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日期:2021-05-0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本文关键词:纳米,科学,材料

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本文简介: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中,纳米科学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纳米材料是材料学发展历史的新的一页,并且越来越凸显出它超凡的魅力。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纳米的时代。为此,国家科委、中科院将纳米技术定位为“21世纪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纳米是尺度单位。纳米材料是由颗粒尺度在l~100nm的

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本文内容:

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中,纳米科学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纳米材料是材料学发展历史的新的一页,并且越来越凸显出它超凡的魅力。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纳米的时代。为此,国家科委、中科院将纳米技术定位为“21世纪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

纳米是尺度单位。纳米材料是由颗粒尺度在l~100

nm的微小颗粒组成的固体体系,其颗粒绝大多数是晶体,特征尺度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为纳米量级。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学者Gleiter教授最早提出了纳米材料(NsM)的概念,并且首次获得了人工制备的纳米晶体。纳米材料,依据其形貌可将分为零维粉体材料,一维纤维状材料、二维薄膜材料和三维块体材料以及包含上述纳米结构单元的纳米复合材料。

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纳米金属、半导体和陶瓷材料,对这些材料的纳米粉体制备方法基本已经建立起来了,并进行着进一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纳米颗粒属于零维纳米材料,纳米颗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4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纳米微粒在热、磁、光、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常规粒子的特性。

含能材料(Energetic

Materials)

含能化合物,简称

能材,意为高能量密度的物质(HEDM);其表征为该类物质多具有爆炸性、爆燃性或其他经过特定激发条件会高速率高输出释放大量能量的物质。因此含能材料学可以基本被定性为研究物质热分解的科学。该学科用于研究符合上述条件物质的热分解性质,预估、计算、测定物质分解释放能量的相关数据(如爆发点、相变临界温度、爆速、生成焓等),并研究其相关用途。

含能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在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含能材料领域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含能材料的发展中,人们一般都关注含能材料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密度等对性能的影响。一直致力于寻找新型的高效含能化合物。同其它领域中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一度被忽视相同,纳米尺度的含能材料性能和规律的研究也长期被忽视。直到近些年,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迅猛发展,含能材料经纳米化后的性能变化才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发现了一些极其重要的现象,如,纳米铝粉添加对推进剂燃速的提高对含能材料爆炸性能的改变,并已观察到纳米铝粉的添加可以增加某些炸药的爆速和爆压;纳米硝酸铵和黑索今分解时的最大能量释放温度明显降低;纳米复合含能材料感度降低和燃速明显提高等。纳米含能材料的这些新特性的发现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纳米尺度含能材料研究的兴趣。

纳米尺度含能材料的这些新特性是由于纳米材料所特有的那些性质所引起的。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金属、纳米半导体和纳米陶瓷类材料,发现的一些新的特性也多是针对这些材料提出的,但纳米材料的性能变化必然有其共性的一面,纳米材料所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同样有可能引起含能材料性质的改变。

表面效应。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积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积急剧变大,引起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例如,Cu的纳米微粒粒径从100—lOnm—lnm,Cu微粒的比表面积和比表面能增加了2个数量级。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和与其他原子结合。例如,金属的纳米粒子在大气中会燃烧,无机材料的纳米粒子暴露在大气中会吸附气体,并与气体反应。表面粒子活性高的原因在于它缺少近邻配位的表面原子,极不稳定,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输运和构型的变化,同时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像和电子能谱的变化。

小尺寸效应。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颗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例如,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声子谱发生变化。纳米粒子的这些小尺寸效应为实用技术开拓了新领域。例如,纳米尺度的强磁性颗粒fie-Co合金,氧化铁等),当颗粒尺寸为单磁畴临界尺寸时,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可制成磁性信用卡、磁性钥匙、磁性车票等,还可以制成磁性液体。纳米微粒的熔点可远低于块状金属,此特性为粉末冶金工业提供了新工艺。利用离子共振频率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性质,可以改变粒子尺寸,控制吸收边的位移,制造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可用于电磁波屏蔽、隐形飞机等。

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和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能带理论表明,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电子能级一般是连续的,这一点只有在高温和宏观尺寸情况下才成立。对于只有有限个导电电子的超细粒子来说,低温下能级是离散的,对于宏观物体包含无限个原子(即导电电子数N一一),由式(1.1)可得能级间距6—0,即对大粒子和宏观物体能级间距几乎为零;而对纳米颗粒,所包含原子数有限,N值很小,这就是导致6有一定的值,即能级间距发生分裂,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磁能、静电能、光子能量或超导的凝聚能时,这时必须考虑量子尺寸效应,这会导致纳米微粒磁、光、声、热、电以及超导电性与宏观特性有着显著的不同。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例如,微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以及电荷等亦具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故称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曾用于解释超细镍微粒在低温继续保持顺磁性。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研究对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它限定了磁带、磁盘进行信息储存的时间极限。量子尺寸效应、隧道效应将会是未来微电子器件的基础,或者它确定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细微化时,必须要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在纳米材料的四种主要效应中,表面效应有可能引起含能材料性能的巨大改变,位于表面的原子、分子数增加、表面能提高,导致了这些位予表面的原子分子具有高的活性,可能对含能材料的感度、燃烧和爆轰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含能材料的超细微粒的尺寸很小时,出现的小尺寸效应有可能引起含能材料的热、电等性能的变化,也可能直接影响纳米含能材料的性能。

含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强烈的影响其燃烧和爆轰特性,这种影响可以被归结为热质传输速率影响了能量释放速率。热、质传输速率受多种因素所影响,但含能材料的颗粒尺寸、以及各组份混合均匀程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达到分子尺度的混合均匀时,反应不受热、质传输速率控制,可以达到受动力学过程控制的最大的能量释放速率。在均匀混合下,超细的颗粒尺寸有利于转换平衡远离传输过程控制,接近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含能材料在国防工业和工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些年,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含能材料的超细和纳米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外研制出了亚微米、纳米粉体炸药,进行着超细化的研究,开辟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例如,高能低感传爆起爆药,安全、准确、高可靠度的多点起爆元件等,显示了超细炸药的价值。超细和纳米尺度炸药的研究对于爆轰理论和炸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概念旧。

由于超细和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涉及各国的国防安全,一般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目前国内外报道均很少。根据可见的报道,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炸药超细技术已达到纳米和亚微米的水平。

下面我们对这几种方法作以简要的介绍。

美国的Mound法。1988年美国Monsanto

Reserch公司Mound实验室&Thope和w.R.Feairheller为美国能源部撰写的报告(DE88

012863)中记述了Mound实验室采用溶剂,非溶剂法(solvent/nonsolvent

r∞n-ystallization)对PETN、HMX和TATB炸药进行的超细化研究。

真空沉积法(vacuum

deposition)。2001年,在第28次国际烟火年会上,俄罗斯的Yllrii

Frolov等人报道了采用真空沉积法获得了硝酸铵、RDX、以及硝酸铵和RDX的复合物纳米颗粒。此方法属于气相法,在制备中化合物首先被蒸发形成存在于气象中的孤立的分子,再在冷凝器上冷凝出纳米尺度的颗粒。气相法制备纳米颗粒具有纯度高、制备颗粒小、均匀的特点。

射流撞击粉碎法。1999年,张小宁、徐更光等人报道了使用高速射流撞击法制备了两种超细炸药——HMx和RDX,其中超细HMX比表面积为2.6484m2/g,d50=1.45

11

m;超细RDX的比表面积为2.6177m2/g,dso=1.52

u

m。并报道了这两种超细炸药的撞击感度比军用标准品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微乳液法。罗畏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是目前非常流行且具有极其广泛前景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已被用来制纳米单体炸药或亚微米炸药。此法采用专用的表面活性物质改善炸药表面特性,在分子尺寸上超细化,在微乳液中结晶出纳米粉体,然后破乳、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粉体。目前,南京理工大学有关科研人员已用此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其中刘大斌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用反胶团法或称W/O型微乳液法制备出了纳米炸药RDX和HMX,并对RDX和HMX的纳米粉体进行表征。

目前,尚存在一些制备超细炸药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研磨法、超临界流体重结晶法、重结晶法和乳液法等,但这些方法通常只能将含能材料细化到微米和亚微米量级,在此不做攒述。

纳米材料科学是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胶体化学、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表面、界面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汇合出现的新的学科生长点。纳米材料中涉及的许多未知过程和新奇的现象,很难用传统物理、化学理论进行解释。含能材料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中一些新现象的发现,为解释新现象新的理论被提出,必将把含能材料和爆轰物理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篇2: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薄膜,纳米,科学,材料,技术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本文简介: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1.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定义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ST)是研究由尺寸在0.1~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而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1]。当然,纳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本文内容: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1.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定义

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ST)是研究由尺寸在0.1~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而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1]。当然,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2.纳米薄膜及其分类

早在1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利用蜡烛燃烧的烟雾制成碳黑作为墨的原料,可能就是最早的纳米颗粒材料;我国古代铜镜表面的防锈层,经验证为一层纳米氧化锡颗粒构成的薄膜,这大概是最早的纳米薄膜材料。

纳米薄膜具有纳米结构的特殊性质。可以分为两类:(1)含有纳米颗粒与原子团簇——基质薄膜;(2)纳米尺寸厚度的薄膜,其厚度接近电子自由程和Denye长度,可以利用其显著的量子特性和统计特性组装成新型功能器件。例如,镶嵌有原子团的功能薄膜会在基质中呈现出调制掺杂效应,该结构相当于大原子——超原子膜材料具有三维特征;纳米厚度的信息存贮薄膜具有超高密度功能,这类集成器件具有惊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纳米磁性多层膜具有典型的周期性调制结构,导致磁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的减小或增强[1]。

按纳术薄膜的应用性能,纳米薄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纳米磁性薄膜、纳米光学薄膜、纳米气敏膜、纳滤膜、纳米润滑膜及纳米多孔膜等。还有LB膜和SA膜等有序组装膜[2]。

3.

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粒子束溅射沉积和磁控溅射沉积,以及低能团簇束沉积法都属于物理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Sol—Gel)法和电沉积法属于化学方法[1]。

4.

纳米薄膜的应用及前景

纳米薄膜可应用于气体催化(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过滤器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光敏材料;平面显示器材料;超导材料等。下面就举例说明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应用。

纳米薄膜可以改善滚动轴承的表面性能以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减小摩擦,延长轴承寿命。其机理是在滚动轴承套圈的滚动面和滚动体表面生成纳米级的表面膜,由于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这些特性对改善滚动轴承的表面性能有着显著作用。加工过程中伴随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使纳米颗粒更充分地渗入到摩擦表面,形成极薄的边界润滑膜(如图1所示)[3]。

纳米硅薄膜是在PECVD系统中利用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技术在衬底材料上(硅片、石英片、玻璃、有机塑料膜等)生成的由大量细小(仅几个纳米大小)的硅晶粒构成的薄膜。大量的实验证实,纳米硅薄膜对太阳光谱的吸收范围和能力(吸收系数)明显的大于单晶硅和多晶硅,也在非晶硅和微晶硅之上(见图2)。所以,它是用来研究太阳电池的理想材料[4]。

AlN不但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且有良好的机械性,因此是一种很好的雅典和介电材料。因此纳米AlN薄膜可用于及成功电路的封装、制作微波器件和散热器以及多用途耐火材料等。另外,由于AlN具有很高的超声传导速度和压电耦合系数,人们正在研究用纳米AlN薄膜制作高频率表面波器件[2]。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宽带半导体材料,SnO2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材料,符合作为透明电极和光电材料的要求,它不但硬度大、耐化学腐蚀、光学透过率和导电率高且安全性好,而且是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材料。它在气敏材料中的应用已实用化。纳米晶SnO2薄膜在高效再生锂电池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使得对纳米晶SnO2薄膜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5]。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薄膜材料领域。利用新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质、新的原理、新的方法设计纳米结构性器件和纳米复合材料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突破。

[1]

邱成军,曹茂盛,朱静等.纳米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9(4)

[2]

陈光华,邓金祥.纳米薄膜技术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陈龙,夏新涛,王中宇等.纳米薄膜轴承技术方法.[J].新技术新工艺,2004(9)

[4]

何宇亮,李正平,沈文忠.纳米硅薄膜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前景.[会议论文],2010

[5]

王占和,吴海霞等.纳米晶SnO薄膜的结晶特性.[会议论文],2002

篇3: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循环系统,传热,流体,纳米,申报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简介:序号:编码:第八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作品申报书【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作品名称: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学校全称:昆明理工大学申报者姓名:杨舒萍、廖斌、刘廷森、陶冲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内容:

序号:

编码:

第八届大学生节能减排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作品申报书

【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学校全称:

昆明理工大学

申报者姓名:

杨舒萍、廖斌、刘廷森、陶冲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须完整填写A、B、C三类表格。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

4.序号、编码由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填写。

5.科技作品类的作品说明书全文请附于申报书之后,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见附件。

6.作品申报书须由一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参赛高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

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作品作者团队情况申报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信息填写必须完善无空白否则视为无效;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第一作者,其它作者按作品作者排序依次排列;

4.团队分为本、专科生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其中有一位本科以上学历者的团队视为研究生团队。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杨舒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90.8.12

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系别、专业、年级

动力工程

学历

本科

学制

3

入学时间

2013.9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昌路68号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314室

邮政编码

650093

移动电话

18213460813

常住地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昌路68号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314室

邮政编码

650093

住宅电话

18213460813

其他作者情况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廖斌

26

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

刘廷森

25

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

陶冲

23

高中

昆明理工大学

资格认定

研究生团队作品认定

作品是否为研究生导师项目

□是√否

导师签字:*年*月*日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以上作者是否为2014年7月3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是□否

(本科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书院):*年*月*日

√是□否

(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学院):*年*月*日

学校教务处或团委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否

(签名盖章):*年*月*日

B.申报作品情况(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必要的说明资料;

3.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作品摘要

(500字以内;含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作品以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因素条件下碳纳米管的传递特性及强化机理。主要包括:

1)多因素下碳纳米管的迁移特性及强化规律

研究在不同流场、不同温度场耦合驱动下,不同浓度、不同管形状、不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碳纳米管的迁移质量、迁移率等流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数字图像技术提取纳米管图像数字特征后,用贝蒂数(Betti)定量表征纳米管中的块、洞、团聚及迁移特性,构建纳米管迁移行为的演化与强化规律模型,揭示纳米管迁移行为特征与强化机理;

2)尺度效应下碳纳米管动力学与热传递的耦合机理

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纳米尺度效应下控制力为表面张力时,碳纳米管的团聚、离散、跃迁及运动的动力学机理,纳米管迁移时的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和粘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尺度效应下纳米管动力学与热传递的耦合机理。

本作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的迁移质量、迁移率等流动特性和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等传热性能和机制,建立纳米颗粒的流动和传热耦合的数学模型,优化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及装置,并对多场耦合驱动、多因素下ORC系统的静电-流-热传递性能和耦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500字以内;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节能减排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效果。请提供技术经济分析说明。)

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的复杂性来自流体动力学与碳纳米管颗粒动力学两种动力学机制交互作用,并且还受到纳米尺度效应和表面粗糙度的相互影响,作品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性能。有机工质的宏观动力学参数可以在工艺过程动态实时检测与控制,但微观的纳米颗粒迁移行为参数不易在线检测和识别。将微观碳纳米管颗粒迁移传递的影响因子用于建立流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和纳米颗粒动力学方程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学模型是目前动力学研究发展方向。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揭示纳米有机工质ORC体系内多因素下的传递与传热机理,建立起纳米有机工质ORC体系内碳纳米管颗粒颗粒迁移行为动力学模型和静电-热-流场耦合模型。

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是复杂的纳米颗粒-有机工质液相间剧烈的搅拌、混合与传递过程,特别是在微观下纳米尺度效应、器壁表面粗糙度对强化混合效果影响巨大。而利用混沌学理论、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可以对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颗粒-液相-相界面强化搅拌、剧烈混合程度、分布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这对揭示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内多因素交互耦合传递和传热机理是可行的。

作品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0字以内)

1)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对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复杂的多参数下纳米管的流动和强化传热效果进行研究,构建多场驱动下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的静电-流-热耦合数学模型;研究尺度效应下纳米管流动和强化传热行为与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性能耦合规律,揭示纳米管的流动、热传递和纳米有机工质ORC性能耦合规律。这是本作品的重要特色。

2)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碳纳米管图像数字特征,用贝蒂数(Betti)定量表征纳米管中的块、洞、团聚及迁移,构建纳米管行为演化动力学与ORC系统性能间耦合的数学模型,阐明纳米管颗粒迁移行为特征与热传递的协同机理。

作品可展示的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作品的真实性及原创性声明:

申请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作品是由申请者完成的原创性课外科技成果。除了报告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作品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创作的成果作品。申请者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申请者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者(签名)

学校管理部门推荐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C.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

情况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住宅电话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签字盖章)*年*月*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其它说明

D.竞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E.竞赛专家委员会预审意见

    以上《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纳米科学与含能材料》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