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本文关键词:现代农业,考察报告,学习
学习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本文简介:遂府准008号关于赴岳池县学习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为加快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搞好农产品营销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崔保华书记的指示,7月21日,刘兵副市长带领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蔬菜办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区(县)分管领导到广安市岳池县就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参观了岳池县特色
学习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本文内容:
遂府准008号
关于赴岳池县学习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为加快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搞好农产品营销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崔保华书记的指示,7月21日,刘兵副市长带领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蔬菜办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区(县)分管领导到广安市岳池县就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参观了岳池县特色效益农业之一的辰农合作社西瓜生产基地、岳池县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听取了杨光彦县长对岳池县发展蔬菜产业的情况介绍;与广安市、岳池县相关领导及农业部门负责人、蔬菜基地乡镇干部和合作社负责人等就发展现代农业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考察学习,让我们看到了广安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的发展氛围和专业大户苦干实干、富而思进的创业精神;对蔬菜、水果等产业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龙头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实地参观学习,使大家领略了岳池县在创新开发模式、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体制机制方面领跑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头;在感受岳池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我们在比较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对我们的思想触动很大。通过学习考察,开拓了眼界,启发了思维,收获很多。
一、基本情况
岳池县九龙镇3800亩西瓜基地是辰农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两年前,浙江业主在当地租地200余亩种植西瓜,他们采取了用西葫芦瓜作砧木,用早佳8424西瓜作接穗的嫁接换根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西瓜连作易普遍感染土传病害枯萎病的问题,此技术的运用减少了西瓜业主每年因轮换土地多开支3000余元的搬迁费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更主要是节省了反复租地、退地所花费的大量精力,使昔日的游击队在此安营扎寨。岳池县充分利用浙江西瓜业主们在重庆盘溪市场、菜园坝市场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这一优势,组建了辰农西瓜合作社,短短两年多时间,该合作社已发展浙江商户48户、当地农民67户入社,现已辐射全县建立5个基地30个村共3万亩西瓜基地。
2007年,岳池县委、县政府引导群众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615万元,发展社员1148人,已建成工厂化育苗基地、食用菌制种及加工基地、43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始终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辐射带动农户3632户,年产蔬菜1.2万吨、销售收入2403万元,户均增收2807元,充分发挥了农村专合组织连接农户与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岳池县紧紧围绕“打造重庆、南充、广安蔬菜配送中心和实现岳池蔬菜品牌化、绿色化、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彰显特色”为原则,着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流通经营管理机制,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抓规划,政府着力打造产业带。按照岳池县现代农业发展“一园三带四片”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沿路开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主要以朝阳、乔家、九龙、白庙、龙孔、坪滩、同兴等乡镇为重点,着力打造设施蔬菜产业带;以坪滩、龙孔、白庙等乡镇为重点,以坪滩成富海椒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着力打造优质海椒产业带;以九龙、石垭、花园、白庙等乡镇为核心,着力打造以优质食用菌为主的白色农业产业带。
(二)抓发展,专合组织扛起致富大旗。
1.推行“三安”模式,创新机制增效
(1)创新开发模式,能手领跑现代农业。合作社采取统一从农户手中承租土地、投资建好大棚和园区再返租本地农业能手开发的方式,依靠能手带头,带动本地村民致富,培养永不离村的业主,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土地分散、发展规模产业难;农户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返乡农民工缺技术、发展设施产业难等问题。
(2)创新服务体系,“四统一”服务培育产业。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品牌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既能使社员按标准化生产保障蔬菜品质,又解除了社员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3)建立联结机制,搭桥引路促进产销。合作社一头联市场,将社员生产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给广安、南充的4000户市民,与重庆、南充农贸市场和超市合作,多种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又一头联社员,始终坚持订单生产,在为社员提供种苗时就与群众签订收购合同。较好地保证了信息进得来、农民能了解、产品能变现、农民能赚钱。
(4)实施企业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社与社员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在年终盈余中提取25%作为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再生产;提取10%为风险基金,用于调节收购价格和种植风险补贴;提取5%作为公益金,用于社员培训以及福利事业。盈利的60%按交售蔬菜数量和股金份额进行二次返利,其中40%按股份分红,60%按成员与合作社业务交易量分配。2008年合作社社员每股分利320元。
2.创新组织模式,加快农业发展
(1)创建土地流转合作社,岳池县朝阳乡成立了金土地流转合作社,已入股1385股、50万元(其中业主现金入股385股、农民土地入股1000股)、吸纳社员371人、规模整理开发土地1000亩,已流转土地3000亩。在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今年1—6月,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2万亩,占农户总承包土地面积71.6万亩的16.7%。
(2)创建服务配套合作社,同兴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县内外菜农提供优质蔬菜苗4000万株,有偿为群众组织提供适销对路的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20余吨,同时,负责无偿为会员提供业务技术培训。
(3)创建公司联动合作社,坪滩海椒蔬菜专业合作社依靠重庆五举泡菜厂的订单以坪滩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龙孔、白庙、镇裕、石鼓等乡镇发展辣椒生产。全县海椒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达6万余吨,产值达1亿余元。
(三)抓服务,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岳池县研究制订一系列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现代农业的优惠政策,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坚持上门招商、以情招商、以利惠商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围绕农业立项目、招客商、引资金,使一批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落户岳池。
政府充分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农业招商项目基地内必要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都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解决了业主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及产品物资运输问题。让外来的业主感受到在岳池发展农业有便利的交通、生产、生活条件以及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抓科技,打造精品依托品牌促销。岳池县大兴品牌兴菜方略,依托专业合作社打造“银特”蔬菜、“辰农”西瓜、“科野”海椒、“同绿”反季菜等品种。全县共培育精品蔬菜品牌8个。2008年西博会、2009年省科技产品展览会上“银特”牌蔬菜荣获“最受欢迎的展品奖”;2009年在重庆市农产品交易会上与中介机构重庆品田农业公司签订了5000吨购销合同,成功打入重庆家乐福等多家超市。
1.实行标准生产,按照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均安全的“三安”要求,做到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所有产品均经过农业部成都检测中心检测,质量超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2.应用良种良法,与以色列等世界上多家著名公司合作,引进了20多个名特优品种;采用无土育苗技术、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全自动灌溉等先进种植技术;农户全部采用设施栽培。
3.装备现代设施,示范园建了一批连栋智能温室大棚,安装了杀虫灯、自动灌溉装置、通风设施等;建立了现代化育苗基地,配备全自动遮阳网、风机、育苗台、调温、调湿、补光等先进设施设备。目前已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1000亩。
三、主要感受
(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和部门打开思路出政策,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岳池县财政共拿出近5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整合中改、新农村建设、扶贫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将蔬菜基地列入农业项目建设规划范围。
(二)创新思维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岳池县干部群众特别注重新技术的运用、新方法的创造、新机制的创建,不断地创新使岳池县在探索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创新之路上树起了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旗。
(三)惠农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核心。让农民分享到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张成果,是农民共享合作社改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核心。“三安”等蔬菜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农为本、助农增收,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农村信贷是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助推器。岳池县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现代特色农业的贷款力度,年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7亿元、大额农贷近5.8亿元。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同时,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时间,切实解决了农户和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同时,县乡认真落实特色农业发展在税收政策、建设用地、用电价格、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为现代特色农业多元化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加强营销,促进现代农业助农增收。树立抓营销就是抓增收增效的新思维和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认真贯彻实施市委提出的农产品“十、百、千”营销战略。农业部门及时将工作范围从“跑田间地头”扩大到“跑市场、赶展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加快农产品更新换代,在品种引进、基地建设上做好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借鉴岳池“三安”蔬菜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培养一大批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与生产与市场的联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搞活流通,使生产与销售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推广科技,促使现代农业上档升级。一是建立科技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科技的进步。集中涉农项目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共同打造各种类型的科技示范园区,在园区装备现代设施、应用良种良法,按照标准生产,使园区起到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充分利用好我市已建立的农业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好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开展好科技入户和科技下乡活动。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三)营造环境,保障现代农业良性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我市各区县在新农村建设、扶贫等各类涉农项目将资金打捆使用,但部分区县投入力度不够。政府在技术推广、品牌创建、营销开拓、检验监测等方面增加扶持资金,着力抓好蔬菜基地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健全融资机制,加强协调涉农金融机构,探索信用担保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品营销、加工的贷款力度,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时间,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以增强农户、业主、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与保险部门调研并协商扩大商业保险范围,将蔬菜水果,特优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纳入保险范围。二是强化服务理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了把我市建设成吸引资金的“洼地”,使人才往遂宁来,资金往遂宁投,信息往遂宁流,要明确提出营造有遂宁品牌吸引的环境、投资优势最大的环境、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服务质量最好的环境。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行优质服务,诚信服务和品牌服务,将龙头企业、招商落户企业当成是我们的亲人,只要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及时处理,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心发展,真正做到企业内是企业的事,企业外是政府的事,在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税收优惠、部门协调等方面切实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安商的环境。
送: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正、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市长助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
发: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
9
篇2:乡政府上半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
乡政府上半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 本文关键词:乡政府,现代农业,工作总结,农场,示范园
乡政府上半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 本文简介:乡政府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今年以来,范岗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开展“弘扬沈浩精神,加快三个发展”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统一思想,鼓劲加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序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范岗“
乡政府上半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 本文内容:
乡政府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
今年以来,范岗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开展“弘扬沈浩精神,加快三个发展”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统一思想,鼓劲加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序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范岗“追赶跨越、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
(一)创新发展思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1、招商引资。围绕全年招商目标,突出招大引强,将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严格奖惩,落实责任,完善范岗乡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积极改进招商方式,全年新引进在谈亿元项目2个;帮扶企业3家;新建续建项目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占任务的61%。目前,投资1.38亿的尚时化工项目已入驻县盐化工业园,主体工程正在建设。由绿森苑农林开发公司投资1.5亿元的围绕高铁线生态农业观光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前期土地流转2000亩,一期工程在建。
2、上半年申报商贸限上企业培育
1家(定远瑶海家具城),营业额3200万,完成上半年任务,个转企单位正在摸排。
3、规模企业申报1家(水云生矿泉水有限公司),截止5月底完成规上企业产值0.9亿元。
4、财政税收稳步增长,截止5月底累计完成186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6%以上。
5、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发展家庭农场为抓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做好全乡所有5个行政村农业发展规划:依托肖巷山场资源丰富,以青禾养殖、跃壮养殖为龙头牵引打造肖巷养殖基地;依托水利条件好和大户土地流转建设杨湾5000亩优质稻基地,目前已流转2000亩;依托高铁长廊建设,服务高铁休闲区打造宋府8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目前已经流转土地2000亩;依托泉坞山大道农家乐饭店拆迁改造,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对范岗街道及周边餐饮进行集中整合,打造范岗村餐饮服务业。结合项目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宋府村7000亩.肖巷村7000亩,赵塘村.范岗村.杨湾村三个村正在规划。目前全乡农业发展规划定位已明晰,建设初显成效,农业经济发展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稳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美好乡村建设和秸秆禁烧工作
1、积极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我乡合蚌路25公里,定明路7公里,高铁连接线6公里,累计总长38公里,我乡“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战线长,任务重,又位于县城北大门。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超前谋划,整体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得到提升。一是新增合蚌路飞机场两侧太阳能路灯60盏,确保道路亮化;二是对合蚌路西陈段、飞机场段实行行道绿化3公里,沿路两侧栽种高杆冬青、红叶石楠、竹子等4万多株。三是合蚌路飞机场两侧道路硬化和宋府街道两侧拓宽改造,新增硬化路面7000㎡;四是全面清理集镇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充实环卫队伍,实现集镇和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全天候保洁。
2、严防死守,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为了确保全乡境内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现一处黑斑,乡党委政府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乡村成立指挥部、督查组、巡查组、应急灭火队,发放承诺书.明白卡.一封信等宣传材料12000多份,乡村干部统一着装,佩带红袖章,全乡分成38个责任区,实行乡、村、组网格化管理,24小时值班巡查,实行“三盯”即盯人.盯机.盯田,人跟机走,包保到人,机手缴纳保证金,凡未缴纳保证金.未加装粉碎装置的一律上锁,不准下田,同时对重点田块实行蹲守和瞭望,确保无秸秆焚烧现象发生、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
3、美好乡村建设方面:①去年我乡向县美好办申报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宋府村,正按计划开展村组提升整治。同时结合泉坞山大道拆迁安置征地80亩新建红糖美好乡村点,并与打造农家特色餐饮区融为一体;②开展汽车实验厂附近村庄调查,严格控制建设,积极谋划生态旅游项目,大力开展对外项目宣传。
(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切实得以改善
1、扎实推进“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2015年县政府下达我乡造林任务1800亩,由于措施得力,我乡完成2080亩,已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
2、大力提高计划生育水平,狠抓村为主,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各项效果指标稳步提升,计生工作有望上新台阶。
3、民生工程全面发力,成效显著:社情民意知晓度、满意度大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面基本实现全覆盖。低保评定、危房改造、计生奖特扶工作平稳推进,五保供养率逐步提高,文化建设得到群众广泛参与,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扩建敬老院760平方米,新建公租房1420平方米。
(四)强化集镇及沿线土地管理工作,全面稳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由于我乡离城较近,土地私下买卖相对较多,加之农民沿路建房的意愿强烈,给土地管理带来巨大冲击。为打击违建势头,乡及时出台和完善了土地管理相关规定,落实土地管理责任制,同时出重拳打击违建蔓延势头。今年以来我乡在公安、执法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两次近百人的大拆违行动,共拆除违章建筑8处,共计350平方米,围墙530米,配合县整治非法开采加工联合执法大队收缴非法作业挖掘机7台,拆除非法加工点1处,关闭2处,有效震慑打击了违法建设和非法开采,有力推动了集镇及沿途建房秩序。同时做好集镇规划,坚持功能定位,引领集镇发展。
2、、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去年宋府村试点基础上,乡政府及时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乡村干部动员会和培训会,共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2500份,填写农户《申请书》2500份,完成《承包经营权摸底调查表》1580户,目前正在和土地测绘作业部门联系准备野外测绘工作。
3、投入20万元委托滁州规划设计院正在对我乡规划进行修编。
(五)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两站两中心”工作新机制,切实维护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1、整合资源,完善“两站两中心”工作新机制,实行“五个一”维稳机制,即一起纠纷、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形成良性互动、超前预防、真情化解、依法维稳的新格局。加大司法调解力度,广泛宣传今年4月25日安徽卫视法制时空栏目报道我乡人民调解典型经验。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积极排查矛盾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化解了丁永立、贺孝楼等上访老案。积极配合县公安局、人社局顺利化解青禾畜牧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到县、市上访案件。上半年累计化解矛盾积案5起,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加大安全生产防控力度,安全生产形势得以改善。
(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泉坞山大道拆迁征地涉及我乡多项任务,目前征地任务已完成。拆迁除涵管厂和两户农民因宅基地纠纷外已基本完成,正在做安置点前期规划工作。
(七)以弘扬沈浩精神为引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积极努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乡村干部队伍
干事创业,人才为先。我们从加强班子建设,严格考评管理入手,因才设岗,广泛开展“四个什么”大讨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建设学习型政府;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建设实干型政府;加强监督制约,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规范考勤,先后出台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分管工作奖惩办法以及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考核奖惩激励制度。干部干事争先意识进一步增强,团结和谐氛围进一步浓厚。
(八)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今年上半年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离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范岗发展现实状况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始志不渝地围绕目标砥砺奋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篇3: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示范区,现代农业,节水,实施方案,创建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凉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凉州区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实际,就创建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凉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凉州区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实际,就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的意义
我区属资源性缺水区域,全区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9.661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933
m3(包括重复利用),是全国人均水平的4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544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逐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培育农业节水文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业历来是我区主导产业,目前农业用水仍占社会总用水的80%左右,节水的潜力在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在农业,因此进一步拓展农业节水空间,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水平,把我区创建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才能有力的支撑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为方向,以水权改革为抓手,以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为支撑,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立足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相结合,突出田间节水,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灌区、乡镇发展特色、经济基础,实行分类指导,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节水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节水模式。
二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各类节水技术按照推广难易程序,群众认可度不同状况,通过分层次指导,整合资金使用方式,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年度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三是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围绕农田,加强渠、路、林、电综合配套,突出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创新,把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结合起来,建立田间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四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农业节水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抓好示范点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农业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
三、建设目标
通过宣传普及农业节水理念,突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集中打造一批农业节水先进典型,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节水管理完善,节水技术先进的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到2015年,在全区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农业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种植结构布局;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体系,以及与节水示范区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全区农业用水比例调整到66.4%,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6.79亿m3。农田渠道配套率达到80%以上,全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66,其中河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58,井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4。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夏秋种植比例调整到30:70,粮经比例调整到35:65。农业设施化率达到4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在30万亩以上,日光温室全面应用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农业单方水GDP达到10元/立方米。
四、建设内容
(一)完善并创新水权管理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制定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凉州区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的“三条红线”制度,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二是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依据石羊河流域和武威市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凉州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和各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明确全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科学配置水权,逐级制定各行业、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权分配到户率达到100%。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情况,适时完善《凉州区农业用水定额指标》,健全用水定额标准体系。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农业取、用水的全过程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措施配套进行论证,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坚决不予核发取水许可证。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水费、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取水计量和审计制度。积极探索计量设施服务机制,河水灌区在斗农渠上全部配套量水堰,井灌区进一步规范计量设施监控管理,确保计量设施运行率达到100%。制定《用水审计制度》,对各级水资源配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与评价,确保水资源的利用效益逐年提高。
2、健全农业供用水管理机制。完善水权四级分配落实机制,加强“逐级分配、逐级核定、逐级落实”工作流程,通过轮次控制、台帐登记、跟踪监督,严格水权落实。按照“以供定需,供需协调,人水和谐,持续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层次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农业多元化供水模式,增强农业供水服务。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权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协会各项工作制度,引导协会按章程办事,稳步推进协会达标晋级,与村委会分离等重点工作,逐步提高协会财政补贴标准,提高用水户民主参与管理水平。
3、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大力推进水价改革,实行水价听证制度,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分步调整水价,在实施现行水价的基础上,探索地表水、地下水供水全部实行“基本水费+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逐步调整达到成本水价。积极推行分类水价,对低耗水高效益作物,实收水费按一定比例进行减免。对高耗水低效益作物,实收水费按一定比例增加。积极推行阶梯式水价,对超定额用水采用累进加价,对节约用水实行累进减价制度。逐步完善定价、调控、监管相协调的水价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顺价经营,建立节约用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
4、完善水市场运行机制。在做好水权分配基础上,完善水权交易相关制度,将水市场理论同区域实践相结合,积极培育建设水市场,在现有区级、灌区水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乡镇、协会不同层级水权交易平台,鼓励用水户之间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用水需求。完善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健全水权交易制度、水权有偿转让机制,加强对水市场的监管,维护良好的水市场秩序。通过水权交易,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5、建立节水激励机制。设立农业节水管理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显著社会效益的节水项目,奖励农业节水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逐步形成“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二)加快农田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
1、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坚持节水效益优先,经济、生态效益并重,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合理布局,以村组为单元,实行渠、路、林、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设配套完善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开展坡改梯、平整地、加厚土层,改造中低产田,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实施盐碱治理项目,在西营、永昌、金羊、清源四个灌区盐碱地重点区,通过渠道防渗、土壤改良、铺沙压碱和无机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进行耕地盐碱地治理9.9万亩。
2、加强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抢抓中央和省市加大水利投资政策机遇,全力抓好杂木河毛藏寺水库、西营河石嘴子水库建设项目,争取实施下游灌区小型水源灌溉供水工程,提高凉州区水资源调控能力,增强灌区农田灌溉保灌能力,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压力。加快实施山水灌区设施农业小型水源蓄水工程建设(水窖)、干旱山区雨洪水集流工程。推进祈连山区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恢复工程立项建设,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工程建设,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增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
3、加快农田节水工程建设。一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黄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63.8km,实施田间节水面积24.02万亩;二是分步实施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210.92km,配套田间节水面积11.65万亩;三是实施凉州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340.62km,改造小型提灌工程1处,修建灌溉试验站2处;四是在3个井灌区对1664眼旧井进行挖潜改造;五是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开展基本农田整治,推进万公里渠道建设,配套末级渠系2692km,完善斗农渠量水设施8678座。通过农田节灌设施建设,完善输水工程。加强田间灌溉设施配套,完善量水设施,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和输水效率,使井水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5%,河水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5%。
4、加快农业节水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雨水情、墒情、水质、山洪灾害预警、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建立以水库安全检测、灌区量水测水、上游雨水情自动测报等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管理网络,全面提升8个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建设各类信息和水利专业数据资源库,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快速传递和全面共享,实施水权交易中心及分中心网络化及信息化建设,实现节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节水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种植结构布局。
1、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大日光温室万亩乡镇、千亩园区(村)建设,继续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种(养)模式。围绕设施农业、林果业、制种业、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区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发展。建成4个30万亩基地,即以日光温室蔬菜和畜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30万亩,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基地30万亩,以瓜菜、花卉为主的高效制种基地30万亩,以加工型马铃薯和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基地30万亩,努力把我区打造成西北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规模,努力压夏扩秋、压粮扩经,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降低高耗水低收益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低耗水高收益作物种植比例,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水次数,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灌水效率。大力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面积,推行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使区域化种植面积达到灌区灌溉面积的60%,充分发挥节水优势,实现节水增效。
(四)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
结合我区实际,突出重点,加强新的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选基础好,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区域建立示范片,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总结创新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要加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扩大深松耕、以水调肥技术的应用范围;示范推广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施水肥资源的科学精准利用;做好抗旱抗冻逆技术的示范工作,试验示范抗旱剂、保水剂等物化技术,不断总结节水农业技术,形成节水农业高效发展模式,为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建立高效农业节水示范点。根据区域优势和种植作物,在玉米、马铃薯、蔬菜、瓜类等作物上推广应用垄膜沟灌技术;在啤酒大麦、小麦等作物上推广应用垄作沟灌技术;在日光温室蔬菜作物上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整组、整村、整乡建立滴灌、管灌等高效农业节水示范点。在金羊灌区中坝镇和羊下坝镇的7个村建成1500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在清源灌区发放镇的6个村建成4973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在清源灌区清源镇的10个村建成4879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在金羊灌区九墩滩的3个村建成4918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
2、建立旱作农业节水示范点。实施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把农田节水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控、深松耕、少免耕等保护耕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灌区优势作物种植特点,大力建设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垄作沟灌、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节水示范点,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建设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抓好已建和年度拟建的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机械、高新技术并举,蓄水、输水、用水、管水齐抓,集中展示并推广各类节水技术,提高节水的科技含量。在金大快速通道,金武路,凉古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村组,集中整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节水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各类项目资金。坚持以点带面、连片推进的方式加大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带)建设,重点推广应用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微喷灌和滴灌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节水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科学灌溉。巩固完善地表水计量监控与地下水智能化管理系统,管理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全面普及节水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节水行为意识,建成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效节水示范区(带)。
(五)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构建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1、加强农业节水技术试验研究。加强与省市推广、科研和教学等单位的密切合作关系,进行技术攻关,开展农田节水技术、配方施肥技术、配套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具配套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开展现代灌溉技术试验研究,推广和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按作物需水规律,制定作物水分亏缺指标,对各类作物的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定额,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指标,制定出各类作物科学的灌溉制度,指导农民规范种植,科学灌溉;研究各种农田节水技术的集成模式,找出作物最优综合配套节水技术路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约化农业灌溉新技术体系。
2、推广大田农艺节水技术。在稳定100万亩常规节水技术推广基础上,加快推广以全膜垄作沟灌为主的大田节水技术,以末级渠系和井口为单元全面推行区域化种植,普及土壤深松,节水精播,覆盖保墒,抗旱保水剂等综合节水技术,在农艺节水技术推广上实现新突破。
3、推广高新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以管灌、喷灌、温室滴灌为重点的高新节水技术,使全区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占农田灌溉总面积比重达到
%;加大温室滴灌、大田滴灌技术服务和后期管理,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管护运行制度,使高效节水设施充分发挥效益。
五、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2011年1月—9月)
1、成立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制定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5年8月)
1、全面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宣传教育工作;
2、深入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3、全面执行相关规划,修定完善农业节水相关制度;
4、按步骤完成农业节水工程项目;
5、做好各年度水权分配落实及审计工作,逐步优化各行业用水比例;
6、全面开展各类农业节水示范点建设工作;
7、按年度完成各类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任务;
8、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实际问题;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9月—12月)
1、制定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工作考核验收办法;
2、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对照方案进行自评;
3、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考核组,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考核;
4、对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自我评估;
5、建立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各项长效机制,持续推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区上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安排、组织管理、检查指导等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强技术指导,抓好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和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和节水意识,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开展节水技术培训活动,加强对水利、农牧等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服务农户的能力;加大农民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培训教育方法,建立系统科学的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将农业节水栽培技术和实用技术切实宣传到千家万户,引导群众积极应用农业节水技术,在全社会营造节水增收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加大对我区农业节水资金投入,重点支持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节水设施维修管护及节水示范点建设。按照《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和节水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节水工作,建立包括中央财政、民间投资和银行融资等多元化的节水投资渠道。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凡是农业、财政、发改、交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要向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方面倾斜。
(四)部门协作,合力推进。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农业节水示范区创建工作。区农牧局做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做好旱作农业、高效农业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区水务局科学合理的配置水资源,配套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努力做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区财政、发改、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增加农田节水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区科技局要加强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工作,扶持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开展农田节水试验和示范。区质监、工商、商务局加强节水产品的生产、销售、监管和市场管理。区文体局开展好节水宣传工作。区物价局探索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农业用水分类水价和阶梯式水价。区农机局要加强农田节水机具的研发配套,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节水工程项目所在乡镇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动员村组做好示范点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建设工作从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抓起,建立良性的节水运行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加强考核,严格督查。
相关乡镇、部门单位根据自身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制订年度具体的工作方案,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区上将把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工作纳入相关乡镇、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影响全区建设进程的将予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附: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唐
祜
区委副书记
王永平
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宁德
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成
员:汪开宏
区水务局局长
区发改局局长
区财政局局长
区农牧局局长
区科技局局长
区物价局局长
区文体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汪开宏同志兼任主任,王
斌、景泽年二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各项工作。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