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

日期:2020-12-10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若能,各学科,有机,课程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 本文简介:优秀案例www.wzei.net《鲸》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优化教育。所谓“整合”,决不是勉强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拼合”在一起,而是真正“结合”在一起,是努力凭借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做却不容易做好的事情。《鲸》是人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常识说明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 本文内容:

www.wzei.net

《鲸》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优化教育。所谓“整合”,决不是勉强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拼合”在一起,而是真正“结合”在一起,是努力凭借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做却不容易做好的事情。

《鲸》是人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常识说明文,文中大量采用了打比方、列举数字等方法来说明鲸的各方面特点。虽然文章叙述清晰,言简意赅,但终因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学起来就显得空洞乏味。有位教师在教这一课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阅读资源和阅读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新概念阅读教学。

一、揭题释题,设下悬念

上网来到“鲸”的首页,首页设有“展览馆、鲸之谜、知识信息窗、导游室、资源库、留言版、相关链接”七个栏目。

师:从“鲸”这个字上看,它属什么动物?

学生争议,教师请学生进入“展览馆”中观看。在里面的“图片欣赏”和“鲸的进化”动画片和文字说明中,学生初步了解了鲸是哺乳动物这一特点。再次进入“阅读提示”中的讨论:文中的哪些词句说明了鲸的进化是漫长的?请你读一读。

二、精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

分组进入“鲸之谜”栏目学习,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学习:

形体、种类、捕食、呼吸、睡觉、生殖

,在每个版块中又分别设有“动画表演”、“图片欣赏”、“文字说明”和“阅读提示”。如一组学生是这样学习“鲸的睡觉”,点击睡觉后在“动画表演”中观看了鲸聚集在一起睡觉的场面,又在“图片欣赏”中观赏到鲸睡觉的远景和近景图片,“文字说明”是课文的第六小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中的提示: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立即四散游开”?多次阅读“文字说明”和“资料库”的内容后把小组讨论结果写在了留言版上以作交流。

三、学生到主机上交流鲸的各方面特点,其余学生作补充说明或发表不同观点。

四、学生点击“知识信息窗”了解鲸的相关知识,如:《大海中的歌声》,《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鲸遭到人类疯狂残忍的屠杀》……

五、点击“导游室”,出示四幅鲸的图片。提示:这是南京海洋生物馆中鲸的照片,请你配上一段文字说明,讲清楚鲸的名称、体重、捕食、呼吸等特点。

阅读教学无非是两项基本活动:紧扣字词句段篇分析“课文”;站在思路高度朗读、品味,加深对词句与思想的理解。问题在于,如今分析课文的教学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成了繁琐哲学,挤掉了站在思路高度朗读、品味及其他语文活动。尤其是这种说明文类型的文章,既要分析课文又要避免繁琐分析,成了当前改革语文教法的突破口。实践证明:传统方法无法打开这个突破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特征说为打开这个突破口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照特征说的观点,阅读时课文作用于人体感官的刺激信息是多方面的,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刺激信息,以及隐藏在这一形体后面的作者观察、思考的刺激信息,都记录在感觉记忆中。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由教师讲解操作,而是由学生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自动完成的,就像计算机那样,信息输入后,处理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

案例中,教师把课文以及相关内容制成一个网页,它是一个“元素材集成”。不但丰富的教学素材,而且按不同栏目、不同层次整合起来的。不管是教师想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知识内容,还是想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还是想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材料,都很容易满足。这种“集成整合”对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充分可能。网页中的各栏目是针对语文课上学生应当完成的认知过程设计的。在这些课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生阅读活动整合在一起,这有助于帮助语文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老师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到培养能力的教学上来。特别是“阅读提示”至始至终告诉我们这是一堂阅读课,不是计算机课。所有的动画或图片或相关知识都是一种阅读的手段,是为了帮助我们阅读,它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又紧扣了重点词句,使语言训练实在有效。网页在素材呈现方式和链接方式上灵活多样,教师、学生均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打开或关闭、暂停或继续、看提示或不看提示、返回上页或进入下页或转到另一页。这样应用信息技术,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提供了很大方便。网页中的声频资料和视频资料很多,这又使语文课堂教学大大增加了形象感,反映语文学科特点的因素,这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质量有很大帮助。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过程具有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案例《我与地坛》

温十四中

周立

一、设计理念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主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信息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教授的信息输出量,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融入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向双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再是从教师那里“拿”回来,而是由学生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找”回来的。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即时、多向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二者融合将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我与地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

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大家,有关他的资料非常丰富,而如何面对挫折及生命又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因此网上相关信息也很多,这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满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因此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体会

二、基本思路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网络探究学习是网络时代新型的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习方式,就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和过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整个过程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教师的角色:

(1)

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2)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3)

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

(4)

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

(5)

学习的评价者

网络的作用:呈现教学信息,传输教学信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学习资源库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懂得珍惜生命,体验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体验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学会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2、

难点

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对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数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地点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教学软件

教师自己制作的《我与地坛》网页

lanstar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能有效监控学生学习,可将学生作品广播给其他学生)

BBS动态论坛(学生可提出观点,进行讨论,发布成果)

3、学生基础:掌握一定的文字处理、网上讨论、信息搜集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用网页展示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照片和地坛公园的图片。

师:史铁生在20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来到了北京的地坛公园,在这座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的地坛中,他进行了深沉的思考……,许多年过去了,史铁生竟成了著名的作家,现在的他以开怀灿烂的笑容来面对生活……

指导学生初步观察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并要求他们发布到BBS上,教师做最后归纳:主要疑问——史铁生在地坛中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他获得了什么生命感悟?

(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而网上发帖的方式又确保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

(二)网上阅读,自主探究

师:《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对于史铁生来说可谓意义特殊,请同学们对网上的电子课本进行深入阅读,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可自行浏览全文的其余章节。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围绕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学生自主探究后争相发表看法(要求尽可能发表到BBS上),掀起了课堂第一个小高潮:

生1:我觉得地坛公园的景色很美,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史铁生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忘掉了自身的痛苦,走出了残废的阴影。

生2:我觉得地坛和史铁生特别有默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地坛可以说是他的知音。

生3:我倒觉得是他母亲的爱帮助他度过了人生的难关,不再想着寻死。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得多感人,地坛就是母爱的见证啊。

生4:我认为地坛的宁静的环境很重要,使他能静下心来思考生死的问题。

生5:但这也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理解和关怀啊。母亲那份无言的爱才是促使他跟死神告别,选择坚强地活下来的最大动力。

生6:我认为地坛的景物描写里其实就反映着作者的心路变化,起初都是些比较荒凉的景物,像老柏树、野草荒藤啊,后来的蚂蚁、瓢虫、蜂儿就显得有活力多了,作者后来已经能投入到景物的欣赏中来了,“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可见史铁生是一步步地走出了困境,重新热爱生活。

生7:我觉得作者在古老的地坛中感受到了人的渺小,对自己的不幸不再钻牛角尖了。

生8:其实不光是母亲,从后面的章节可以看出地坛里的其他人物都给了他很多启示……

将学生的各种看法进行分类,初步总结出以下观点:

1、

地坛景物影响了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2、

地坛中人物(如母亲)给予史铁生的影响巨大

3、

史铁生自己有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

教师应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有创见,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合作讨论,资料搜集

1、

让学生利用BBS的功能寻找意见相同者,形成讨论小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形成的讨论组是动态的,一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参加两个以上的小组活动。

2、

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课前制作的网页上的有关资料,也可利用通过网页提供的站外链接或搜索引擎进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完善自己的看法(建议采用GOOGLE中的高级搜索功能或用“百度”搜索引擎)。

3、

要求在搜集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内进行再深入探讨,每组借助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rontPage、WORD等进行意义建构,做好讨论成果记录,并推举中心发言人。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交流的方式,把网上寻找讨论合作者的便捷同现实讨论的丰富多彩合理结合起来。小组形成的观点采用口头交流的形式和网上交流同时使用的形式。并全班巡视,参与他们的讨论,对能力较弱小组多予点拨,这一阶段是本堂课重心所在,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集思广益,使学习能深入化、系列化、创新化,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学会相互理解、分享;其次互联网的多媒体、互动性、共识性、超文本特性和自由传达方式等特质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可超越地域界线,打破传统线形的信息传播方式,接触广阔的学习资源,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成果交流,总结评价

各组参照网页上的测评标准,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再派中心发言人上台演示探究成果,谈自己的感悟,师生共同评价,从而掀起课堂第二个高潮。

让学生在网上发表成果,对学生的努力要及时肯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结束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开放的视野。

下面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两组成果记录:

地坛景物与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四百多年里,……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刚残废时心情失魂落魄,万念俱灰

“蜂儿如一朵小雾……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感受到连微小的生灵也有它们的活力与生命意义,心境逐渐开朗振作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体会到地坛与世间万物的古老永恒,个人的不幸与之相比何等渺小,开始释怀并珍惜生命地坛中人物给予史铁生的影响

地坛是母爱的见证,同时也促成作者去反思、怀念并回馈以同样深挚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里作者提到要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通过母爱的感召,“我”由自暴自弃的青年变为坚强的热爱生活的人,仿佛正是母亲生命力量的延续。母亲用自己是如何面对磨难的一生的经历,身体力行地为“我”指出了该有的生活态度。——就像身残志不残的史蒂芬·霍金和美国的精神楷模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一样要敢于向命运挑战。地坛里的其他人物,如唱歌的小伙子、长跑者、捡灯笼花的弱智少女、散步的夫妇、饮酒的老人等也让史铁生体会到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平等,有了对立与衬托,世界才变得五光十色,那么对待不幸也就能心平气和了。

师总结:生活果真像一张网,痛苦是网上的绳结。经历过一次次痛苦,这张网才会负重。痛苦是一笔财富。痛苦是一份辉煌。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才能称得上辉煌的人生。史铁生在自己的思考里获得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只要祭坛的石门不倒,他的大道就

永远铺满太阳的光辉。(演示成果,开展评价对发展学生公开表达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评价分析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成果的发布使学生增强了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感受到来自探究的乐趣。)

四、启发和思考

1、

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为语文的学习确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大面积地接触到课文以外的各种信息资料,语文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语文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这使我们的语文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或“全语文”课程,“大语文”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实现和推广。

2、

网络教学软件的即时回馈提高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传统课堂上的集体阅读或讨论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而网上的论坛回帖则有效督促和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网络的记录功能和教师设置的评价机制也反馈了学生在一节课上的具体表现,使他们及时发现不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3、

网上讨论打破了空间限制,提高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学生可在BBS这一动态论坛上用跟帖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伙伴,根据需要一人可参加几个小组,不需交换座位即组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小组。网上发帖讨论虽然进度不快,但也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书面组织表达能力,使他们的思考更为深入,因此网上讨论也有效弥补了口头讨论的不足。

4、

要在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意识到网络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学习的主动权是掌握自己手里,要靠主动参与认真探究才能获得学习成果,从而更快地进入课堂的情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⑵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增强课堂的流畅度

⑶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使各步骤明确清晰,有层次感,并为学生的学习提

供必要的帮助方式,教学过程要灵活多变,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而不是被它控制。

10

教育信息化

2005年第4-5期

篇2:中学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中学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工作计划,学科,备课组,中学生物

中学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2014至2015年度第一学期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一、备课活动目标:作为52中的生物教师,我们年轻富有活力,然而也缺乏教学经验,因而在新学期的备课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

中学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2014至2015年度第一学期

生物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备课活动目标:

作为52中的生物教师,我们年轻富有活力,然而也缺乏教学经验,因而在新学期的备课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

(一)“在生物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个生物教师都要认真完成自身教学课题研究,将自身高效课堂以及“1+1”课改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并查询相关成功案例予以分析和学习。

(二)“如何提高生物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交流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1+1”课改工作。

(一)强化“1+1”课改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1.不断加强“1+1”课改的理论学习。备课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1+1”模式的教学理论,掌握生物学科的最新动态。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让生物学科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备课工作

1.认真学习“1+1”课改模式,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由只关注部分转变为在研究整体的基础上关注部分。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1+1”课改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坚持备课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时对学生要多观察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生物备课组长:徐利

包头市第五十二中学

2014年8月30日

3

篇3: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申请书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申请书 本文关键词:在学,申请书,科教,学中,自学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申请书 本文简介:总课题组2008、5编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实验学校子课题申请·评审书子课题名称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申请人姓名薛立国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填表日期2009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制一、基本情况子课题名称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申请书 本文内容:

总课题组

2008、5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

实验学校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薛立国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2009年2月

中国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名称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负责人姓名

薛立国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0年

09月17日

行政职务

主任

专业职务

高级教师

学历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工作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联系电话

15164438756

通讯地址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邮政编码

13110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蔡福志

1966.12

校长

一级

专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八郎镇西上小学

王玉林

1967.12

校长

一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重新中学

邰福全

1967.8

教师

一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重新中学

邹乃坤

1966.8

主任

一级

专科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五家站镇中心校

王金秋

1970.4

教师

一级

专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蒙古艾里中学

张立娟

1974.7

教师

二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蒙古艾里中学

王中林

1963.1

教师

一级

专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蒙古艾里中学

张志金

1964.5

校长

一级

专科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安字中心小学

张世林

1963.9

教师

一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孟令库

1969.3

教师

二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冷郁松

1975.10

教师

一级

本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学

预期的主要成果

C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学校教研专项资金及自筹

预期完成时间(起止时间)

2009年2月----2011年2月

二、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的特点和学生自学的主要形式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途径的探索与分析

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培养自学能力在教学实际的应用与研究。

2、

培养自学能力在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实验提出的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程的矛盾愈加突出。特别是在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尤为突出。以往的教学,往往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老师只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其实,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不管社会发展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自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是以独立为核心,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自学能力是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又是在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自学活动是综合性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所以自学活动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素。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

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学,教学必须民主,必须给予学生自由,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怀疑和猜度,要把学生当成教与学的伙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自学。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亦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平等、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地、积极地、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但是,目前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系统的专项研究并不多。凡研究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多重在学生课外自学能力的培养上,且较为零碎,尚未形成基本架构、基本模式和理论体系。如何从人的认知规律和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等角度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形成一个具科学性、实效性的理论体系,无疑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结构和模式的研究,探索科学习方法的形成规律,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而具有明显的实践价值。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设想,如果能在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进行实验研究,必将可以取得大面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也必将了解并进而掌握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规律,探索出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同时也必将在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

3、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1、负责人薛立国具有较高的研究理论和丰富的课题经验,具有较高的决策水平和组织能力。

2、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精神精神。

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来自于一线的青年教师,有主持教研活动的教导主任薛立国老师,有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王金秋、王中林老师,成员组多篇论文在市或全国得奖。应该说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分析整理、综合归纳能力。课题组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全体成员对研究目标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所研究的课题的重要意义有清楚的认识,决心为完成这一研究课题而不懈努力,并能很好地相互合作,严肃认真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3、制度保障,经费到位

我们课题组将依据市区有关研究课题管理条例,制定本组的研究工作条例,用制度来保证课题的正常和深入进行。校领导不仅给与资金、政策的支持,更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保证经费到位,为课题组成员订阅有关书籍资料,为成员每人提供计算机一台。

总负责人:薛立国

负责课题的策划,课题组的组建,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的申报,督促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最终汇总、分析、完成课题。

课题组成员:

邹乃坤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蔡福志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王金秋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王玉林、邰福全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扈春玲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王中林负责“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第一阶段为2009年2月—6月,这一阶段是预研及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教学情况调查,自学现状分析,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制定论证实验方案,初步构建课题的阶段基本框架及目标。

第二阶段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这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组建总课题组及子课题组,进行研究人员分工与培训,各子课题组拟订各自的实验方案,搜集相关的理论材料与实践材料,学习古今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开展初步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为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实施阶段,在各实验校和班级进行课题实施。

第四阶段为2011年1月

–2月,总结上报阶段(对课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和原始材料,形成研究报告)。结题和展示研究成果。

四、最终研究成果

1、形成《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有关“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师课堂教学课件;

3、有关“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的教学反思等

4、有关“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资料汇编及课题研究专题论文汇编;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

签名

单位盖章*年*月*日

五、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六、总课题组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名

章*年*月*日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纸复印,在左侧装订成册。

三、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栏

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总课题领导小组联系。

四、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五、封面上部的编号不用填写

    以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