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分为三大部分,即总则、细则、附则。总则明确考核的目的、内容、考核办法、等次的确定、考核结果的使用及班主任津贴。细则明确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及操作步骤。附则明确加分和扣分因素。本方案由校长室负责解释,由政教处具体操作。本方案自2007年秋学期开始施行。
总 则
考核目的: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并胜任班主任工作,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标准分值为100分。
考核办法:采用政教处评估(40%)、教务处评估(30%)、总务处评估(30%)相结合的办法,每学期测评一次,学年再累计,算出综合得分。
考核对象:为所有在职班主任,临时帮忙和做辅助工作的教师不在考核范围内。
考核等次的确定:按得分顺序排名。
考核结果的使用:
1、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学年总分前3名的班主任经当年考核领导组审查后,可以考虑定为优秀。
2、与评先挂钩。各类先进从学年总分前5名中推荐。
3、与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挂钩。申报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届连续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凡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一票否决;班主任工作不连续或任职期内累计不满三年者,学校根据岗位情况可以取消其申报资格。
3、与聘用职务挂钩。一学年中的两个学期量化考核都在后三名的班主任,学校将考虑不再聘作下一学年度的班主任。学校在聘用某一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班主任工作年限长者、在学校班主任量化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者优先。
4、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学期评估前8名的发给一等津贴,后8名的发给三等津贴,其余发给二等津贴。
班主任津贴:
1、分三个等次,即150元/月、120元/月、100/月。
2、高中以56人、初中以62人为班级的基准人数,每增加1人,津贴则上浮1元;入学初或分班伊始核定人数,如果中途流失,每减少1人,则下调1元,依次类推。
细 则
本细则分为三个部分,即政教处评估(40%)、总务处评估(30%)、教务处评估(30%)。
一、政教处评估(40分)。政教处评估主要有:课间操、学校布置的工作材料的上交情况、班会、学生的操行评定等。(附评分表)
1、课间操。对课间操的评估从四个方面进行,即班主任是否到位、学生出操是否迅速、做操是否整齐规范、散操是否按时。每天由值周领导负责记录,每周一小结,期末算出各班的总平均分。(附评分表)
2、学校布置的工作材料的上交情况。此项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以上交材料完成质量较好为前提,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的为优,超过时间,通知后能马上交的为良,不能马上交的为差。
3、班会。每周一次,要有时间保证,要有明确的主题,否则,每次扣1分。班会由政教处负责记录,没有开班会的不发班主任班会补贴,有几次算几次。
4、学生的操行评定。学生的操行评定必须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和表现,由班主任亲自执笔,工整地填写在成绩单上,严禁由学生填写,否则扣10分。
5、班主任工作手册及班级评优等其它方面由政教处视具体情况统一掌握。
二、教务处评估(30分)。教务处评估从两方面进行,即班纪、学风(15分)和班级期末统考成绩(15分)。班纪、学风主要根据教室日志的记录、值周领导的查班结果及任课教师的反映确定档次,分别为11-15分、6-10分、5分,考察的是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期末统考成绩以提高率为准,也分三个等次(11-15分、6-10分、5分),考察的是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三、总务处评估(30分)。总务处评估集中在环境卫生(含黑板报)的评比上,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级。实行一日三查和周五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于下周一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公示栏内,按月累计,学期末算出各班的总得分。此外,还有组织建设和公物管理等。(附评分表)
附 则
一、加分因素
1、全校性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班级,给班主任加5分,第二、三名的班级给班主任加3分,第四、五、六名的加1分。
2、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指团体),给班主任加2-6分。
3、学生在社会上表现优秀,为学校争光的,给班主任加1-3分。
4、个人受省、市、县、校表彰的分别加5、4、3、2分;班级受省、市、县、校表彰的分别加4、3、2、1分。
5、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或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获奖的,参照《教师量化考核实施方案·附则一》第3条执行。
二、减分因素
1、政治学习等学校组织的活动缺席的,每次扣2分。
2、教室日志不在规定时间内送交的,每次扣1分,缺交的每次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