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宣传标语 内容页

山宾小学学校简介

  山宾小学学校简介

  串场河畔一路走来

  在南黄海之滨,长三角平原,有座称作“掘港”的古镇。古镇成陆于春秋,初建于唐,发展于宋,繁荣于明清,绵延至今。古镇又称“山宾”,意为成陆时形成的一块由贝壳堆砌而成的地方,所以掘港又有了“宾城”的雅号。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民族危机日重,在维新改良运动的影响下,各地涌现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以掘港之别称命名的“山宾学堂”应运而生,这就是z省z县山宾小学的前身。

  山宾学堂创办时,有校舍20余间,部分校舍依托于白衣庵寺庙改建。学堂背街临水,又与古刹大王庙、天主教堂毗邻,地点适中,环境幽静。学堂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称串场河。串场河,因连结各盐场而得名。这是一方育人的水土,正如校歌所云:“我们的学校环境好,门临一水远迢迢,两岸杨柳拂李桃,风景多美妙……”

  沿串场河边,学堂门前有面墙,门堂上悬挂“山宾学堂”之牌匾。次年,学校改称“山宾小学校”,于是特制一块虹形校牌,以篆书镌刻校名悬挂。这一挂就是数十年,给历届学生及小镇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记。建校不久,学校又新建两层楼房一座,木质结构,楼上楼下只各有一个教室。小木楼北侧有丹桂一株,每年秋季,香飘十里,故《掘港镇志》将山宾小学列为掘港古迹之一,并附有古楼和桂树的照片。

  创办伊始,学校设有初小4个年级,开设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手工6门课程,有学生129人,教职员7人,第一任校长金文源(汇泉)。当年学校每年可向如皋县衙领取1453块银元,作为办学经费。其时掘港为皋东地区,受辖于如皋。此后,学校又增设高小部,小木楼作教室,增开读经、珠算、英文、理科、历史地理6门课程,至此学校由初级小学发展为完全小学。由于山宾小学是当时掘港地区唯一设有高小及声誉最高的学校,凭着高小的毕业文凭,即能谋求职业,因此除掘港镇外,其他地区的学生亦慕名前来就读,并寄宿于校。学校1933届校友、z县中学原副校长刘克勤回忆说,他的老家在苴镇,离掘港较远,几乎每次都是坐小条篙儿船来校,有时也坐班船,上午十时从家出发,下午三时左右才能到达,每学期大概只回家两三次。蜿蜒不息的串场河,见证了孩子们的励志求学。

  校园外,串场河水静静流淌;校园内,学习生活亦简单平淡。然而,当革命的烽火燃烧至这古老的小镇时,个人的成长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民国时期,学校师生开始参加进步社会活动。上街xxx,散发传单,打倒土豪劣绅,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党的政策。学校1939届校友,浙江省温州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原书记彭正陶撰文回忆说,抗战期间,给他深刻印象的是校园内有块墙壁,画了一张巨大的桑叶,在叶子的右上角有只正在蚕食叶子的蚕儿。老师告诉学生们,这片桑叶就是国家的版图(当时外蒙古还属中国领土,故形似桑叶),那只蚕儿就是邻国日本,此刻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侵略我们的国家,他们就像那只桑蚕,妄图蚕食掉整个中国。老师的讲解,在孩子们的心里燃起了无比愤怒的火焰。他们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加入到保卫祖国的队伍当中。在众多有志有为的学子中,叶邦瑾就是杰出的代表。叶邦瑾,女,年仅15岁就投身革命,曾任新华社华中一分社战地记者,21岁时被捕惨遭国民党杀害。新华社延安总社电悼叶邦瑾,赞扬她“真不愧为共产党员与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模范”,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向她学习。如今,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陈列着包括叶邦瑾在内的10多位新闻界革命先烈的蜡像,熠熠生辉,光照千秋。像叶邦瑾那样从宾小走出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在厚重的校史上烙下不朽的红色印记。

  自1906年山宾学堂诞生至今,学校几易其址,几易其名,先后称如皋县第四高等小学校、如皋县立第九完全小学、如皋县立掘港小学、如皋县掘港小学、如皋县掘港国民学校、z县掘港小学、z县掘西初级小学、z师范附属小学、z县黄油枪厂‘五七’小学、z县掘西小学等,至1983年正式复名z县山宾小学。百年间,学校历经风雨,但伴依着古老的串场河,从容走来,一路弦歌。

  老桂树下梦牵魂绕

  “九月中的多伦多已经有了很深的凉意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开始呈现出缤纷色彩,令人陶醉。漫步林中,我却依然觉得少了点什么。先生笑着问我是不是又想起了那棵桂花树,原来有些心思即使不说出来,身边人还是能看到呢!童年的秋天总是飘着桂花的幽香,这么多年物是人非,那幽香却一直挥散不去。电话里跟母亲谈起这棵桂花树,母亲说学校搬了,那棵树不知还在不在那里。哦,我轻叹一声,回忆却止不住地蔓延开来,把我带回母校——山宾小学。”这是学校1986届校友,时任加拿大第二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行政助理的洪蕾为母校2006年百年庆典所撰纪念文章中的一段话。文章以校园内一棵高大茂盛的老桂树为背景,追忆了盈溢着幽幽桂香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的殷殷思念之情。

  建校伊始,校园内即有一株树龄逾百老桂树,满枝叠翠,郁郁葱葱,冰清玉洁,香远益清。百年间,这棵桂树承载着孩子们太多的欢乐,儿时的记忆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桂花香。伴随老桂树成长的历届学子遍及海内外,他们不管人在何方,身居何职,年龄多大,一提起母校,首先想起的就是校园内那株让人魂牵梦绕的老桂树。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一位侨居美国50余载的老校友拄着拐杖探访母校。一进校园,记忆中的小木楼不见了,但老桂树仍在。老人伸出颤抖的手久久抚摸屈曲粗糙的枝干,喃喃道:“分别整整一个甲子了,今天终于又见到您。”说着倚立树旁叫随行的子侄为他留影。

  遗憾的是这棵几乎可视作学校象征的桂树在90年代中期因随学校搬迁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让曾有的遗憾不再延续,百年庆典前,学校辟地新建丹桂园,并请南通大学中文系徐应佩教授撰铭以志始末。铭文曰:“清光绪三十二年先贤创建山宾学堂,迄今百年。建校伊始,校园即有丹桂一株,以其英姿与品格感召历代学子。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其形清丽;独占三秋压众芳,不与桃李争妍艳,不让松柏之苍翠,不畏风霜之侵凌,其品坚贞;月中有丹桂,亘古发天香。晋代郗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始称金榜题名为折桂;宋代名相李纲、清代名臣林则徐均以‘桂斋’名书房自励,其魂超逸。近百年中,宾小学子出校园,别故土,越国门,建功立业,无论天长日久,无论天南海北,总有桂之幽香萦系胸怀,对其魂牵梦绕,永志不忘。然惜之,原桂树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枯谢。值宾小百年校庆之际,本着环境育人精神,为彰桂树之品、传桂树之神,特辟地广植桂树,名曰‘丹桂园’。由昔日之独木而成今朝之茂林,寄厚望莘莘学子承前启后,人才辈出,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