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日期:2020-12-1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流派,理论

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本文简介:第十讲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刘丰2011年11月16日一、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比较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英国学派核心问题战争与和平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剥削和不平衡发展秩序与正义对国际体系的看法无政府体系全球社会无政府文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政府社会主要行为体民族国家多元的国家、非

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本文内容:

第十讲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刘丰

2011年11月16日

一、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比较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英国学派

核心问题

战争与和平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剥削和不平衡发展

秩序与正义

对国际体系的看法

无政府体系

全球社会

无政府文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无政府社会

主要行为体

民族国家

多元的国家、非国家行为体

具有社会身份的国家

阶级及其代理人

主权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

根本动机

国家利益(生存、安全、主宰)

福利、幸福、自由

由认同决定的利益

阶级利益

安全与价值

忠诚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价值观

社会集团

普适价值观

国家

观念集合

超越民族的阶级利益

阶级价值观

国际社会世界社会

主要内容

对生存与安全的追求

多元行为体的互动

认同的变化和规范的扩展

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与交换方式和国际分工

国际社会的维系与扩展

国际关系的性质

冲突与不合作

合作

冲突与合作

冲突、国际阶级斗争

合作、秩序

国际体系的变迁

罕见的、悲观的、暴力的,非进步的,性质不会改变,

进步的、乐观的,经常性的

进步的、乐观的,和平变迁是可能的,世界国家

注定变革,革命

进步的

二、如何看待国际关系——理论立场与分析层次

每个人对国际关系的认识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他坚持哪种理论立场?其二,他从哪个分析层次观察和解释国际关系现象?

理论立场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英国学派

分析层次

体系

结构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

温和建构主义

世界体系论

国家

新古典现实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共和自由主义

依附理论

个人

古典现实主义

认知自由主义

外交决策理论

篇2:国际关系史总结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简介:1、欧洲“三十年战争”时间:1618-1648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体系上: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构成对法国的包围。新兴的瑞典与俄国对东欧霸权的争夺内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本质为教派冲突,表现为皇帝、天主教与新教诸侯的矛盾。直接原因:捷克人民起义导致皇帝的镇压。“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中世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内容:

1、欧洲“三十年战争”

时间:1618-1648

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

体系上: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构成对法国的包围。

新兴的瑞典与俄国对东欧霸权的争夺

内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本质为教派冲突,表现为皇帝、天主教与新教诸侯的矛盾。

直接原因:捷克人民起义导致皇帝的镇压。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所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国内部的战争演变为广泛国际战争。(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会及合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标志着由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真正开始。

2、遗产战争

路易十四在执政期间,推行法国的“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边界扩展至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及莱茵河,为此,发动多场战争。“遗产战争”是使用武力的尝试之一,是企图夺取西属尼德兰之战。1665年,西班牙国王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开始,法国节节胜利,荷兰为自保,与嫉妒法国过于强大的英、瑞结盟,联合干涉。1668年,法国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合约。法国退出法兰斯孔泰,但保留弗兰德斯边境设防城市12处。

3、北方战争

1700-1721年,实力逐渐强大的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战争历时21年,以俄瑞战争为主角开始,规模不断扩大,整个欧洲几乎都卷入其中,同盟分化组合多,外交活动复杂。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开始发展海上力量,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4、七年战争

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奥地利为夺回西里西亚展开积极外交活动,欧洲发生外交大改组,法奥、英普分别结盟。1756,腓特烈二世先发制人,奥迎战。爆发后迅即形成两个集团,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集团,双方发生了历时七年的混战,最后以1763年《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英法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成为日后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大量殖民地,也失去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5、波兰萨克森问题

维也纳会议上,俄皇提出,拿破仑占领波兰时成立的华沙大公国与俄占波兰领土合并,建立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为了补偿普、奥两国的损失,把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划归普鲁士,让奥地利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奥不愿普、俄强大,在此问题上坚决反对;英国希望维持欧洲均势亦反对普、俄的行动;法国站在英、奥一边,扬言均势原则和正统主义都不容许把萨克森让给普鲁士。最终,俄、普、奥各自妥协,瓜分了波兰。俄国得到了绝大部分;普鲁士得到了萨克森北部和莱茵河左岸。

6、神圣同盟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由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普、奥两国君主赞同,而后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加入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维护宗教和平、正义。实质是由封建贵族把持,维持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反动同盟。19世纪20年代,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7、四国同盟

1815年11月,英、俄、普、奥四国为保证

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付法国,根据英国的建议,签定《四国同盟条约》,缔结四国同盟。旨在维持欧洲均势的同盟。同样具有维持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性质。在内部冲突和外部革命的冲击下,于7年后的维罗约会议后瓦解。它规定定期举行会议,为以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欧洲协调”奠定基础。

8、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是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开始入侵,特别是沙俄的南下政策,于是在争夺其领土和属地的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称为“东方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两海峡(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的通行权问题上。其中,巴尔干半岛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矛盾重重,包括,奥斯曼帝国与列强间的矛盾,土耳其内部民族矛盾,以及列强之间因争夺土耳其而引起的矛盾,尤以沙俄与英法奥和英法间的矛盾最尖锐。具体表现为列强对希腊起义、两次土埃战争的干预,《伦敦条约》和《海峡公约》的签订,沙俄的扩张,俄土战争以及土耳其内部各民族反抗的民族解放运动。东方问题肇始于18世纪末,逐渐成为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主题之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9、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

因沙俄的扩张计划所导致的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为争夺土耳其权益,尤其是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是非正义侵略性质的。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保护权问题。1853年,在英法怂恿下,土对俄宣战,俄国在战争中失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这次战争使俄国失去了在欧洲的优势,英法加强了在地中海和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虽为战胜国,反被剥夺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并在经济上成为英法的附庸。

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维也纳体系也走到了尽头。

10、柏林会议

19世纪70年代东方问题发展,列强反对俄在《圣斯蒂法诺条约》中得到太多,俄奥矛盾激化。安德拉西征时提议召开讨论东方问题的柏林会议,英国要求将这项条约交给大会审阅。1787年6月13日,会议召开,与会国有德、英、俄、奥、法、意、土。最后协议是保加利亚被瓜分,这也是土耳其被瓜分的开始。俄国被迫让出战争所得的部分果实,英国趁火打劫,三皇同盟在会后解体。柏林会议是英、俄、奥在近东又一次权力再分配,使东方问题缓和,避免大国战争爆发,大国争斗却更明朗。德开始与别国秘密结盟,建立欧洲联盟体系,柏林开始成为国际事务的中心。

11、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

核心内容: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联手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

体现:

1、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3-1878

德奥俄

2、第二次三皇同盟(恢复)1881-1887

中立协定(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义务)

3、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2.5

4、德奥罗马尼亚三国同盟

1883.10

5、《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887.2-3

英意奥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1887.12

意义:维持近东现状,保护海峡;

德虽未参加,却通过意奥而间接实现与英的非同盟性联合,但有限。

6、《再保险条约》德俄

1887-1890

内容:反法

意义:防治法俄反德;三国同盟:奥不帮法,现在;俄不帮法——再保险)

12、三国同盟

1882年德、奥、意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矛头指向俄、法。德与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同盟随之瓦解。

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

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13、三国协约

因为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德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英德矛盾远较英法矛盾尖锐,德国操纵的三国同盟称霸欧洲的态势让法俄十分不安

,1893签订《法俄同盟条约》。为了对付德国,英国调整了战略布局,在欧洲大陆开始与法国接近,1904年两国签订《英法协定》。因为英俄矛盾失去了尖锐性,1906年两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三条约把英法俄联结成一个反德的军事联盟,三国协约的成立标志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国家间的外交失去了过去的灵活性,于是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14、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人员在当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成为一战导火线,也是奥塞矛盾冲突不断上升所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史的一个转折点。

15、威尔逊的“十四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造成战争的原因是传统的均势体系的不稳定性,于是他提出了十四点原则,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全面方案,着意体现“和平”、“自由”、“民主”,并把这些原则带到巴黎和会进行讨论。十四点原则的宗旨是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维持世界和平。其实际目的在于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加强和巩固美国在拉美的地位;谋取远东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流露出美国称霸的野心。十四点原则成为后来的国际联盟的宗旨,其纲领基本为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一个重要参考。十四点原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切实际的,威尔逊也为此被人们称为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者。

16、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其中建议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即国际联盟。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联盟约,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也标志了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会址设于瑞士日内瓦。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国际联盟宣告解散。是第一次国际(世界性)组织,形式上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创立,实际上由英法把持,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和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调查报告都说明其在侵略面前几乎完全不起作用,虚设;为联合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缺陷:不具有世界代表性(美德苏未参加)

表决机制不现实(全通过才通过)

制裁侵略是空话,裁军规定含糊,委任统治制度;

17、《四国条约》

因为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希望打破英、日同盟。英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议建立美、英、日同盟以代替英、日同盟,美国认为拉进法国可以增加美国在同盟中的地位,于是于1921年12月13日签订《四国条约》,提出相互尊重在太平洋的权利,十年,建立美、英、日、法四国同盟。

评价:调整了美英日在太平洋的关系,缓和了太平洋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英、法、日勾结妥协的产物,在形式上建立了反对苏俄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联盟。但是由于矛盾没有消除,这种妥协只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拆散英日同盟,美外交胜利;是实力外交的体现,美对日既遏制又合作。

18、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时间:1921-1922

主题: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结果:美英日法意,美外交胜利,英一强标准,日在太平洋有利地位

因为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形势的变化,各国疯狂进行海军军备竞赛。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军备条约》,五国按5:5:3:1.75:1.75的比例限制了海军舰艇吨位。在此条约中,英国的海上优势被打破,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吨位,外交胜利,日本得到了海军第二大国的地位,于是,英国在亚太地区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

评价:暂时解决海军实力的分配问题,不能真正缓和海上竞争与军备竞赛。

19、和平法令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17年11月8日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和平法令》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签订停战协议,结束战争。同时还阐述了苏维埃国家对和平和兼并的根本立场。宣布废除秘密外交,强调在国际关系中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对各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增强了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而斗争的决心,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苏维埃国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掀开了国关史上的新篇章。

20、《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和平法令》颁布后,苏维埃俄国建议所有交战国在各个战线停战,开始和平谈判,但协约国不理睬苏维埃政府的照会。苏俄不得不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与德国进行单独谈判,希望能够达成和平。德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希望单独媾和。德国在谈判僵持时进攻俄国。为了保卫革命果实,苏维埃与德国签订了非常苛刻的掠夺性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工业区。但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君主政体,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21、《拉巴洛条约》

1922年4月,热那亚会议上苏维埃代表团利用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德国代表团在热那亚郊区的拉巴洛签订。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维埃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在列强的反苏阵线中打开一个缺口,打破了外交的困境,是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为以后苏俄与各国进行经济交往打下了基础。同时,沉重的打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并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2、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利用它在赔偿委员会中的有利地位,以德国蓄意不履行供煤义务为由,伙同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垄断集团在英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抵抗”政策,政府号召矿山、企业、铁路运输部门的职工,对占领当局的各项措施进行抵制。德国工业产量迅速下降,整个经济陷入混乱,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条件恶化,工人运动高涨,革命运动处于一触即发之势,对法、德两国统治集团都造成了威胁。法国为占领这一地区支付了大量军费,而从鲁尔区运出的煤炭却不值军费的开支,经济上也遭到严重损失。而英美,担心经济崩溃和革命危机,要求尽快结束。在各国的干涉下,9月26日,法军撤离鲁尔区,危机结束。法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德宣布停止一切消极抵抗。两败俱伤。法丧失在德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英美获主动权。

23、道威斯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围绕德国赔偿问题列强一直斗争不休。特别是在1923年,爆发了“鲁尔危机”,将法德两国都陷入了危机之中。英美提议召开国际会议解决问题,法面对财政危机,以无法抗拒干预。1924年4月9日美国人道威斯领导评估团对德国经济进行评估后,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同年8月,通过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根据道威斯计划,大大削减了德国的赔款额,通过对赔款来源的规定将重担转嫁到人民身上,确定可从英美获得贷款。计划规定:法、比立即从鲁尔撤兵,德国财政经济应接受由美国人任职的赔偿事务总管的监督,取消原由法国人任主席的赔偿委员会的监督权。

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行,标志着法国政策的失败,同时也使英美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该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修改,标志着凡尔赛体系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已经开始动摇了。由于规定赔款数目逐年上升,但没有规定最高数目,由此造成了矛盾,1928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意义:1、德:利于恢复工农业,经济实力恢复,为重整军备打下基础;为进一步摆脱《凡》提供物质基础,垄断资本很快成为欧美劲敌,为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播下灾祸的种子。

2、法:丧失主导权,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政策失败

3、英:实际抑法扶德,目标均势

4、美:建立“贷款---赔款---还战债”的循环;打入欧洲经济;政治上对欧洲事务有较大发言权。

24、杨格计划

道威斯计划开始实施后不久,德国即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要求重新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年限,以减轻其赔偿负担,并要求取消外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撤退莱茵河西岸的外国占领军等。1929年,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审议道威斯计划”专家委员会,通过了新方案杨格计划。计划对德国的赔款做出了最高限制,且总额减少,赔偿期限分为两个阶段,分为无条件和有条件两种,逐渐取消货物抵交赔款的数量,以减轻来自德的商品竞争压力;取消财政监督,并规定从莱茵区撤退占领军。另外,由美英法意比五国各设一个国际清算银行,负责将得支付给四国的赔款及时划转给美国,偿还战债。1933年德国在支付国最后一批款项后停止了杨格计划。

意义:1、德又一次胜利(减少赔款,撤销财政监督)

2、从莱茵撤军,结束占领状态,为进一步摆脱《凡》创造条件。

3、美:通过对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进一步扩大其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25、《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德比法英意五国签订相互保证公约《莱茵保证公约》,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法国与波、捷签订相互保证条约,德加入国联,并任国联理事会的常任理事。暂时调整了西欧各国的关系,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公约对德波、德捷之间的边界不予保证,鼓励了德国向东扩张。西方沉浸于“以和解代替强制”、“洛迦诺精神”中,实际上是“绥靖先驱”,纵容德。希特勒上台后,1936年3月7日德军毁约开进莱茵非武装区。1939年4月,德国宣布废止《洛迦诺公约》。

意义:1、英:利用鲁尔危机以来法力量削弱的机会,扶德抑法,一定程度上实现军事外交。

2、法:扩大了它在中东欧的影响;丧失对德任意处置的能力,政治上同德完全平等;自身安全受别国保证,军队无法用军事手段。

3、德:是斯特莱斯曼“和平攻势”的具体成果;恢复政治大国地位,为进一步摆脱《凡》创造条件;加入国联,重整军备;《洛》经不起推敲,为德向东扩张埋下伏笔。

26、《非战公约》

起因:法:希望加强美法关系,使国联不瘫痪;对美债务有利条件;巩固法在欧洲日渐衰落的军事政治地位。

美:稳定欧洲局势,投资有利;多边条约,实现对欧洲以至世界的领导权

内容:1、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但战争不包括“国联制裁”和“自卫战争”

意义:1、各国有保留,说明帝国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不可能放弃用战争作为执行政策的工具。

2、目的:掩盖侵略和战争政策

3、一纸空文,虚伪和欺骗

4、严重缺陷:否定正义战争的合法性;没有制裁的具体措施。

5、仍不失为重要国际文件:宣布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工具,树立了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成为德日审判依据。

1928年-1933年,陆续由63个国家参加签订的“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条约,又称《百里安—凯洛格公约》,是在一战后,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存在缺陷,它没有从性质上划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这在实际上是否定了正义战争的合法性;同时,没明确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既不能解决任何国际纠纷,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树立了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27、绥靖政策

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目的是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历史根源:

1、英法衰落对安全战略所造成的限制与影响是根本原因。

2、和平主义思潮是社会根源。

3、均势格局的变化和不稳定的国际形势是其外交的外在因素。

4、英法政局不稳定是内部原因。

5、对苏联的敌视、猜疑以及祸水东引的愿望是重要原因。

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

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年

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

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

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

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28、慕尼黑阴谋

内容: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苏台德与捷南部同奥地利接壤地区割让给德国

意义:1、导火线

2、捷:丧失国土、人口、生产能力、国防工事遭破坏,第二年被吞并。

3、德:加强经济和军事能力,提高希特勒个人声望

4、英法:表面上避免了战争,相反,会议后,德就决定“清算捷”

5、苏:加深了对英法猜疑,考虑原来的集体安全政策,制定新政策。

希特勒对苏德台地区的领土要求导致了战争的可能,为了抑制这种可能,维持大国间的和平,英法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谋取和平,将祸水东引。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会晤,在没有捷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划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同时造成了苏联的不信任,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欧洲战争的爆发。

29、中立主义

在欧亚两周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以后,国际局势急剧紧张,战争危机日益加剧。美国的孤立主义势力利用了美国人民普遍反对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主义情绪,鼓吹美国不应卷入欧洲纠纷。因为经济危机尚未度过,多数美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经济的恢复、就业等切身问题,对国际事务不感兴趣。这些思想发展成为中立主义。

通过三个中立法案,禁止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搭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后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但实行“现购自运”原则。1941年

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中立主义表面上不干涉各国间的纠纷,但是在实际中纵容、支持、鼓舞了法西斯侵略者,起到了和绥靖政策相同的作用。

30、东方公约

1934年2月就职的法国外交部长巴都主张借助苏联的力量抑制德国,建议建立一系列欧洲国家共同对付侵略的互助体系。这一建议得到了苏联的支持。1934年5月举行的法苏会谈中,巴都建议订立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东方洛加诺公约》,作为1925年《洛加诺公约》的补充;法国将对《东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苏联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

德国反对这一公约,波兰也拒绝加入,1934年巴都被德策划刺杀,目的为阻止公约实现,阻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东方洛加诺公约》随即搁置。1935年法俄签订《法苏互助条约》。同年,苏捷签订《苏捷互助条约》。

31、“东方战线”

苏联在意识到集体安全机制构成的不可能后,只有通过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安全。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于是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其秘密约定中对东欧进行了瓜分。之后,苏联吞并了波兰的一部分、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等国,在其与德国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称为“东方战线”。

32、《租借法案》

法西斯在世界的侵略导致美国逐渐放弃中立主义。在新中立法案中,美国规定可以由各国现金支付,自己负责运输的方式购买武器,这是对海运发达的英国的有力支持。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英国的外汇储备逐渐枯竭,使得其无力购买武器。于是美国又在1941年颁布《租借法案》,规定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租借法案》首先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防线置在美洲以外,推动经济繁荣,干预受援国),其次是美国走向参战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同时,是对反法西斯各国的有力支持,保障了各国的斗争。

3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日本在亚太地区面临选择:北进攻苏,南进攻东南亚,还是西进攻美。考虑到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和美国在此地区的实力,日本决定主动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证其在东南亚的扩张。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的珍珠港实施突袭,以极小的损失获得了极大的战果。随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34、诺曼底登陆

苏联提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达成协议。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海滩登陆,突破希特勒的“大西洋堡垒”,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次代号“霸王行动”的计划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虽然为时稍晚,并含有争夺欧洲地盘的帝国主义意图,但迫使德国在两线作战,极大的鼓舞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斗争,加速了战争的胜利。

篇3:2020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

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思想汇报,入党,党员,体现

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 本文简介: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1]思想汇报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供大家参考!!敬爱的党组织:作为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中不可能闭门造车,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要求都使得我们必须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而国家利益在国际交往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 本文内容:

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1]

思想汇报20XX年5月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在国际关系中体现党员价值,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中不可能闭门造车,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要求都使得我们必须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而国家利益在国际交往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保护自己的利益,获得应得的利益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义务,责任,也是他的任务。而作为我党的一员这个重担同样也压在每一个党员是身上。

我们可以从中美关系史中看到党员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对于属于相对阵营,拥有世界最多人口,众多资源的中国,他采取了封锁,威胁,拒绝交往等等措施,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但中国共产党顶住了来自各界的压力,对于的美帝国主义的各种反动措施给以强烈的回击,在外交是美国进行封锁,那么中国就在第二天就与苏联建交,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与众多第三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在军事上,一方面美国通过核武器进行核威慑,另一方面集结联合国军妄图通过占领朝鲜来实现对中国边界的威胁,但这一切都被中国共产党所识破,对于核威慑,中国集中高级科学家进行核试验,最终使用世界最短的时间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对于美国进攻朝鲜,中国发起了抗美援朝的战役,在武器差异大,运输工具极端落后的条件下,在正确的领导和人民解放军前仆后继的英勇作战中,终于破灭了美帝国主义的企图;而这之中凸显出了一系列的党员值得我们去学习:彭德怀的正确指挥,黄继光的不顾一切,邱少云的为站牺牲;邓稼先的默默无闻,钱三强的学识渊博等等。

到了六七十年代,中美双方有了改善关系的意愿,从而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显示改善关系的愿望。1969年7月21日,美国宣布放宽公民到中国旅行和美国人购买中国货物的限制;同年7月24日,中国释放了不久前因故非法越境的两名美国人,表示回应。从此开始,两国就不断的试探合作的可能性。在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部分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并且美国第七舰队开始减少在台湾海峡的巡逻活动,希望能够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不断试探,使得双方的态度越来越明朗。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到尼克松的公开访华,1972年中国与美国联合公布的《中美联合公报》,这些都为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也使得双方消除了部份的分歧,达成了共同的协议,在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中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并且积极努力的共产党员就是中国外交部前大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

到了新时期,中美两国之间唯有合作,别无选择。加强合作将带来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共赢。推进合作,应该成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旋律。这是因为首先,中美合作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的历程,不难看到:中美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彼此关系的基调更加积极。政治上,两国不再相互敌对,而是积极谋求战略合作。经贸上,两国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双方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军事上,两国不再是战场的对手,两军已在许多领域开展务实交流。盖茨国防部长近日成功访华,促进了两军关系发展。

中美超越分歧、相互借鉴的意愿不断上升。双方在政治、经济、贸易、农业、科技等广泛领域,签署了几十个合作协议。两国每年派出数百个不同级别的官方代表团互访。两国互派留学生每年达10万人左右,双向交流更加明显。美方4年送10万学生留学中国的计划稳步推进;未来4年,中方也将派遣万名公费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中美交流合作的渠道持续拓宽。双方建立起涵盖政府各部门、立法机构、政党高层等60多个合作机制。中美地方和民间交往蓬勃发展,日益成为推动两国关系的生力军;双方结成36对友好省州、161对姊妹友城。赴对方国家旅游成为时尚,往返中美的旅游者每年超过300万人次。

其次,中美合作的现实步伐不可阻挡。奥巴马总统就职后,中美关系自冷战后第一次打破怪圈,迅速实现平稳过渡。在过去两年内,中美元首已七次会晤,两国政府首脑、立法机构领导人也成功实现互访或会晤,两国高层往来的密度、广度和深度都创造了新记录。双方在原有的中美战略对话、战略经济对话基础上,建立起更高层级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已经成功举行了两轮对话。

在两国元首特别代表主持下,双方4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讨论事关两国关系、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广泛议题,

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两国经贸合作大大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XX年贸易额有望超过3800亿美元,稳步迈向4000亿美元。双边其他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保持了不断推进、拓展的积极势头。第三,中美合作与亚太振兴之路相辅相成。

>

那么新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共产党员如何去体现一个党员的价值呢?我觉得首先党员一定要有党员素质,这个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外交道德素质等,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才具备了一定的“武器”,可以在将来的外交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其次是掌握事实国际动态信息,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手,才能为自己的出击做好准备。

汇报人:

    以上《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10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