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它是体现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是几千年文明演进的集合。 它内容广泛,内涵丰富。 然而,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满意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人文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教材和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好处。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根源和灵魂,传统文化教育是帮助学生深植民族根、锻造中华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经典原著,还包括文化知识和娱乐游戏。 经典原著可以让学生了解先贤思想、文化脉络、祖国语言的高雅精深; 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典故、人文常识、古代人们生活的细节和画面; 娱乐游戏可以让学生了解风土人情、百景。 以及古代工艺的巧妙和精湛。 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最好、最有效、最精细的教育。
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素质教育。 如今,教师不可能向学生灌输所有的文化知识。 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包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梳理出有利于启蒙或理解的信息,帮助学生化无序为有序,形成一棵有逻辑系统的“知识树”。 比如,国文启蒙教材《三字经》、《千字经》、《韵律悟》,字数相对较少,但选词精良,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们不仅容易让孩子接受,而且有助于展示小字的含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字的“声、形、义”,感受汉字的“精、气、神”。 ”的文化。 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教育。
2.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门较难的学科,传统文化教材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自主学习。 这种观点有些片面。
首先,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励学”素材。 这些材料加工成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快速进入学习征程。 无论是《礼记》《论语》《荀子》等成人书籍中,还是《弟子规》《三字经》等儿童书籍中,以及大量的诗词、家训等文献中,有很多劝学的建议。 内容,或者是对鼓励学生学习的想法的解释。 这些学习叮嘱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立言、“求道”、“美化身体”、“为己而学”、“知多而明”、“为有为”。头脑清晰”。 如果不学习,你就会“语无伦次”,无法增长智慧,甚至与动物无异。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学习都是一生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可以说,古人对学习重要性的论述,对勤奋精神的诠释,比今天更加深刻和丰富。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如果方法得当,可以比传统教育产生更深远、更持久的影响。
其次,传统文化包括多种学习方法。 这些经过前人总结验证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为他们今后的个人文化修养奠定基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些学习策略不仅仅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勤奋,也不仅仅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简单积累”,也不是马虎的“认字”和“蒙混过关”。 老师不需要讲解“学习方法”。 其实,古人对于识字、读书笔记、自学、听写、抄写、练习、老师讲课时间等都有着精辟的见解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比如明代沉力等人就提倡“总分总”。学习文章和讲课的方法,即让学生先了解大意,再学单词,然后分段讲,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关系。 对所涉及的美德的讨论。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科”,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即使在今天的课堂上也非常有效,可以为新时代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传统文化涉及很多生活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 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诸如“早上一定要洗手、漱口;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以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训、家规中包括“戒奢”、“戒奢”等相关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有益效果。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中还探讨了养生之道。 饮食、养身、养气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爱惜自己,珍惜生命,注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3、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参与
众所周知,在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关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讨论。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用礼仪规范来指导学生的言行,用圣人的教诲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圣人的言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性礼子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做人、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培养伦理道德为主要目标; “录古万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典故和古人的善言善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大学》、《论语》等著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培养他们“尊圣贤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君子人格的坚强,来自于对中国悠久历史中重大、现实、复杂问题的思考。 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将人的心灵与眼前的利益分开,以时空的宏大视野来看待问题,使人的思维不会无边无际,始终能落实在对社会、对国家的真正关心之中。 ,以及世界人民。 优越的。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有担当、有担当。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与自我相处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提倡“慎独”,强调“知己者智”,必须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意志、自我行为。 例如,《童言》告诫孩子:“先学会忍耐,生气赶紧休息,如果心急,心性粗,人生就不会成功。” 这是通过强调不控制情绪的后果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使他们能够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在与家庭成员相处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强调“孝”、“博”,让学生懂得父子关系、夫妻区别、长幼顺序。 这些都是古人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原则。 它们是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交往的重要原则。 交往中应遵循的人类道德原则。 这些原则有利于形成长幼有序、谦虚有礼、相互宽容、尊长爱幼的人际环境。
在与人相处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诚信”、“博爱”。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需要找到朋友”; 其次,要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懂得“仪容得体,言语尤有礼貌”等礼仪。 第三,注重“言出必行”“信任第一”“一定要好好承认错误,不要说谎”等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沟通方式。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讲究“和为贵”、“和而无异”,可以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接受异己、认同异己,培养换位思考、寻求他人利益的能力。求同存异,具有同理心、体贴和包容。
《颜氏家训》指出:“幼年,神气独特,长大后,思想就会散乱,要早教,不要错过机会。” 可见,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学生的人文积淀、培养人文情怀、完善人格,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乐于学习、勇于探索。 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未来不可预测情况的高级和人类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中小学生核心能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势所趋,不可或缺。
传统文化教育意义深远,付诸行动自有其可取之处。
如何践行传统文化教育
1. 保持教材完好
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审查过程中,应大量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尽可能增加内容比例,尊重原创作品,不做任何改动。可以随意制作。 在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书籍的运用,鼓励学生阅读原创作品,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在中小学生质检试题中,增加传统文化试题的比例,督促孩子们大量阅读传统文化作品,激发孩子们阅读传统文化作品的热情。文化作品。
2、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要抓住我国丰富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传统美德和节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课外活动,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节日,加强孩子对古老习俗的了解和节气有针对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来教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同时,要在各种节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不再沉迷于网络、电视。 学校要定期邀请专家进校园讲授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内涵,培养小学素养。和中学生。 筛选判断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抵御媒体内容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
重视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从根源上大力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 在培养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职教师也要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提高国民素质的希望在学校,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责任在教师。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积极建设校内外各类文化场所。 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等行政部门要对各地书店、图书馆严格要求,加强中华典籍等传统文化内容设置,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讨论的场所一个展示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从而带动全民学习“国学”,带动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传统文化。 同时,家校联系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正确引导,家庭积极配合,鼓励和监督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5、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管理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重道德、顾情感、追求和谐等积极因素,融入到学生行为管理、班级管理以及为学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逐步落实。 它内化为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让你受益终生。 以《中小学生守则》实施过程为契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管理工作规律,在学校和学生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自然地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联系,使之适合我国的文化特点、实际国情、学生的需要。的认知规律和大众心理特征,努力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明意识的新一代。
我国要想繁荣昌盛,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滋养,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青少年作为民族的希望,理应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责任。 他们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魅力”!
本文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推荐人:甘肃师范学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