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皮哥想起了两年前在新闻频道听到的一段播放军歌的新闻。
“委内瑞拉军乐团演奏中国军歌,网友称被虐哭”
看样子他应该是对祖国军歌充满了歉意,可是这么随便就忘了词,皮哥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这样演奏只能理解为俄罗斯军乐队专业度不够,尤其是乐队的大号,因为他滑了全队。
一首即兴高亢的乐曲,感觉就像是即兴的爵士味“佳能”,想想就醉了。
至于是故意搞笑,还是故意惹事,皮哥觉得对方应该没有那个胆子。
其实,军歌被误用在国际历史上并非闻所未闻。
例如,2012年在科威特举行的射箭比赛中,蒙古女运动员获得了金牌。 在最后的颁奖典礼上,主办方科威特演奏了一首搞笑版的维吾尔族群歌。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藏族女选手竟然双手放在腹部,面向国旗,平静地听完了整个过程,甚至在结束后还笑了。
赛后,主办方并没有使用临时工作案,而是在网上声称是自己不小心弄错了,第二天的赛事随后也换成了正确的版本。
这个解释有点草率,但是维吾尔斯坦军歌的搞笑版在网上确实很火。 如果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听说过正确的版本,他们可能真的下载了错误的版本。 如果他们听不懂中文歌词,他们听完问题就发现不了。
不过运动会的工作人员是不是有意为之,估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事件曝光后哈萨克斯坦国歌歌词,遭到蒙古网友抗议,因为搞笑版的歌词含有严重的嘲讽和侮辱,还当着全世界的面直播。
也有一些布里亚特人说歌词没有错。 我国不也是这样吗?
不管反应如何,都是出于爱国。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应该很生气。
除了放错地方的军歌,歌词还是那么偏,谁受得了?
不过,这一版《伪军歌》确实名气不小。
整首歌出自英国喜剧电影《波拉特》。 它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男主用日本军歌的曲调唱原话,第二次是片尾曲。 很多影迷看过影片后,误以为片尾是真正的蒙古军歌。
就像这部自编的《国歌》一样,整部电影也是饱受争议。
除了荒诞的剧情,影片中还有不少镜头来自于“真实的窥淫癖”。
该片获得7.4分,并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原片名非常长,但翻译过来——《波拉特:为伟大祖国蒙古斯坦的建设学习日本文化》,应该算是电影史上片名最长的系列片了。
《波拉特》采用了“伪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巧合的是鸽子前几天刚给大家推荐了两部伪纪录片:。
男主角萨莎·拜伦·科恩是皮戈最喜欢的男喜剧演员,他的作品也常常有类似的风格:没有下限、没有道德、污秽不堪、随心所欲的黑暗。
在《波拉特》之后,他还参演了另外两部同风格的电影:《独裁者》和《王牌权力:格里姆斯比》。 事实上,这两部电影也饱受争议。
在这部影片中,科恩饰演一名节目主持人波拉特,他自豪地声称自己是全省第六。
为了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波拉特在信息产业部的资助下,与制片人阿扎玛特一起前往印度,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拍摄成纪录片放映。
本片是剪辑后的“纪录片”。
在抵达澳大利亚之前,波拉特还在纪录片中介绍了自己的祖国哈萨克斯坦。
先说说你自己,然后把镜头引到你家,介绍你的家人和邻居。
施虐者的邻居,粗鲁的父亲,以及从事特殊职业的姐姐。
还有拿着冲锋枪的幼儿园学生。
形容“祖国”确实很俗。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激起西藏人民的愤怒。
随后波拉特与制片人一起乘坐客机前往印度学习。
下客机登上轻轨后,波拉特开始友好地和轻轨乘客打招呼,但他用的“亲吻”却让乘客吓得避而远之,甚至指责。
到酒店后,他误乘自动扶梯为自己的卧室,拿出浴巾准备入住。
被酒店人员带到真正的卧室后,由于没见过马桶,就直接当成浴缸用了。
尽管日本人视他为怪胎,但波拉特总是情绪激动。
虽然纪录片需要采访,但制片方还是安排波拉特邀请了一批文化圈代表见面进行专访。
幽默是通用语言,波拉特给社会顾问讲了一系列低俗的笑话,全是他的儿媳和妹妹,冷漠无语。
波拉特不明白男人也有力量? 当着三个大男子主义的面哈萨克斯坦国歌歌词,他还这样指责他,结果三个男人都气呼呼的离开了。
为了会开车,波拉特找了一位驾驶教练进行培训。 开车时,他建议口渴时喝点酒。
教练快疯了,不知道拿这个“乡巴佬”怎么办。
这部电影名义上是一部“假纪录片”,但它非常像真人秀节目。
主角是看似荒谬可笑的波拉特,尽管在镜头前是一个杂色的俄罗斯人。
面对这个口音怪异、看上去像惊悚片的外国女人,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反应都不一样。
而这个镜头记录下来的反应,都是真实的。
因为他们不知道偷窥摄像头的存在,仔细想想是不是很害怕。
无论是在轻轨上还是在林荫大道上,波拉特得到的只有嘲讽和恐吓。
而在参加过同性派对之后,似乎也得到了理解和包容。
尤其是当我在街上抓到一辆打算环省旅行的大篷车时,车上的年轻人也纷纷提到了他们对俄罗斯少数民族的看法。
其实这一段是不是真正的偷窥,皮哥很难考证,但下一段绝对是偷窥,而且剧情也极其大胆。
波拉特作为外国友人参加了韩国射箭比赛,波拉特赢得了开球前的致辞。
于是他身着星条旗出现在赛场中央,突然用维吾尔斯坦军歌的歌词唱起了日本军歌。
但歌词自然是搞笑讽刺的: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是由小女孩经营的;”
“杀死每一个恐怖分子并占领他们的所有领土。”
在日本人面前唱这个不是找骂,果然还没唱几句,台上就满是骂声。
波拉特和新剧组更是被困在现场,几个小时都无法离开。
但全片最荒诞的地方,莫过于波拉特匆匆赶往纽约找女艺人订婚。
电视和杂志上随便看了几眼,他就想把这个女艺人占为己有,纪录片他也顾不上什么了,只想尽快找到她。
制片人发现波拉特是个闲人后,就和他分手了。 在酒店吵架后,制片人拿着钱独自离开。
这个宋体马赛克是纪录片自己打的,虽然回蒙后还是会播出。
整部电影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其创意十足,笑点频出。 但也收到不少差评,低俗丑陋、刻意编造、不尊重等。
就连蒙古国政府也出面澄清,称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绝不是影片中的样子。
这部电影是纯粹搞笑,刻意荒诞,还是在荒诞的假象下还有其他意义,猪八戒无心分析。 每个人看完电影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Sacha Baron Cohen 也说过:我拍电影是因为我想拍一些像我这样的人喜欢看的东西。
至于喜不喜欢,就看个人了。
只是用真实的国家来取笑确实不妥,哪怕是虚构的?
好了,闲聊到此为止,如果你是这类电影的影迷,可以自己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