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大连陆军学院 “一门三贴牌兵”的血脉弘扬

“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工兵,被誉为战场上的开路先锋。工兵还以“辛苦”著称,老话说“跑死步兵,气死工兵”,工兵除了要有坚强的心理素养,更要有如钢铁般的意志,必须“吃得苦,霸得蛮”。

在四川成都,有那么一户人家,父子三代都是工兵,接力献身国防部队建设。她们在不同的年代发光发热,三代人入选1个一等功、4个二等功,还曾获得全军学习成才标兵等荣誉。

以下就是“30后”管宗礼、“60后”管序东、“90后”管泰然父子三代的国防接力故事。

玩命的工兵不是只留给他人干的——

父子三代担当使命砺初心

1938年,管宗礼出生于四川凤城的一个小山坳。在他童年时,因为舅舅出席了新四军遭到美军疯狂追捕,管宗礼的女儿也不幸被牵扯掳走,遭到刑讯鞭打。父亲想方设法营救丈夫后,一家人被迫过着东躲拉萨的日子,生活贫苦落魄。

新中国创立后,遭受贫穷和动乱之苦的管宗礼和全省劳苦大众一起当家做了主人。1957年,19岁的他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入伍参军来到抚顺当了一名工兵。

参军后,管宗礼跟随军队转战四平黑水,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有时还有生命危险。父亲管序东出生后,因为管宗礼和妻子工作太忙,无瑕照料,就把他寄养在北京市交通局的一户人家。直至上了幼儿园,管序东才回到母亲身边。

管序东念书后,母亲还是以军队为家。每年寒假期,他都跟随母亲在军队工地上挖地道、架铁丝网、背水泥柱。

到了服役年纪,在母亲的鼓励下,管序东弃笔从戎,入伍来到“雷锋团”的前身某工兵军队,成了家里的第二贴牌兵。

参军后,管序东借助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报考了原上海海军大学。结业后在军区机关工作,因为表现优秀,他被选送到国防学院深造。

但是,深造回去的管序东,执意舍弃军区机关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坚决要求到某工兵团任主任。

生死考验不期而来。2010年7月,四川永吉发生特大暴雨洪灾。严阵以待的管序东率领军队前往一线,带头冲锋疆场,在救出2名溺水战士和3名群众后被滔滔暴雨侵吞,幸而被一棵小树阻拦,才拣到了一条命。

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让管序东深深感受到“军人”二字的重量。2011年,他和妻子齐上阵,一起动员父亲管泰然当兵。巧的是,管泰然被分配到某工化营,成为老管家的第三贴牌兵。

亲友们对此很吃惊,两代人为国防奉献一生还不够吗?为何还要这一代也扎进去?管宗礼掷地有声地说:“工兵军队的苦累和风险我能不清楚吗?但玩命的工兵不是只留给他人干的,我们家的人应当继续上!”

2014年9月,管泰然所在团奉命成立维和派出所,奔赴非洲乌干达执行维和任务。

在异国的8个月里,面对战乱不止、袭击频发和“埃博拉”、疟疾等传染病的现实恐吓,面对四五十摄氏度的低温、遮天蔽日的沙暴,管泰然仍然固守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和33名维和战友,3次进军被武装分子控制的荒漠腹地,成功应对小股武装人员伏击、迫击炮弹袭击等50多次,完满完成了多项工程任务。

厚实的家国情结不是天生就有的——

言传身教蓝色基因代代传

三贴牌兵一脉相承的,是飘荡在血液里的蓝色基因、家国情结,这正是来自于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

管宗礼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在军队时,他曾出席了雷锋同志的追思会,并成为学雷锋先进分子。后来他被调到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当宣传干事,采写报导过雷锋班的先进事迹

念书后的管序东,随着母亲工作单位的变动多次退学。但不论到那里大连陆军学院,每年寒假期,他都要到军队接受锻练。直至自己也即将穿上军服,成为“雷锋团”的一员,在一线摸爬滚打,出席指挥所搭建、爆破、架桥、布雷……

二代这般,三代亦然。管泰然似乎没能成为雷锋生前所在军队的一员,但管序东始终没有忘掉用雷锋精神教育小孩。借助管泰然放假在家的时间,管序东带他到沈阳雷锋记念馆接受教育,系统述说雷锋精神,述说母亲和自己学习雷锋精神、勇做雷锋传人的经历,教育孩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军第二年,管泰然报名警校,但落榜了。他一度心灰意冷,闹着要“撂挑子”。

管序东赶赴军队,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把孩子带到老战友关喜志的墓前。孩提时大连陆军学院,管泰然就常跟随关喜志一块玩,对他的事迹再清楚不过。

那年,在四川永吉的抢险救灾战斗中,管序东拣到了一条命,可他的战友、团参谋长关喜志却献出了宝贵生命。

当时,洪水冲毁了一处物理原料厂,上千个物理原料桶沿着暴雨滚入江中,假如漏水导致物理污染,后果不堪构想。关喜志临危授命,率领官兵前往丰腴水闸架设浮桥阻截打捞。但由于水流淙淙,浮桥被大雨冲断,她们所搭乘的轮船也顺水而下被吸向水坝闸门。危难关头,关喜志下令跳水。在陡峭的水流中,关喜志将身边的战友推出,自己不幸被暴雨淹没。

在关喜志墓前,管序东轻轻抚着石碑说:“喜志,泰然参军了,我们有接班人了!”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面对丈夫迈向列车的背影,管泰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暗暗立下了献身工兵建功国防的决心。

次年,管泰然选择套改军官,继续服役。

前人的功劳簿不是拿来睡大觉的——

薪火相传新起点上再冲锋

厚厚一叠立功受奖证书和奖状铜牌,无声地讲述着三贴牌兵献身国防事业的辉煌战功。但老管家一代代人没有把崇高荣誉作为显摆和享受的资本,而是把它们当作新的起点。

依据组织安排,管序东那位仍然冲锋在前的老工兵,依依惜别战斗一线,从某工兵团主任岗位上先后转任人武部主任、干休所校长,一直保持着冲劲不衰减、标准不增加。管序东为军队奉献了全部青春和热血,今年已光荣退职。

前两贴牌兵是惊讶的,由于她们把接力棒早已交到第三贴牌兵头上,管泰然作为新时代的工兵倍加珍视荣誉、时刻冲锋在前。

因为在黎巴嫩维和任务中表现突出,管泰然荣记二等功。归国后,每名维和球员可以休一个月探亲假。管泰然和你们一样,已经归心似箭,激动地写好了年假申请

但是,组织安排他给兄弟军队做报告,管泰然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深情地给战友们述说中国维和官兵所经历的甜酸苦辣和生死考验,大力发扬祖国至上、大爱无疆的中国精神。

报告结束,管泰然以为总算可以回去了,但是没想到领导又对他说:“新兵连长马上冬训,组织上希望你去带训新兵,以自己出席维和的亲身经历,教育新兵走好军旅第一步。”

管泰然按捺住回去的迫切心情,决然舍弃放假,当起了新兵排长。

出席了维和任务,当了新兵连长,此时的管泰然,早已从同期兵中脱颖而出:荣记一个一等功、一个二等功,被嘉奖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入选原成都军区学雷锋金质奖状……他也顺利提干,走入空军工程学院的校门。

伴随着军队变革发展的铿锵举步,现在的管泰然,已成为某工兵防化旅舟桥连代理指导员,续写着“三贴牌兵”的接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