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李向东)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深度好文)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太阳老公和月亮奶奶是一对夫妻,恩爱有加,生了很多儿子,就是满天的星星。 后来开天辟地,昼夜分明,一对夫妻,一个值夜班,一个值夜班。 他们只能在太阳落山和月亮升起的时候短暂地相见。

长大后才明白,世上没有短暂的相遇,日月总是高悬在天上。 月亮晚上去哪儿了? 月亮本身不发光。 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毕竟是月亮从太阳反射出来的光。 到了晚上,太阳的光太亮了,看不到微弱的月光,所以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月亮的。 白天太阳去哪儿了? 还在天上,只是月亮因为自转而转到了背对太阳的一侧,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以下,所以我们看不到太阳。

太阳温暖而灿烂,普照万物; 月冷清柔,孤寂凄凉。 两者似乎格格不入,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日月分离的说法,而忽略了它们始终在一起的事实。

性格迥异的日月相处会是什么样子? 就像李白杜甫的相遇,从此开启了终生的友谊。

李白与杜甫

蔚蓝的天空,日月相会

公元744年,44岁的李白与32岁的杜甫在徐州初次相遇。

唐书张巡传_补唐书骆侍御传_旧唐书杜甫传

李白因叛逆不为长安权贵所容,被唐明皇“赐金还山”,千里迢迢来到徐州; 而杜甫先是操办祖父的丧事,后又落榜,放纵自己四处游历,恰巧到了襄阳。 于是,就这样促成了一场历史性的相遇。

看李白和杜甫的诗风,你会觉得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李白的散文大气豪放,想象力丰富,注重写意,抒发个人的爱情,吟诵个人的价值观。 然而,杜甫的散文厚重曲折,关心民生,强调写实,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 一个是甜美的作家,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作家。 两人相遇会发生怎样奇妙的生理反应?

闻一多先生此前曾将这次会面比作《唐诗杂评》中的日月会,仅次于老太太与孔子的会面。 老百姓不知道要点多少香灰,祭拜青天,感谢上天的安排。

《唐诗杂记》封面

李白和杜甫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人,是如何相知相惜的? 一切都从他们的个性开始。

李白的儿子是个有钱人,小时候能读很多书。 用他自己的话说,“五岁背六甲,十岁读百家”,“十五看奇书,写符灵相如”。 年少成名,自负才华,性格孤僻,我们通常不会对李白的性格特征产生任何怀疑。

杜甫也是一个骄傲的人,这似乎与他的家世有关。 他的祖母是“四友”之一的杜慎言。 他以傲慢自大而臭名昭著。 《旧唐书》说杜甫“烦躁、急躁、奔放、仁义不羁”,《新唐书》说杜甫“豁达自省,善于谈大事天下,高而不削”,可见杜甫和李白在本质上是同一类人,眼高手低,言过其实。

那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称他们为太阳和月亮呢? 我觉得更多的是从散文的风格来界定。 接下来,我将深入分析李白和杜甫的文风。

补唐书骆侍御传_旧唐书杜甫传_唐书张巡传

“诗仙”李白,他是一轮美丽而孤独的月亮

李白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一生中有许多高光时刻。 先是嫁给了前丞相徐国仕的儿子,后在好友贺知章的引荐下,兼任翰林丞相。 虽然她只是六品官员,但却是最接近君主的职位之一。

李白画像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对待李白非常客气。 朝见之日,“赐食于七宝床,亲手执勺”。 此后,每逢宴席,李白便会见太上皇,赋诗作词。 这是他擅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然而,李白并不满足于这份虚劳,沉醉在酒海中无法自拔。 最后造成了“贵妃醉酒,权贵脱靴”的恶果。 从此,他再无机会踏入皇权中心。

一方面,李白也有积极入世的态度,这从留下的众多诗篇中可以看出。 他在《路上的难处》中写道:“欲渡长江,冰封河,登太行,白雪覆盖田野”。 他用结冰的长江和大雪覆盖的山来比喻自己的困境; 同时,他也很善于安慰自己,用豁达的精神告诉自己,追求理想总会实现,感叹“总有风吹浪打、云开雾散的时候”。帆将用于帮助大海”。

在家喻户晓的《蜀道难》中,标题就直接点到了开头旧唐书杜甫传,“哎,险象环生!蜀道难,青天难上”。 表面上写着蜀道难,不可登。 看来他的仕途爬不上去,只能在小职位上挥霍自己的才干。

另一方面,李白受儒家文化影响,随心所欲行事,难免招惹权贵旧唐书杜甫传,影响其在官场行走。 李白在《将入酒》中说:“人生必快快乐乐,莫让金杯空对月;我生来有用,后必归来”。黄金没了。” 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只可惜,朝廷之事,竟能如此任性。 李白在《梦游天目殷集事》的结尾还写道“安能眉目下拜侍权贵,令我不快!” 严峻的现实之下,李白开始憧憬神仙世界,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舟共济。

旧唐书杜甫传_补唐书骆侍御传_唐书张巡传

从李白整体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依然是任性,是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也是最不合群的存在。 如果他是一轮月亮,冷清地挂在天上,不争锋芒,也许他的生活会更幸福。

“诗圣”杜甫,他是普照万物的太阳

与李白相比,杜甫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一生都在追求低位,却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年轻时的杜甫有远大的志向,“以主尧舜,然后以民安乐”。 可惜他生不逢时,仕途在唐朝鼎盛时期十分艰难。 安史之乱后,在倾覆流离中,杜甫深感生活艰辛,不得不依靠同窗相助度日。

杜甫画像

正是因为感受到底层民众的艰难,杜甫才能感同身受,怜惜国家命运。 “感时花溅泪,恨别时鸟惊”。 连年枪声不断,百姓妻儿四散。 在杜诗的诗歌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这些痛苦的情怀。

晚年的杜甫听到“无边倒木沙沙作响,无尽黄河滚滚而来”的盛况,不由得想到自己是“万千凄秋的常客”。千里万里,百岁病孤台上”,心情越来越低落。 黄河奔流不息,他却已老迈多病。 一方面是自己的志向没有实现,另一方面是无力改变家国命运,内心深处无法言喻。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结不就像太阳一样,充满着自己的光和热吗? 唯一不同的是,阳光明媚,而杜甫的光芒却微弱如烛。 硝烟虽小,却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有一种友情,叫离渡,可惜被误会多年

补唐书骆侍御传_旧唐书杜甫传_唐书张巡传

俗话说“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和”。 共性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不同让两人在各自的人生追求中继续前行。 李白走甜美路线,杜甫走写实路线,成就了中国古文乃至中国唐代文学的两个高峰。

之前知乎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看重友情,对方却不看重”是一种怎样的阅读体验? 有一种流行的回答是杜甫写了各种散文追李白、追李白、追李白、怀李白,而李白献给杜甫的诗很少,最著名的是《致王伦》 .

李白与杜甫

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李白本人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 “爱不敞开胸膛。” 我相信这是他会做的事情。 他似乎认为,真正的友谊不必用笔来记录,唯物主义就足够了。 第二,李白的散文很多已经失传,不知道有没有献给杜甫的。

纵观李白现存散文,有《送杜尔甫下庐县东石门》、《送杜甫下沙丘城下》、《赠杜甫》等散文给杜甫傅。 我们来看看《戏杜甫》这首诗。

杜甫在山顶会见杜甫,在太阳顶上戴帽子。

不好意思,别来太短了,总是苦于写诗的往事。

唐书张巡传_旧唐书杜甫传_补唐书骆侍御传

从散文的题目“戏赠”就可以看出,两人的私交甚深,否则也不会笑着作诗。 没想到,李白也有调皮的一面。 他自嘲一笑,对杜甫说:“上次分别好久了,这次见大哥这么肿,估计是写诗太辛苦了吧。” 他们之间的戏谑,亲切感跃然纸上。

结语

李和杜三人都有放荡不羁的一面。 虽然他们的友谊跨越了前一年,但依然熠熠生辉。 我们的后人只能从官方的历史记载中窥见一开始发生的故事。 事实上,他们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少建树,但他们传世的散文和其中所传达的情结,足以让后人给予崇高的评价。

一个是月亮,远离尘世,在自己的世界里清澈; 另一个是太阳,它温暖自己,传递热量——它们一起挂在清文的天空中,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火光万丈长”。

参考:

1.《李白诗选》

2.《杜甫诗选》

三、《新唐书》与《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