至少带一本读物,实行组内交换阅读,轮流完毕进行班内交换阅读,实现图书数量的增加。
3、建议家长每天督促孩子在做完作业后读15--30分钟的书。
4、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自编小报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四、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1、向学生推介优秀图书书目,激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2、美文诵读。引导学生读美文、画美文、写美文、表演美文,表达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诠释。
3、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并将班级学生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册,编印《我读书我快乐》。
4、开展看图作文、下水作文活动,并将部分学生优秀作品汇集成册,编印《优秀作文选》。
五、课题的初步成效
1、营造了师生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
2、利用班级图书柜,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
3、课内课外有效链接,拓展了学生阅读空间。
4、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
6、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参与教科研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铜冶镇举行的阅读大赛活动中,闫淑怡等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李明涛等学生获得二等奖,高月等学生获得三等奖。李智芳和牛瑞云老师在“一师一优课”比赛中均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六、困惑与思考
1、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个体的独特性,使得对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深入开展,是我们探究并需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
2、进一步构建更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虽然积极探索,但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还未完全成型,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总结、归纳、提炼与实践。
3、如何进一步有效抓好过程管理。从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势必会影响到老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积极性。这些因素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篇2: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课题,报告,结题,怎样写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对中小学科研的很有针对性的讲评——很有实用的指导意义)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和结构1、功能:科研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主要功能有: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对中小学科研的很有针对性的讲评——很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和结构
1、功能:科研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主要功能有:
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②向主管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结构:科研进度报告由:
课题名称;
a.课题概述(课题来源,起止时间,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支持的经费等);
b.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c
阶段性成果.
d.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计划;
e.参加这段工作的人员名单和报告时间等六部分构成。
二、课题中期报告的写作
1、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写法上应按工作计划上规定本阶段任务条款,逐条检查落实,注意写明完成情况,也同时写明存在问题,分析存问题的原因,如果不具备研究条件而未完成任务应作出说明。这部分写得如何,是衡量报告质量的关键所在。
2、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计划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计划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3、报告的编写方法:对单一课题,可采用时序式编写,按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写。但重点放在本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上,避免写流水账。对项目比较多的课题,如分有多个子课题,可采用任务分项式编写,一项一项地写。也可把时序或任务分项式结合起来编写。
4、内容真实,把握分寸:报告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和“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工作”两部分上。写作中应如实反映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写成绩不要过分夸大,同时要写明存在困难和问题。
结题报告的写法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
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例如:《培养新型主体人格的德育目标研究》这项课题,其关键词是“德育目标”,“培养新型主题人格”是“德育目标”的修饰语。在结题报告中就要抓住“德育目标”这个关键词,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目标”是什么。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10个部分(或8个部分)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办法。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6、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9、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在CN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篇3: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计算,报告,研究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岱山县怀慈小学:李素艳一、主要进展情况自2010年9月,我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圆满完成了对《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的选题——课题论证——成员组建——成员培训——方案制定——课题申报——批准立项等一系列工作,于2010年10月底正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本文内容: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岱山县怀慈小学:李素艳
一、主要进展情况
自2010年9月,我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圆满完成了对《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的选题——课题论证——成员组建——成员培训——方案制定——课题申报——批准立项等一系列工作,于2010年10月底正式开题至今,已快一年。近一年来,从起步到完善,至今已初见成效。
从整体上看,研究工作开展得还是较顺利的。我们有目的性地在各个年级中分阶段进行“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为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并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前,第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达到预定效果,第二阶段的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现将阶段成果作如下汇报:
二、课题的提出
1、“算”与“用”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算”指的是计算教学,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用”指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算”和“用”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新课程强调“算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这段内容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精辟的界定,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算用结合”。
3、传统的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最明显的标志是教材几乎每一册都有“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单元,在计算教学中,把计算教学局限计算本身,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只强调训练学生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通过各种计算形式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和熟练程度,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情境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在如今的课改推进中,有些教师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之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在这里看似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却很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
那么,计算课到底要不要情景,怎样用情景,需要理性思考,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要如何做到算用的结合?由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
三、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算”指的是计算教学,“用”指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主要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计算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景及教研的过程中实现现教师专业的自我表现成长。在教师中形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研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计算课中情景教学资源的开发
(1)在数学计算课中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具体活动情景和学习资料;
(2)在数学计算课中如何把教学内容和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2、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课题确立阶段(2010.9——2010.10)
学校一次口算达标,暴露出我校学生计算正确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老师的关注,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对数学计算教学进行重新,于是确立了“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这一课题,并建立了相应的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0.11~2012.2)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一是课题组成员各自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课题研究;二是结合校本教研,通过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等开展“算用结合”,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总结阶段(2012.3——2012.4)
将对“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课题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对计算教学的模式进行提炼,进一步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本课题研究是基于教师实践基础的草根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方法。
四、课题的实施
(一)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前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调研等方法,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造成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低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计算的双基落实不够
我们通过对一至六年级234名学生进行抽样计算达标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低下。对于口算,低段学生主要是粗心,比如运算符号看错,而高段因为有了小数、分数的口算,计算错误、约分等原因占了多数。在笔算中,有横式上漏写答案的,有看错运算符号的。而错误率最高的则是递等式计算,主要错误原因一是运算顺序错误,二是计算错误。同时,在本次达标中,有13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占总人数的5.6%。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与老教材相对,课时少,练习量不充足,如果教师对于计算教学双基落实不够,导致学生口算不过关,最终将影响整个小学阶段计算这一块内容的不巩固。
年级(测试人数)
全对人数
题型
一年级
(28)
二年级
(36)
三年级
(30)
四年级
(40)
五年级
(60)
六年级
(40)
正确率
口算(50题)
22
31
25
30
53
36
84.2%
笔算(6题)
34
26
34
55
37
90.3%
估算(6题)
33
25
33
50
35
85.4%
递等式计算(6题)
23
45
34
72.9%
2、学生对计算兴趣高低不一
我们通过对一至六年级23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发现:低年级学生喜欢做计算题得占了低年级总人数的96.9%,中段学生喜欢做计算题的占84.3%,而高段学生则只占了81%。中高段学生认为做计算题繁、烦,容易算错。而低段学生则相反,认为计算比较简单,喜欢做。
学生调查问卷:
1、你喜欢做计算题吗?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2、你喜欢做哪一类的计算题?A、口算
B、竖式计算
C、递等式计算
3、你不喜欢做哪一类的计算题?A、口算
B、竖式计算
C、递等式计算
4、你为什么喜欢做计算题?A、简单
B、花时间少
C、其他
5、你为什么不喜欢做计算题?A、繁
B、容易算错
C、其他
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够
不管课程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一个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的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新教材老教法,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老教师当中,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计算正确率高,但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不浓。二是部分年轻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在计算教学中进行“算用结合”的策略进行教学,但却存在着误区:教师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之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在这里看似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却很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
不管是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不浓,还是答题正确率低,归根到底,是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抓好、落实计算的双基。
(二)小学数学计算课上情境教学资源的开发
1、在日常教学中落实“算用结合”
针对前期我们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实践研究,在计算课上实施“新课展开(情境创设)——列式计算(计算方法多样化)——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巩固(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
以往的计算教学,如“计算”、“脱式计算”,无非是准备题后,紧接着是例题,通过例题讲解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学生再通过训练就能很牢固的掌握计算的方法。这样反而体现出了传统教材的片面性?新教材在教材中大量引入图片和图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且生活经验不足,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结合学习的计算内容,为学生提供学生熟悉的、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激起学习计算的欲望,体验计算的作用。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把计算重心放回算理和算法,不是把一堂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计算的应用,丢失了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本末倒置。也就是说: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以计算为主,算理等技能为主。在计算过程中,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性,注意让学生辨别算法多样性的合理性。在练习上,我们加大课堂计算力度,保证计算时间。
最后,我们可以在计算教学中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计算,发展数学意识。这样的计算教学,才能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案例】二下《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
情境引入。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图)
(1)师: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要坐船去鸟岛春游。在码头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些同学坐一艘船够了吗?为什么?现在学校租了2条船,怎样安排?
师:如果两个班的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哪几个班合乘一条船合适呢?)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我们先来看这一种方案。1班和2班县上船了,他们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呢?你是怎么口算出来的?
师:还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吗?
(3)师: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发现1班和2班同乘一条船,能坐下,而且没坐满。那么3班和4班能坐下吗?我们来算一算。
(4)小结
2、教学例2
3、练一练
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其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
3、小结、板题
三、课堂练习。
1、算一算
53+36
37+54
67-15
34-26
15+65
90-45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32+46=(
)A、77
B、78
(2)86-24=
A、62
B、32
(3)74-16=
A、28
B、58
(4)54+28=
A、82
B、62
3、解决问题:练习十九第3题
四、总结全课: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2、开展“算用结合”计算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本课题的开展得到了指导老师胡爱玉老师的热情指点。去年12月,有幸去了杭州育才教育集团,胡老师非常热心地对本课题进行了个别点评与指导,并共同商量好于次年开学初去我校进行研讨活动,对课题的开展进行更为仔细的指导。
2011年4月15日,胡爱玉老师带领她和西湖区首席教师工作室及郑杭明首席教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共17人,来我校开展《“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主题研讨活动。期间,本人和西湖区首席教师胡爱玉作室,西湖教育集团的陆维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课题组成员张娜老师执教了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上午的最后环节是进行了课后的评析与交流,郑杭明首席教师工作室王建老师的点评。下午,西湖区首席郑杭明教师孔万华老师执教了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西湖区首席教师胡爱玉工作室,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实验学校沈若静老师执教一下《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胡老师带来的3节研讨课,扎实、大气,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特别是课前知识的铺垫,引起与会老师们的思索。
最后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的是专家的讲座。首先是胡爱玉工作室,学军小学郑莉老师的精彩讲座—《计算,玩得就是综合实力》,郑老师深入浅出,从寓言故事入手,分三个篇章,讲述了计算教学的四个计策,六个创意。从国内外的对比讲述了计算教学的成功做法与案例描述,引发一线教师的思想上的共鸣和洗礼。接下来是专家点评,胡校长高瞻远瞩,从大数学观论述了算与用的关系,辨析了计算教学目前存在的误区与现状,提出了发展方向与具体的实践操作,在与现场教师互动、交流中论证了计算教学操作与实施的可行性。活动在我县教育局李附局长的点评中结束,他给我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所有老师不仅仅停留在接受外在的“给力”,更在于自己的尽情地“发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发生质的飞跃。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学生方面
1、唤起了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了他们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明显提高
2、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
教师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实际,让计算课活跃起来,学生在兴奋中开启思维的大门,他们愿意去思索,去创新,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愉悦,提升了简单计算的思维含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也为学生积累了学习方法,使他们明白计算也要观察——探索——归纳——择优。
3、提高学生说理的能力
赋予计算的教学内容更多的生活气息,会使抽象的算理易于理解,从而使繁琐的方法便于掌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让他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其算式的意义,描述其在特定题目中的解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高了说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设生活情境不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明白学到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学生能在数学的应用中,从“题”中走出来,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师方面
1、促进了教师对计算教学深入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对“算”和“用”结合教学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很好地把握“算用结合”教学的平衡点,把握课堂计算教学的力度,并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付诸于实践中,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对教材中计算内容有了较高的把握
教师能主动驾驭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树立起了正确的教材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和重组,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3、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观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老师们总认为搞课题很难,现在他们意识到课题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抓住平时自己的所思所想,谁都可以搞课题研究。
六、我们的困惑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不是没一节课都必须得到体现?如何在“算”与“用”中达到其中的平衡?
七、下一阶段计划
下一阶段,我们打算分学段、有重点地进行“算用结合”的研究,比如,在低年级主要开展口算的研究,中段则开展笔算、估算的研究,高段以四则混合混算为主,主要比较有侧重点,也能有效防止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胡子眉毛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