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讶 解惑 完美
4月22日至4月27日, “z市”在z县成功举办,有幸参加,感慨万千!
一、惊讶
1、z县小数团队
2006年结识z小数团队到今年,已经7个年头,他们的教学研究已经开花结果。无须多言,事实证明一切:z的复习课已经达成 “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综合能力大发展”的目的。z的复习课已经是我们z市小数届的一面旗帜,同时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也快速的成长为骨干教师,他们在不断壮大,向着更高、更远进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进则退!惊讶的同时我想更加需要的是分析、反思和行为跟进,“行多久方为执著,思多久方为远见!”
2、z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的孩子们
课堂上,学生随口而出“复习导图”令我惊讶,这绝不是赛课教师的孕伏,只是附小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冰山一角,我惊讶于附小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再观察孩子们的交流习惯、倾听习惯、书写习惯……“以人为本,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被诠释的淋漓尽致,z附小的孩子是幸福的。
二、解惑
有人说:上好一节课难,上好一节复习课更难。对于复习课,我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对于复习课的策略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感谢于老师和相关县区的数学团队让我解惑也。
解惑一:复习课如何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 。
“复习课的职能重在一个“理” 字,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规律把已学的知识迸行分类、梳理、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即使所学的知识“纵成线”,“横成片”,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通过听课,对以上理论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复习课既要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又要梳理联系;既要梳理知识内在的联系,也要梳理本册、本学段抑或小学阶段甚至更大范围的联系。纵是深度,横是广度,横的理解比较显性,对纵的理解一直困扰着我,几天的听课我这样理解:纵就是寻找知识原点、知识的根或种子:
z的《20以内进位加》,教师让先学生做了几道进位加的题目,回忆凑十法可以让计算变得更简单。要想更好地应用凑十法,必须熟练掌握和是十的计算。引出和是十的算式是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咱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来复习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
z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也有寻根,在情景体验的基础上沟通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解决口算估算还是笔算,都用到了表内乘法,表内乘法应该属于这个知识树的树根。
平邑的《表内乘法》,教师半扶半放,引导学生整理出乘法口诀表并发现规律后,提升出表内乘法是一切乘除法计算的基础,牢固的掌握了它,就像这大树有了坚固的树根,学习新知识就简单多了。
河东的《表内乘法》通过一道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加法是我们学习乘法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它作为这棵智慧树的一粒种子。
《圆的复习》,第一节课也找到了本单元跟其他知识点联系最多的知识点——半径,提升半径与直径、周长和面积的联系。第二节课教师依次提供半径、直径、周长、面积,学生经过计算体验,发现只要给出其中的一个量,都可求出其余三个量,沟通了四者之间的联系。
这些设计可谓是独具匠心,厚重的数学味让人惊羡不已。
解惑二:如何指导学生整理复习的方法策略。
《课标》指出:要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学生随着学段的升高,要逐渐学会独立学习,掌握复习的方法策略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而方法策略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所有参赛教师都注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网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z的课在这一点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以《多位数乘以为数》为例:
第一步: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第二步:指导学生看书的方法。
“知识我们回忆完了,我们刚才一边看书一边圈出重要的知识点,这样我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第三步:指导学生自主整理的方法。
“整理之前,请看老师的一点小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2.要求简洁、清晰,体现知识间的联系。3.整理完小组交流,讨论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或修改。”
第四步:指导学生完善整理的方法。
“第一位同学把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了,但是知识间的联系却没有体现出来,像二号把一些知识用大括号或者箭头表格的形式归类整理出来,看起来更简洁清晰,而且能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对吗?看了这两位同学整理的,你感觉你整理的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吗?我们课下改改好吗?”
解惑三:复习课如何提升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