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日期:2021-01-0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践,报告

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本文简介:三峡之队实践报告一.基本情况三峡之队一行五人(刘昱恒,李钊,蒋东,孙志远,薛超)于8月31日至9月4日在宜昌三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主题为调查宜昌周边地质特征。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二.主要内容1.活动内容:我团全体成员于8月30日抵达实践接收地宜昌地矿所,8月31日早登上开往三峡的

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本文内容:

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三峡之队一行五人(刘昱恒,李钊,蒋东,孙志远,薛超)于8月31日至9月4日在宜昌三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主题为调查宜昌周边地质特征。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二.

主要内容

1.活动内容:

我团全体成员于8月30日抵达实践接收地宜昌地矿所,8月31日早登上开往三峡的游轮,中午时分我们抵达葛洲坝船闸。随后通过船闸。在次过程中,我们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到了葛洲坝船闸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长江水运的积极意义。随后我们一行抵达三峡人家风景区,在欣赏了三峡人家秀丽风光的同时,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人情。下午3点我们乘车抵达坛子岭,我们首先观看了三峡大坝的模型,通过观看模型以及听讲解,对三峡大坝的构造及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参观完模型,我们登上了坛子岭,远眺三峡大坝,我们无不被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下午5时,我们来到了三峡大坝截流纪念园,园内陈列着建设三峡大坝时所使用的亚洲最大的铲车和翻斗车,还有大量截流使用的立方锥,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由三峡大坝建设时未用完材料所制作的艺术品。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逐步了解到建设三峡大坝的艰辛以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9月1日早5点船抵达巫峡,我们便登上船甲板欣赏两岸险峻风光,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两岸的山崖上有许多溶洞。上午9时我们到达了小三峡,在游览了小三峡之后我们来到了重庆奉节白帝城。白帝城为人文旅游胜地,在那里我们既领略了杜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又领略了诸葛孔明的“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在这两位先贤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下,我们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9月2日,我们来到九畹溪。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问天地缝的险峻风光。随后,我们还观赏到由当地人表演的歌舞剧《屈原颂》。在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中,我们回顾了屈原那坎坷不屈的一生,深切感受到他那颗忠贞爱国的心。当天下午我们乘车回到宜昌市地质矿产所,在专业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龙化石博物馆。通过专业人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了解了海生爬行动物进化演变史。9月3号,我们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宜昌市点军区考察那里的地质构造及特点。在磨基山我们观察到此处的地质特点,发现容易发生滑坡。当天下午1点,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宜昌烈士陵园,瞻仰了宜昌烈士纪念碑,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3点,接受单位宜昌地矿所安排了几位教授给我们生动地上了一堂关于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以及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听完讲座我们为我们是地大学子感到骄傲和自豪!9月4日,在圆满完成所有预定的实践任务后,我们开始对本次实践进行总结

2.实践成果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下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下的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碳酸岩分布面积约达130万km2,喀斯特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区,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比如著名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就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

3.地质灾害成因及预防

自然科学界的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主要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介绍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相关知识

〖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至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1、一般常用监测方法: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监测次数和时间

旱季每15天监测一次。雨季(4—9月)每5天监测一次(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如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在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如每天1次或多次,甚至昼夜安排专人监测。

地质灾害的及时报告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组织接到报告,应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200Km。

三峡地区地势陡峭,多高峰深槽峡谷,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是旅游的好地方,但这青山绿水却常常隐藏有“案犯”——地质灾害,

时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自然和人为作用导致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并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的灾害事件。

地质灾害有很多种,它的发生是人类活动、自然活动在地下能量的积累的爆发。

三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

形象的称之为“走山”、“地滑”。山体发生滑动后,形成滑动后壁、台阶、垅状前缘等特殊的滑坡地貌,外表看去很象一只倒扣过来的贝壳。

一旦山体发生滑动,坐落在山体上的建筑物和山下的村庄、工厂将尽数被毁,造成“移山湮谷”、“地移村掩”的景象。例如巴东城关滑坡,

该滑坡唐贵智先生在1986年夏考察长江三峡环境地质时发现险情,并曾向当地政府反映,可惜未引起重视。1991年8月6日突降暴雨,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亮起一道耀眼的闪光,大量碎石、泥块带着刺耳的呼啸声,迅速从500—600m的山上滑泻,分12股直奔巴东城东街,

死亡数人,损失数千万元。所以我们在大兴基建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我们脚下的土地,让专家看看它是否稳定,也就是地质人员常说的地质灾害评估。

三峡地区另一个主要的地质灾害就是崩塌,俗称“石头开花”。

它是原有的岩体在自然界的各种风化作用和人为的开山、爆破等作用下,造成的岩石开裂,坠落。大的崩塌所造成的危害并不比滑坡轻,

发生于1980年6月3日凌晨的盐池河崩塌是三峡地区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惨剧,3日凌晨5时左右,一大块岩体从高850m的鹰咀崖突然崩塌,

把一座办公大楼砸的粉碎,整个矿物局夷为瓦砾,造成285人全部丧生。

在三峡库区内的滑坡、崩塌不仅仅对建在滑坡体的建筑物有威胁,崩滑体从山上高速冲下,有很大的冲击波,会激起涌浪。

大的涌浪会越过大坝,引发洪水,对下游的城镇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1959

年失事的法国马尔帕塞大坝,失事后库内洪水汹涌奔向下游,下游水位瞬时间上涨了7—15米、宽约1公路的巨流,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下游冲去,历时达45分钟,坝下游10公里的弗雷茹斯城沦为废墟,396人死亡,约2000户人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物质损失达5000万美元。

三峡水库蓄水后将淹没现有陆地面积632平方千米。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4个县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溪等

15个区、县(市)总人口达100多万人,

为了更好的安顿这些人口,就必须重新寻找住址,以避开具有水安全隐患的地区。在移民区的选址时也要注意地质灾害问题。许多旧的县城被淹,需要找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县城。把新县城建立在一大片不稳定的滑坡体上,

很是不可取,轻则浪费国家钱财,重则引发滑坡造成灾难性事故。

主要体会

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本次实践我们在啊出团之前做了详细的安全备案,到达实践地后,我们及时与接收单位联系,接受了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学校和接收单位时刻保持联系,最终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我们认为在一切实践活动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要善于与他人沟通。本次实践我团有一名团员与其他团员并不熟悉,但他积极和其他团员沟通交流,相互帮助,渐渐地,大家的感情更加亲密了,并成为了可以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当地居民和导游进行沟通,获得了大量对实践由帮助的信息。我们还认识到沟通需要相互尊重,在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中,充分尊重其风俗习惯。

要注重书本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能只注重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思考怎么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在学校积累的社会知识最终要到社会上去接受考验。而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就能让我们进入社会后少走一些弯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只有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团队协作。社会实践涉及到多个方面,由很多问题要考虑,解决。即使一个人多么能干,他也不能面面俱到,将所有的细节考虑到。所以这时侯就得看团员的协同工作的能力了。只有把握各个团员自身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和才能,在队长的协调下齐心合力,才能更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且当我们步入社会,合作也是我们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在学生时代就掌握了此项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

我国地质事业的现状与前景。我们作为地质院校的学生,理所应当对我国的地质事业有所理解。这次实践中,我们通过宜昌地矿所相关的专家的座谈,对我国的地质事业有了初步的理解。地质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需要资源的保障,而只有大力发展地质事业才能保障我国发展所需资源的供给。地质工作者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实践团成员:刘昱恒

薛超

孙志远

李钊

蒋东

日期:2009年9月5日

篇2:三峡大坝认识实习报告

三峡大坝认识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三峡大坝,实习报告

三峡大坝认识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水利枢纽认识实习报告系别: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3)班姓名:肖新熙年级:2014级学号:2014010183指导教师:蔡高堂二零一五年十月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峡大坝认识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水利枢纽认识实习报告

别: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3)班

名:

肖新熙

级:

2014级

号:

2014010183

指导教师:

蔡高堂

二零一五年十月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

2、实习任务:

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

3、实习时间安排:

十月9号下午开实习动员大会,10月10号~10月16号到三峡大坝实习,10月11号下午清华大学毕业资深老教师给我们开讲座,

10月12号上午老师开水工建筑物讲座,下午去清江隔河岩参观。10月13号上午到葛电宾馆听讲座并参观了葛洲坝。10月14号上午参观了三峡大坝。

4、实习地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水利枢纽区域。

二、实习内容:

2.1三峡水利工程

2.1.1工程概况

三峡水电站,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国水利专家智慧结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呢?原因有二:(1)工程规模巨大。(2)工程效果显著。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施工非常困难:从开始规划,建设,实施前后历经100多年。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大坝工程。如有谁破坏三峡航运,将写入共产党党史。每年有一万万水流入大海,为何不利用?三峡大坝是中国十大旅游区之一。5A级风景名胜区。整个工程综合效益高,下游水少。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装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俯瞰三峡工程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5倍于葛洲坝,10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3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2.1.2三峡大坝位置

位于宜昌市,平常坐车40多分钟到达。位置特殊很难代替。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大坝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

在坛子岭可以远眺大坝,俯瞰长江。泄洪观景区则是波澜壮阔、雷霆万钧。而在185米水位线观景区,大坝上游的高峡平湖与下游滔滔江水所形成鲜明的反差。截流纪念园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及其他节目表演,同时也是景区内部交通的中心。损失远超过黄河,但决口比黄河少。

2.1.3

三峡主要建筑物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

大坝

大坝的形式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81

米,轴线全长

2309.47

米。

(2)

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的型式为坝后式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

18200

兆瓦,单机容量为

700

瓦。

(3)

通航建筑物

三峡的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其中双线五级船闸的闸室有效尺寸

280×34×5,过闸的船队吨位为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为

5000

万吨,

三峡垂直升船机的型式为单线单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米)

120×18×3.5

,最

大过船吨位

3000

吨级客货轮。

2.1.4葛洲坝

为什么修了三峡还要修葛洲坝呢?原因:葛洲坝是三峡水利枢纽解决下游航运问题的反调节水库。距离三峡大坝38公里。施工30年。选坝70~80年。

2.1.5工程特点

(1)工程规模大:

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船闸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称世界之最。最大一级落差36米。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船闸世界纪录。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也只有68米,永久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闸门。三分之二的人字门高38.5米,宽20米,厚3米,重达85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其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技术要求非常之严格,焊接,无缝,不漏水。

(2)经济效益高:具有防空,发电,航运,灌溉多方面综合效益。是南水北调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关键。

2.1.6技术复杂

技术问题1:大江截流。挖导流明渠。施工人员一万,挖了两年。(前后4年)。截得水流占宜昌三分之一以上。两大难点:(1)水深。超过60米。两大土坝,高。(2)地质条件复杂。坝址有淤泥,不好开挖,人工水下开挖太过复杂。三峡大江截流时河床最大水深60米,截流水深居世界首位,三峡工程创造出“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深水截流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承担保护二期大坝浇筑重任的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米,设计拦洪量20亿立方米,工程建设要求这道在长江深水中建起的围堰“滴水不漏”.在二期围堰施工中,三峡建设者在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道围堰已经受10多次长江洪峰冲击,圆满完成了保护二期大坝浇筑的重任。

技术问题2:

高边坡稳定。

世界上最大的双线5级船闸——三峡永久船闸是从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整体开挖出来的,它的直立边坡最高达175米.在开挖过程中,三峡建设者利用预应力锚索、高强锚杆、喷砼支护、光面预裂爆破等新工艺、新技术,使陡峭的岩体开挖出来如刀切豆腐一般,岩体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船闸已基本建成并进入调试。地应力释放问题已解决。软方法:混凝土加入泡沫塑料。三峡大坝利用此技术高边坡每年变位不超过0.5mm,是一个基本不动的状态。

技术问题3:

高强度浇筑混凝土。为保证三峡大坝混凝土高强度高质量施工,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设备进行了反复的论证。三峡建设者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优化资源配置,选定以塔带机为主,辅以高架门机、塔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从传统常规的吊罐浇筑改变为混凝土一条龙连续生产工艺。该浇筑系统由各混凝土拌和楼通过皮带机将混凝土输送到塔带机直接入仓浇筑,集混凝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于一体。配置5大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2500立方米。为实现砂石料的优质快速生产和供应,采用国际先进的成套生产加工设备。并充分利用基坑开挖料等,采用冲击式破碎制砂机、拌磨机、筛分及回收石粉联合制砂新工艺,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快速施工的需求。塔带机具有连续浇筑、生产率高、适应混凝土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三峡工程左岸厂坝部位布置6台塔带机,单台平均生产率为每小时100立方米左右,高峰可达200立方米。单台平均浇筑月强度3~4万立方米,高峰可达5万立方米。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很细,三峡混凝土总量2790万方。浇筑的混凝土连续三年打破世界纪录。在2000年混凝土浇筑达到了548万方。

4.温度控制

三峡左岸大坝柱状块尺寸大,基础温差标准高,加上坝区气温骤降骤升频繁,混凝土表面防裂难度大,温控措施要求严格。为此,三峡工程在广泛分析国内外工程已采取单项或多项温控措施现状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高标准、大容量的综合温控技术。采用了从选择优质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出机口和浇筑温度、通水冷却、表面保温和流水养护等一整套温控措施。尤其是高温季节,塔带机快速高强度浇筑坝体约束区混凝土,这一整套温控技术在国内外水电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采用,确保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截止2003年9月底,根据埋设在大坝各部位的6252支各类监测仪器观测结果表明:大坝基础变形小于1毫米,基础渗流量为904升/分,仅为设计量的1/10;大坝水平位移和应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大坝质量优良。

5.无缝坝——三峡工程创造的世界奇迹

三峡是重力坝,坝型比较安全,主要问题不是强度。强度低没关系,主要的是重量。强度比房屋都低,基本没有钢筋。最大问题是裂缝,葛洲坝含有裂缝2000多条(已被修复)。没有大坝是不出裂缝的,无缝坝只是一个指标。

裂缝分四等级:

一级:≤0.2mm。表面暴晒的结果。水蒸发快。

二级:0.2~0.3mm。不影响安全。

三级:危害性裂缝。0.3~0.5mm。(无缝坝标准)

四级:>0.5mm。

裂缝不可怕,关键是及时检查,及时处理。

6.裂缝处理主要措施:

(1)两次风吹:三峡工程低温混凝土生产系统是世界上已建及在建工程中规模最大、温控要求最严的混凝土生产系统。要求夏季生产出机口温度为7℃的低温混凝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720立方米,设计夏季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为44万立方米。针对三峡工程的特殊性及混凝土预冷工艺的要求,经反复试验后首次采用了二次风冷骨料技术。

7℃低温混凝土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为:利用地面二次筛分所设骨料调节仓作冷却仓,进行第一次风冷粗骨料,使用0℃~-5℃冷风,将粗骨料由28℃左右冷却到8℃~10℃。再通过拌和楼料仓进行第二次风冷,使用-13℃~-17℃冷风,将粗骨料冷却到0℃~-6℃,最后每方混凝土再加40~50公斤片冰或低温水拌和混凝土。二次风冷骨料技术的创新点,是地面骨料风冷替代常规的水冷骨料工艺,与高效冷风机及其相应的送配风装置组成冷风闭式循环系统,用以连续冷却骨料。

(2)两渗一滴:为满足三峡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特殊要求,在大量试验后选用非碱活性花岗岩人工骨料,并严格限制水泥熟料中碱含量(小于0.5%),要求混凝土中总碱量小于或等于每立方米2.5公斤;在混凝土中掺用Ⅰ级粉煤灰。由于Ⅰ级粉煤灰微珠含量高,可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并可抑制碱活性反应,节省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和干缩。选用品质优良的高效减水剂,通过与Ⅰ级粉煤灰联合掺用,使花岗岩人工骨料配制的4级配混凝土用水量由每立方米110公斤减少至90公斤左右。采用缩小水胶比增加粉煤灰掺量的技术路线,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有补偿收缩性能的525#中热大坝水泥,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风险。

2.1.7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

(1)防洪效益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2)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千瓦时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峡地下电站布置于枢纽右岸,利用弃水发电,可以提高工程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地下电站6台机组投产后,加上大坝左、右电站26台机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250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达1000亿千瓦时。

三峡输电系统工程是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总投资348。59亿元。线路总长度6519千米,跨越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60多个县级行政区,被誉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至2010年底,三峡输电工程已累计安全送出电量4492。3亿千瓦时,相当于1。626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到2011年3月,历时近20年论证和建设的三峡电站输电线路工程全部完工。

(3)航运效益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主要用于为大型客轮提供一个“电梯式过坝“的快速通道,将成为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楼梯式过坝“的有效补充,大大提高船舶过坝效率。

(4)南水北调

中国年占水量2000方,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六分之一。长江以北占水量6.5%,长江入海流量96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成为必然。南水北调三条线可调水量大,一年可调430亿,主要是中线的丹江口水库调往汉江。

(5)湖水补充

春季补充。加大下游流量,泄水下游城市给水。下游广大灌溉系统给水。每年乡下泼水100~200亿。

(6)养鱼

水库可以养鱼400亿条。

2.1.8三峡工程带来的问题

(

1

)

移民

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

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

129

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

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

113

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

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

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

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

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经有大约

14

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为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在

1980

年代中期曾筹备设立三峡省予以统筹管理,但后来考

虑到该地区较为贫困,新成立的省恐难以实现经济自立,并且湖北省抵制情绪严重,

方案最终只得作罢。到了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后,为促进占库区移民总数

85%的重庆市

在移民问题上的积极性和主导性,中央政府决定推动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并在

1997

3

14

日由全国人大以

88%的赞成票通过。

重庆直辖市于当年

6

14

日正式成立,

包括了原四川省的重庆、万州、涪陵和黔江四个地区的范围,因此它虽然被称为市,

但实质上更接近于省。

(

2

)

泥沙淤积和水位问题

由于有三门峡水电站的前车之鉴,

因此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技术讨论的重中

之重。据测算,长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

1.2

千克左右,每年通过坝址的沙量在

5

亿吨以上。在三峡工程未建前,这些泥沙大量淤积在曲折的荆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

位,并危胁到整个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当三峡水库形成后,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

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不过乐观者认为,长江的含沙量有季节性差异,

7

汛期江水中的含沙比例比枯水期来得大,

因此三峡水电站可以采用“蓄清排浑”的方

法来应对,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便可以减

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这种方式与目前水电站的一般运行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不用

过于担心三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他们认为在三峡蓄水的初期,排沙比例只有

30%至

40%,将发生轻度淤积,但主要是填充死库容,影响不大,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

排沙比例会逐渐提高,在

80

100

年后,将基本达到平衡,不再出现新的淤积,旧

有淤积也可以通过由临时船闸改建的泄沙通道和加强疏浚等方法清理。

那时水库将依

然保持

90%左右的库容,不会对发电、航运以及沿岸城镇尤其是重庆造成大的不良影

响,而且随着长江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将缓慢下

降。

但是工程的反对者认为,长江上游河流所携裹的除了泥沙,还有颗粒较大的鹅卵石,在三峡大坝筑起后将极难排出,会造成堵塞,并向上游延伸,进而影

响重庆。此后在

2002

10

月,国务院批准由三峡总公司承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上

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四座巨型水电站,其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

担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减缓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速度,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们对三

峡泥沙问题的担忧。

与泥沙淤积问题同样极具争议的,还有水位问题。在三峡蓄水至

135

米后,有人

发现从大坝到库尾之间的水位落差多达

34.7

米,

远远超过了工程论证报告认为的

0.4

米,因此担忧重庆可能会在三峡完全蓄水后被淹没。不过三峡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对

此解释,论证报告中计算的是满蓄水后的情况,而现在的库尾水位其实是天然水位,

它和大坝水位目前存在着巨大落差并不令人意外。

(

3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争议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

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

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

重大变化。

库区人们对三峡工程影响环境的最大担忧来自于水库的污染。

目前三峡两岸城镇

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

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

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

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污水处理

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决污染问题,如果发现污染过于严重,也可能会采取大坝增加

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认为,

当时论证坝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地质条件,三-{斗}-坪附近的岩体比

8

较完整,断裂少,历史上也极少发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发生破坏剧烈的强震。

三-{斗}-坪的上游地区,地质条件主要是碳酸盐岩,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但烈度

估计最高也不会超过

6

级,而三峡的主要建筑物都是按照防

7

级地震烈度来设计的。

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

频率会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的反对者们则质

疑论证过程只考虑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

三峡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

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三峡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

水流向和冲积程度,甚至可能会对东海产生一些影响,并进而改变全球的环境。但是

考虑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长江在三峡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还有湘江、汉江、赣

江等多条重要支流的水量汇入,因此估计不会对全球海洋和气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

响。而且环境的变化是由多种可变因素交织形成的,极其复杂,所以也无法确定三峡

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明细程度。

除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三峡工程也会对环境产生有益的作用。

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将会代替大批火电机组,使每年的煤炭消

耗减少

5000

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间接实现了环保。

(4)诱发地震

三峡250公里内发生地震将影响大坝强度。大坝按7度校核。超过5.2度将影响大坝稳定。三峡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三峡诱发地震总计约为4487次。其中超过3.0级的只有7次。诱发地震将诱发滑坡。

三、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去宜昌三峡大坝的实习,让我们跳出了书本,跳出了理论知识,让我们对三峡大坝有了一个全新的,直观的认识。对大坝的整体构造,各建筑物的功用及布置,技术要求规范,发电站的各类设备,大坝周边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虽然来时非常辛苦,坐大巴火车大巴一整天的时间,但通过这次实习,我感觉收获满满。站在坝顶之上,大坝气势磅礴,长江之水踩在自己脚下,雄伟的三峡有波澜壮阔之美。水天相接,坝顶微风袭来,泱泱大国尽显其独特魅力。这让我感到我学这个专业是多么的荣幸。当然也知道要建造一个大坝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大。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危。自己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利水电建造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

篇3: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

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 本文关键词:景区,重庆,智慧,方案,旅游

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 本文简介: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二大旅游客源国,这预示着我国旅游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

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 本文内容:

重庆长江三峡景区智慧旅游初步方案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二大旅游客源国,这预示着我国旅游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旅游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景区提出了从以下四个要求:

1、实现旅游业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保证大规模的观光旅游的安全性和服务品质的保障;

2、实现旅游业的服务信息化和个性化,使散客在旅游中能够轻松得到各种旅游资讯,无障碍性的获得其它旅游资源;

3、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门户,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建立统一的旅游诚信、监管、交易和宣传的区域旅游平台;

4、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旅游预警系统,对旅游生态信息变化及时跟踪和处理,公布相关的旅游预警信息。

重庆长江三峡景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壮美、蕴藏商机,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义乌市创意园(以下简称研发中心)与大唐电信合作,在整合景区的资源和地域优势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成为三峡景区实现旅游信息化的突破口。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智慧旅游”实现了景区智能化的目标,本方案的整体构思是“以人为中心”,研发中心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初步建构了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

1、开始位置服务----导航。

本次方案中将位置服务(LBS)加入旅游信息中,让旅游者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当GPS确定位置后,最新信息将通过互联网主动地弹出,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制、限行、停车场及车位状况等等。

2、初步了解周边信息----导游。

在游览者确定了位置的同时,在网页上和地图上会主动显示周边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等的位置和大概信息。

3、深入了解周边信息----导览。

导览相当于一个导游员。在旅游者点击感兴趣的对象后就可以获得关于兴趣点的位置、文字、图片、视频、使用者的评价等信息,供旅游者决定是否需要它。同时,导览功能还将建设一个虚拟旅行模块,只要提交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即可获得最佳路线建议,推荐景点和酒店,提供沿途主要的景点、酒店、车站等资料。

4、等着享受----导购。

在导购环节中,研发中心充分以自身优势为基础,为三峡景区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重新定义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景区和旅游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使“自助旅游”成为现实,为游客带来最大的便利。

首先,导购的便利性体现在旅游者出发前。经过全面而深入的在线了解和分析,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那么可以直接在线预订(客房/票务)。只需在网页上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旁点击“预订”按纽,即可进入预订模块,预订不同档次和数量的该对象。

其次,导购的便利性还体现在游览结束后的物品购买方面。我们知道,近年来旅游购物已经成为了拉动旅游快速增长的平衡点。导购不仅体现在游客出发前的预定方面,在结束旅行,购买当地特色产品方面,导购的功能也不可或缺。游客只需在网页上点击心仪的特色产品,就可进入购买页面,强大的物流体系将成为“一站式购物”的保障,为游客免除了传统旅游购物的繁琐和劳苦,轻松旅游成为现实。

除此之外,三峡景区还可以与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展开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组建“旅游商品研发项目组”。

研发中心整合了国内从事旅游商品研发的专业人才资源,在旅游文化研究策划,旅游商品研发、设计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为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而中心入驻企业义乌市云川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十余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以及义乌市强大的生产加工型企业集群叠加效应,为旅游商品的开发、项目的市场运作、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次方案中,我们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形成“强强联手、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成立“重庆三峡景区旅游商品开发项目组”。研发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义乌市云川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验实力,为长江三峡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方面出谋划策,摒弃粗制滥造的现象,打破我国旅游景区纪念品同质化、无新意的怪圈,充分融入景区地域特色、文化理念的纪念品必将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2、设置旅游商品“采购点”。

研发中心背靠义乌国际大市场,小商品玲琅满目、种类繁多,每天来此采购的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在本方案中,研发中心将充分发挥义乌小商品的魅力,在电子商务的强大网络平台上,使义乌市场中的各色小商品将成为“旅游购物”页面的亮点,“30%的景区特色旅游纪念品+70%的义乌小商品”,这样丰富多样的选择必将激发游客的购物欲。重庆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可以抓住商机,在义乌设置“旅游商品采购点”,将义乌市场中别具匠心的旅游商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源源不断的展示在游客的眼前,在提升网站人气的同时拉动消费,为景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2011年7月15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本方案正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三峡景区的“智慧旅游”是景区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必将为景区掀起新的旅游高峰,并取得良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应。

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

义乌市创意园

2012年8月23日

    以上《三峡之队实践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三峡之队实践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三峡之队实践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