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日期:2020-09-2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验班,报告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本文简介:实验班与对比班比较结果报告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热潮带动下,我们泾川二中的老师和学生都积极生动起来,调查、研究、学习,为探索一种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做着最大的努力。经过数学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已2010年3月――2010年14月顺利完成,第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本文内容:

实验班与对比班比较结果报告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热潮带动下,我们泾川二中的老师和学生都积极生动起来,调查、研究、学习,为探索一种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做着最大的努力。经过数学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

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已2010年3月――2010年14月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实验阶段”已于2010年5月启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泾川二中各级各班的生源、环境、授课老师、教学方式、习题的布置、作业的处理、学生的基本势力、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是被动式的上课听、下课做,没有自主学习的良好的习惯,初中毕业,有80%的学生达不到教学及自己的学习期望值。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习动力不足。初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具诱惑力的就是升入高中,顺利地进入大学校门,最终端得一个“金饭碗。”但近几年,因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初中产生了复古的“学习无用论”思想,根本不去考虑知识对人类的潜移默化作用,学习动机不够纯、目标不够明确。

第二、学习数学普遍感到困难。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跨度大、内容广、知识的衔接性更强,一开始学生就觉得有跃度、不易听懂,时间不够,对于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无法着手,如证明题,尤其是代数证明题,更是看着头疼。

第三、忽略数学的实用性。应试教育误导大家:数学就是“解题”,方法,较多的精力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并对学生学习不断加以督促,时间加汗水不断重复提高,学生只能掌握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能,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奴隶。

现就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在此做以说明。

一、实验班和对比班的确定

只有在同一块田里撒上不同的种子,才能比较出哪种种子在这块田里的产量最高。实验班本来是中国重点中学设立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最初的理科实验班是为了培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赛的人才的特殊机构,后来演变为一种精英化教学体系。但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实验班和对比班是针对同一教学条件下的不同教学模式而言的。因此,在泾川二中数学教研组这块沃土上,我们确定田兰的两个授课班级中初一(3)班为实验班,初一(4)班为对比班;王小龙的两个授课班初二(7)班为实验班,初二(8)班为对比班,由两名老师分别在各自的授课班级做实验对比。

二、实验班的起步

实验开始时,对比班照常,而实验班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1.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以备课预习、问题记载、习题解析、方法归类、课后反思等之用。

2.引导学生搞清楚这次课改的目的、意义,和学生一道研究学习教学实践计划书,知道每一节课都要由课前预习准备疑难、课中讨论解问题和课后反思量化评价这三个环节组成,每两周还必须上一节大课去总结巩固阶段所学,写出书面的反思日记,再配合以阶段性测验成绩的升降,评出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3.分组。为了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质量数量,使教学能够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与学双边活动的兴趣。在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每个实验班的同学分成10个实验小组,每组5――6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可以按技能水平把技能相同而爱好不同的同学分为一组,让他们各取所长,也可以按兴趣爱好把技能相同却爱好相同的同学分为一组,激发兴趣,挖掘潜能也可以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分组,其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附:

学生分组样表

组别

组长

决策员

记录员

展示员

其他

备注

1

章璇45

张奋瑜96

孙强30

文勇涛23

孙歉67

2

高琳47

张婷96

王小东40

朱文静6

陈锐61

3

左凯48

蒋宁宁88

司斌杰9

杨慧40

刘倩23

4

唐金强49

赵雅洁88

文辉33

蒋小宁66

李芳21

5

杨思舟70

吕文鑫85

许文娟23

祝倩52

张忠宏38

6

康鑫53

李培东79

代飞16

刘江31

王倩71

赵婧娜72

7

陈辉54

毛宝娟77

王瑞锋31

薛康平69

王小虎37

8

马会霞57

朱卫东74

朱臻15

任敏29

文勇涛23

9

费拓华73

范云60

胡俊伟28

蒋贵生15

许彤彤67

10

王鹏飞20

吕昕71

王莉26

樊文静6

陈锐61

3.分配角色.分组后,分别给每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和相关的任务,合作监督提高学习成绩.组长负责分配角色、协调组织、检查督促、阶段考核等事项;资料员负责整理课前组内成员搜集来的资料;决策员负责对资料员搜集的资料再分类、检查,决定哪些是组内可讨论解决的问题;资料员负责分类记录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办法;汇报员负责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已解决的问题对策和需要提交的问题。

4.准备各种表册

学生分组学习情况记录表

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表现记录表

日期

姓名及角色

事件描述

教师评价

组别

姓名

准备情况

提问次数

问题质量

解决程度

回答次数

内讨论表现

角色意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反思记录

总体评价

进步程度

1

2

个别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

姓名

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巧妙思路

教师评价

其它

三、实验过程

1.实验模式

(1)引导学生课前找疑难,要求学生课前必须看教材,查资料,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三维目标,看看各需要通过哪些方法途径解决,在情感上又能得到哪些提高,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疑难并记录。

(2)组织好课内小组讨论,要求把资料员提前整理好的疑难逐一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简单问题一说即过,稍有困难组内就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讲解,直到每个成员都满意为止,对于组内讨论后仍有疑惑的问题就可以由汇报员提交班内,让大家共同解决。

(3)做好课后反思,反思可以是口头上的,下课后几个同学在一块谈谈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改进的措施,也可以是书面的反思,每天必须写,哪怕一两句话,只要能道出自己某方面的观点就行,但是每两周每个同学必须上缴一份书面的、比较正式的反思日记,用来回顾两周的收获、遗留的疑惑,也可以对今后的工作提些新的建议。

2.实验策略

(1)教学内容――创生重组

丰富资源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专家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浓缩而成的,这种教材存在着主观划一,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激活教材的知识,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形成有“个性”的教材。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拓宽到课前的积累、课中的碰撞、课后的拓展,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沟通起来,那么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

(2)教学设计――多元预设

有备无患

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采用单线型前进方式,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现象,不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备课时必须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师采用框架式备课,预设多种可能性的预案,使教学设计可供教师临时选择。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体验学生的情趣,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3)课堂活动――既“放”又“收”。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和运动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善待、宽容学生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但是,过分追求“花样翻新”,就会使教学不得精髓,机械求“新”,如果教师再引导不够,加之学生自控能力所限,不和谐的现象将接踵而至,游离于课堂学习和自主玩耍之中,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收效。

(4)课堂测标—及时反馈

教师根据本节所学知识,依照教学目标出示课堂达标题,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题目多少而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之间进行互批互改,真正做到及时反馈,当堂所学,当堂掌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兴趣不断生成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也许很多进修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某节课开始前,学生才匆匆忙忙从操场回到教室,原来上节体育课举行了班内的接力赛,学生一个个兴奋不得了,赖在操场上不肯回来。老师见此情景,不要急于组织教学,而是问学生的比赛情况,过后话锋一转,说道:“比赛很精彩,也很令人回味。但是有谁知道你跑了多少米吗?”直接就把学生带回了数学的课堂,也引出了本课的探索内容――“乘法”。

(6)让“疑”点生成“亮”点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群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7)让差异点百花齐放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今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异点往往引起观点的撞击,生成课堂焦点,形成百家争鸣的气象,使课堂成为思维交集的场所。如在上“鸡兔同笼”问题时,出示“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后,他就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烦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得了。”王教师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他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由于捕捉到的动态生成信息“价值不菲”,及时调整了教学,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8)巧捕细节,让真实想法暴露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角(自制的老教具,可随意改变角的大小),并和组内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合作后,他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含糊其词表达不清楚,他就让这位学生把自己的角与另外一位同学的角比一比谁的角更大,在比的时候,这位学生悄悄地把自己做成的角两边的距离拉开了,他看了连忙抓住这一细节,问:“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做好的角两边拉开一些?”这位学生红着脸说:我想让我做的角比他做的角大,经老师这一引导,这位学生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很多同学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四、实验结果

通过“自助、合作、探究“的课题研究学习,既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又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

1.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素质

(1)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克服一切学习中的困难,充满偏心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通过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调查,两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实验班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泛化到所有学习课程上,既而转化为一种学习行为。因此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踊跃发言,并敢于大胆地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

(2)激发了参与意识,增强了自主探究意识

由于动态生成式课堂要体现课堂真实生命,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因此,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实验前有的学生总喜爱等待教师把知识嚼烂了,然后按部就班的模仿运用。课题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他们已不希望老师把解答过程一丝不苟的告诉他们,他们总是让教师给他们多点时间,着手自己去分析解决。从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3)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注重动态生成的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这就使课堂成了学生展示个性与独特思想和才华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构建了“师生”互动的动态教学观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要进行精心的预设,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亮点,成为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正、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2)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多样化

通过此课题研究,教师都意识到开放为课堂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广泛的时空。离开了开放课堂教学生成的数量是有限的,生成的品质是不完美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为生成提供条件。

首先,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场合,满足其体现自我价值要求。

①“合作式”。“合作式”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

②“质疑式”。“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③“实践操作式”。“实践操作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课堂中尽量把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

其次,充分运用评价的激励功能,坚持正面引导,倡无错原则,让每一位勇于回答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毫无遗憾地坐下,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教学中将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3)教师将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重点研究。教师们系统地钻研了中学阶段各年级教材,对教材进行了适度调整,深入研究了如何构建和选取有结构的材料。在实际数学中,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机智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单调的、封闭的“独白式”活动转向为开放、发散的“交互式”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用全身心去感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学习价值,真正体现以学习为主体中,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兴趣高,气氛热烈,个性得到张扬,活化了课堂教学。

(4)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①能完善中学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由初中知识学习自然衔接到高中知识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连续性,认识到学习到的是前后相承的知识链,是彼此相关的知识网络,这会为数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想和知识的储备。

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本课题研究可以引导初一新生调动学习基础,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初二初三学生,能更容易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一年的成绩列表如下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年级名次

对比班

年级名次

实验班

年级名次

对比班

年级名次

实验班

年级名次

对比班

年级名次

2010年7月

93.7

1

81.7

8

100

1

86.4

8

86.9

1

74.3

7

一上期中

86.8

1

74.3

8

96.9

1

77.7

7

66.7

1

31.2

7

一上期末

85.3

1

71.4

7

93.8

1

78.4

5

75.4

1

41.6

6

一下期中

85.7

1

76.3

5

92.7

1

68.3

6

74.6

1

53.2

4

一下期末

81.8

1

75.6

4

93.8

1

79.4

7

62.5

1

52.9

5

二上期中

82.8

1

79.1

6

82.8

2

68.7

4

38.3

1

37.2

2

二上期末

82.1

1

73.9

6

97.1

1

78.1

8

62.8

1

53.1

4

二下期中

83.4

2

75.3

4

90.1

1

81

5

51.4

2

50.3

3

二下期末

74.8

2

70.3

5

78.8

3

80

5

39.3

4

42.8

2

③能增强教学的人文性,建设和谐校园。

当前独生子女的客观现实,造成师生关系的淡漠。本课题力争在不打乱教育的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增强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从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到高中,这有助于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和亲近感,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

四、实验反思

我校数学教研组的课题《自主、合作、探究》虽然效果明显、成绩卓著,但是试验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有些同学只注重问题的提出,不注重问题的解决,讨论问题只是图热闹,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2.有些同学集体意识差,不与小组其他同学配合,导致全组任务拖欠;

3.有些同学没有自已的思想,人云亦云,对问题不深入研究,总认为好学生的看法肯定正确,照着办就行;

4.个别同学抱着凡事与已无关的思想,自己不动脑子、不愿配合,还影响他人,组长无力协调,比如第二组和第六组就比较拖拉;

5.小组讨论能力提高了,但自己动手能力降低了。

今后打算听取同学们的建议,调整个别组员,更好地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对每项工作严查细究,一定落到实处,让学生自己动手,加大题型训练的度,提高学习效率。

14

    以上《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