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刚开始看柴静的《看见》一书时,因其时常抛出一句名人名言,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明显感到自己像个半文盲。看着看着,便接受了,甚至佩服起来。柴姑娘工作紧张,压力大,谈话前要写提纲,谈话后要剪辑,日子过得挺辛苦。这么忙还要抽时间看书,又要思考和消化。在空闲之际还坚持记录自己的工作,将所看所思所学结合起来,不停地打磨提炼。
柴静和她的同事们是一群执着于新闻的人,洞察世事,他们有着近似流氓的外观,但是却有忧国忧民的内涵,血肉丰满,极其智慧。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柴静、老范和老郝等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彼此默默支持、理解和爱。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可见,独立比自由更可贵。现实有些残酷,能怎么办?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独立就不能屈服,不要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独立后可以适当表达情绪,但尽量不要偏激。“《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看见》告诉我们,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要包容。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沉默在尖叫》中的那些女人,她们身上有传统妇女的坚韧、勤劳、隐忍和温柔。她们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像栽在水泥之中动弹不得。她们只能寄身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之下,即使家庭暴力也是逆来顺受。然后唯一的一次反抗,又成为了下半辈子的牢笼。法律可以惩罚她们,却不能拯救她们。
我们在看别人的时候,总是太急于给别人下一个定义,大义凛然地以自己愚昧的立场去剖析,还自以为是多么正义公平的评价。其实不然,吸毒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多么不可饶恕,一个吸毒者后面是一个家庭在遭罪;卖淫者多么可耻,出卖身体换取钞票;同性恋就离经叛道,违背传统!但是,当众人在指责一个人“恶”的时候,最大的恶意却转移到了众人之中,而众人的恶意,是杀人的动力。在《我们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文里,柴静问:“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张北川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自由和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对同性恋者来说,比生命还重要。”就在今天,100多人联名提议修改《婚姻法》,要求允许同性恋者结婚。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这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王勇平。有人说郝劲松反政府,王勇平却对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但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们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为了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他还说:“中国现在的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郝劲松在回答公民和普通百姓的区别时说:“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这个说法很有新意。《看见》跳出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看待,去倾听,去看见。越多人看见,越多人才可以解放出来。
柴静写《看见》的出发点不在于揭露多么惊天动地的社会黑暗面,她关注的,是新闻中的“人”。由此,也决定了她的新闻调查是平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在药家鑫事件中,柴静曾采访过的一位抑郁症患者——宋,他说他理解药家鑫。他说:“药家鑫不像我这么幸运,他就是没扛过去这几年。”药家鑫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孩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记述2003年非典事件时,柴静写到:“非典时,我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情感控制住了人。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龙头下,开着冷水,水流过皮肤,一下浮出颤栗的粗颗粒,涂上洗面奶,把脸擦得都是泡沫,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我。我一下子睁大眼睛,血管在颈上嘣嘣地跳。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在报道非典的时候,生的念想都是奢侈,当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更大的情感。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原因。
《无能的力量》中,柴静问: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早期的柴静,也是个未经过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预设答案,不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为了感动自己,也不为了让别人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呈现。就像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