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本性,我国曾有过“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之争。如果说是“人之初,性本善”嘛,那有人后来由善变恶,变成了坏人;如果说“人之初,性本恶”嘛,那有人后来由恶变善,变成了好人,人能改变品性,我认为除了家庭、宗教、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周围环境等之外,学校给予人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正如《三字经》里告诫人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说,学生离开学校若干年之后,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什么?或许课本知识若干年以后都忘得差不多了,如能使学生留下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源泉,成就学生在高层面的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让学生成为一个好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应该是我们作为老师考虑最多的事情,应是我们的天职!
在学校里谈培养人的品性,我认为首先要谈的是教育者的师德,德高方能为师。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有公德,而因从事不同的职业,便有了不同的职业道德,如师德、医德等。德育是以素质提高素质,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是“根”的教育。《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若师德不行,又如何能为学生“传道”呢?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太宗李世民也对德行和表率有充分的认识:“若治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也。”“正人先正己”是作为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最根本的原因应是世人对他品德高洁的认同。我们教师被称为人师表,应是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同,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师德是我们教师成功的首要因素,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德高望重,才能成人成己。
品性、品德体现人之好坏,因而教师应把“传道”放在首位。我国古代,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学的是文字训诂之学,而大学才是成人成己,治国平天下之学。四书中的《大学》上的四句话就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关键在“止于至善”这四个字,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将个人的完善进而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能的排列中,“传道”是第一位的,是其“文以载道”主张在教育领域的扩展,实质提倡的是“师以载道”。所以他强调师者应“传道”。他认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身修才能齐家,家齐才能治国,国治才能平天下”,正所谓“品德决定成就的高低”。教育固然是要教客观知识,但更要育人,更要“传道”。“经师”与“人师”的区别也在于前者只管教书,后者更重育人。
我国古代的教育目标与现在所提倡的人文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在英语国家又称自由教育。是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这里说的“基础教育”,意思不是指给高等教育打基础的中小学教育或普通教育,而是关系人之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说应该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其实过去和现在我们都很重视师德,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但为什么总感觉德育效果不大?或者对一些学生教育效果不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只讲三点:
第一,要让德育成为学生一种需要。
当教育成为学生一种精神需要的时候,那么这就具备了成功的基因。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盐,但是盐不能大口大口地吃。我们如何把盐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把盐放在菜里人们才能接受。在教育中也需要这种盐,德育就像盐一样不可缺少。但无效德育犹如强制性地让人吃下去,而有效德育就是把德育内容加到所需的情感大餐当中去,再加上点油,加点味精或加点胡椒粉,人们才爱吃,要让学生感觉德育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比如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别人,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他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必须养成的优秀品质,尊重别人就是在展示你个人的素质修养,能让别人觉得你有修养、素质高,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是你与别人沟通交流、合作的基础,对你大有好处。学生如能这样理解,势必自觉地去完善自我!
第二,我们还要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角,不是配角,更不是观众。
现在德育内容很多,但往往编写德育剧本的是我们教师,导演也是教师,演员还是教师,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不理想!只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德育活动中去,感受德育的真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德育才能真正有效。比如我们现在的每周升旗时学生国旗下讲话,让学生自己找素材,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