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网吧,农村
农村网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农村网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引言: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通过走访发现去网站的人群有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网吧在农村的落户,它也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农村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眼球。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农村网吧的出现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的一面,
农村网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农村网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引言: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通过走访发现去网站的人群有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网吧在农村的落户,它也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农村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眼球。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农村网吧的出现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的一面,缩短了农村与大城市的距离感,能轻易获取跟他们生活或者是生产密切相关的信息等;同样它也存在弊的一面,本调查将主要探讨农村网吧带来的诸多原问题,原因及对策。
关键字:网吧、农村、安全、监管
城市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当前违法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绝大多数黑网吧通过调查与举报,被依法取缔。但是违法网吧同时出现了新的动向,呈现出从公开转入隐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从沿街店面向居民楼院转移,继续在城市潜伏下来,但呈萎缩趋向;另一方面,就是从城区向郊区、向城乡接合部转移,向农村乡镇甚至村庄转移。
农村网吧目前还处于粗放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为:小型、简易、分散、隐蔽。规模很小,一般只有几台或十几台电脑;有的农村网吧仍然以拨号上网为主,电脑也是城市网吧淘汰下来的二手货,条件十分简陋;一般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比较富裕、信息比较灵通、交通比较便利的农村乡镇乃至村庄,而且大多采取家庭化、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农村网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黑网吧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多,安全隐患多,重复城市网吧发展的老路。
农村网吧发展迅速,虽对丰富农民业余生活、了解信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网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于城区网吧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键康成长影响相当严重,亟待引起足够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一、农村网吧存在的问题及特征
1、环境卫生较差,安全堪忧
农村网吧大多属于个体经营,业主从节约投资成本的角度出发,普遍是盖几间简陋的房子,或租赁几间偏僻的房屋,有的则是在自建房中,购回几台电脑,便对外开张营业,硬件设施差,安装不规范。农村网吧基本上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关,不通风不采光,加上允许吸烟,空气污浊不堪。少数素质不高的人随地吐痰,脱鞋翘脚,网吧里充溢的各种气味,令人窒息。有的电脑键盘和电脑桌长时间都未清洗,黑污斑斑,灰黑难辨。有的农村网吧只设一个出口,窗户紧闭,无任何灭火、防火设备,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危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经常进入,常因一些琐碎之事或言语不合便大打出手,造成极坏的影响。
2、无证违规经营普遍,隐蔽性较强
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居住分散、范围大、隐蔽性较强,加之管理不严,给经营者带来极大方便,使农村网吧经营存在着许多违规违法行为,其主要表现:一是无证经营。农村网吧只要购回计算机,拉通互联网,便开始对外营业。二是经营非网络游戏。一些网吧业主为利益驱动,违法经营,随意链接黄色站点,传播不健康网络信息;网络凈化形同虚设。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有的网吧设有网络凈化器,但多是形同虚设。一些人肆意浏览黄色、暴力等非法网站,网吧老板为赚取钱财,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保证网吧合法经营,为网民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笔者建议公安、工商、文化、电信等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网吧进行检查、整顿,使其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三是隐蔽性较强。有的农村网吧,为躲避执法部门的检查,一般不设牌匾,不贴任何标志,隐藏在村民家中。有的农村网吧有人来便营业,无人来便关门。有的在深更半夜之中,紧锁大门开始营业,执法人员很难发现。
3、未成年人大量涌入。
好多中小学生课余就泡在网吧里,且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对学习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影响和损害。而且还让家长们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危害有:一是迷恋网吧,铤而走险。二是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三是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二、原因分析
农村网吧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上漏洞较多,造成盲点。
一是审批制度不健全,主管网吧的文化部门与信号输送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审批程序,造成网吧“先上车,再卖票”。二是网吧管理机构鞭长莫及。农村网吧隐蔽性较强,网吧业主根本不到审批单位办理手续,我行我素。三是农村网吧地处偏僻,分散性较强,乡镇对网吧的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的状况,区县(市)主管网吧部门力量薄弱,经费缺乏,无力顾及偏远的农村地区。
2、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颁布已久,但在农村很少有人知道该条例的具体内容,再加上多数群众思想认识不足,导致查处网吧的行动得不到农民的支持,给农村网吧的治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3、农村网吧经营户唯利是图,违规操作。
农村网吧经营户法制观念薄弱,为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将网吧管理的规定置之脑后,既不张贴“未成年人禁入”标示,又不严格执行网吧进入登记制度,反而对未成年人进入大加欢迎,提供吃饭、住宿等“优质服务”。有的专门传播色情、暴力等方面的有毒信息,引诱未成年人经常光顾。
4、农村未成年孩子的成长环境限制。
农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娱乐的权利,拥有学习互联网知识、了解外面世界的权利。然而,我县大多数乡镇的农村孩子却享受不到这些权利。农村学校要么是没有开设信息课程,没有供孩子上网学习的条件,要么就是敷衍了事,被其它课程挤占,计算机机房成了老师的休闲场所。乡镇供孩子娱乐的场所比如图书室、活动室几乎为零,很多的农村家长外出务工、不在身边,家里也没有上网条件,一旦放假,很多孩子就很自然地进了网吧。而城里的孩子就不一样,在学校里有电脑课,有老师管着;放学了家里有电脑,家长带着;放假了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培训班,有人陪着。
三、对策建议
农村网吧的现状已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家长已表示强烈不满,为此,治理农村网吧刻不容缓。
1、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
要根据农村特点,发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将《条例》张贴到各班级。各新闻媒体及各乡(镇)、村广播站,要定期进行宣传。要让广大农民熟悉《条例》,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要在农村网吧的入口显著位置张贴举报电话。学校要将举报电话和《条例》印发到家长手中。
2、加大对农村网吧的管理力度。
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将农村网吧管理纳入到乡镇文化站的重要工作中来,并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联系起来。要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员、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的作用,可在村一级聘请网吧监督员,分片对网吧进行监督,逐步形成社会监督网络。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源头上有效地管理农村网吧。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新技术和相关软件的推广应用,屏蔽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科学确定上网者的真实身份,有效防范有害信息的传播。要严格执行网吧营业时间的规定,信号输出方在每天的零点至8点期间,应停止对网吧的信号接入,彻底解决超时经营问题。
3、要加大疏导力度。
全省网吧行业规范化、连锁化改革,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其连锁店延伸到农村。各乡镇联校要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建设校园网,给农村青少年提供在网上学习的条件。
4、要切实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力度。
要不断充实文化稽查部门的力量,区县(市)要专门设立农村稽查队,开辟举报电话。要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业务培训,强化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改进其办公条件、交通工具,保证其办公经费,做到有效、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四、总结
经过这次调查,我深深感受到,农村网吧是现代农村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和对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生活的向往的必然产物,但是,目前农村网吧却有进一步泛滥发展的迹象,农村的发展需要网吧,但发展农村网吧必须加以规范。如果不正确引导,农村网吧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农村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了解农村网吧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将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好更快的了解农村网吧的现状,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XX
20XX年X月XX日
篇2: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简介:社会实践报告数学科学学院10级数本(1)班杨萍20104050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寒假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与面对实际工作的运用中的不连接性。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很难过,很怀疑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校总以为
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内容:
社会实践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
10级数本(1)班
杨萍
201040502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寒假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与面对实际工作的运用中的不连接性。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很难过,很怀疑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知识应该不差,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自己学的是死知识,没法真正应用到工作中,这也使我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我一直对建筑行业的人很崇拜,觉得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美得创造者,他们用美丽的线条,勾画出了城市的框架;用三维图形,画出一幅幅建筑的规划设计图;他们把汗水撒在了泥土中,把一个个安定而舒适的家、一栋栋高楼大厦留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这期间我有幸参观了贵州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的第213项目工程工地。去的时候,那边的施工正在进行中,部分的建筑已经进行了一半。一到工地,就看见工地的生活区域。施工区的门上写着“不袋安全冒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醒目标语,当然在建筑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安全问题突出性的。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把施工地点围起来,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
此次我到工地的首要目的是调查现在建筑方面的一些安全问题与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戴上工地帽,跟上项目负责经理王叔一起到了工地内部,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三四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王叔说:“这些重柱的承受重力是需要通过计算的。”之后看到工人们在搅拌混泥土,我问王叔这个是不是很简单,他严肃的跟我说:“混泥土的调配比例和水的温度、以及时间都是一门学问。”了他跟我讲解了许多,我才觉得数学的魅力,也觉得自己如今在学校学的数学不是没有用的,只是我们学了,却不懂得该在哪儿去应用,如何去应用。听着王叔的讲解,突然觉得自己挺惭愧,学了理论知识,却没发挥其作用。
站在六楼的窗口,无风的天气也变的有些凛冽,城市的车水马龙消逝在朦胧的雾霭里,一切都变的渺小。现在是下午六点了,城市霓虹初上,和着渐浓的夜色,一派水乳交融的景象。明天,就是离开的时候了。
一周的时间很短,瞬间就过去了。但这一周中,我对自己所崇拜的行业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的意思,我将在剩下的大学时间里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在未来工作和生活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和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所培养的细心、理性思考事物的精神。
篇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河南省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综述:近几年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成为了人们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出现了郭美美事件以后,慈善捐款话题更是引起了全民的大讨论。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短信,电话,邮件和QQ聊天的方式对人群进行调查,希望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更好的促进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河南省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
综述:近几年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成为了人们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出现了郭美美事件以后,慈善捐款话题更是引起了全民的大讨论。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短信,电话,邮件和QQ聊天的方式对人群进行调查,希望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更好的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以及具体原因,进行此次调查,希望能够为慈善事业提供一点参考。*****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及其原因调查******
摘要: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深厚的慈善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沟通,促进社会和谐。慈善是大爱,慈善也是一种付出,慈善也是一个追求,慈善事业更是一项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崇高事业。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关键字:慈善捐款、态度,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
文化民生
改进对策
正文: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长期拥有鼓励慈善行为的传统道德,随着中国的发展,慈善组织网络建设覆盖面逐渐扩宽。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是慈善事业发展必要的基础条件。1994年4月中华慈善总会建立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基金会、慈善会和红十字会为主的慈善组织迅速壮大。在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也有许多机构从事慈善工作。现在我国慈善组织资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净资产明显增长。慈善组织也开展了大量慈善活动,成功运作了许多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慈善组织开展的各类项目中,逐步形成了
“希望工程”、“**公益”等多个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当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然而居民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在国家财政扶贫助困的力度有限的约束下,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捐助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之一。但现实状况是,慈善事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问题出现在如人均捐赠数额较低、政府重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鼓励捐赠的税收政策不完善且不为民众所知、慈善组织内人才过少、专业素质不高、慈善组织财务和项目运作不透明等。
我国慈善出现的问题
1.人均捐赠数额较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70%以上的家庭都有捐赠行为,公民的人均年捐助额约为522美元,而中国人均慈善捐赠为1.7元。
2.政府重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激励、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的法律框架尚未形成,涉及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义工和慈善事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尚不集中和完备。其次,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的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如募捐善款、救助项目开发等)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系统的法规规范。
3、鼓励捐赠的税收政策不完善且不为民众所知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这样的免税率在整个世界都是偏低,其结果是企业捐助越多缴纳的税款越多,影响了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在目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捐赠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形下,12%的捐赠免税比例所体现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高,应该继续加大税收免税力度,尽可能地实现企业慈善捐助的全免税。
另外,慈善组织内人才过少、专业素质不高和慈善组织财务和项目运作的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一直都备受民众质疑,
影响慈善捐赠的因素分析
影响共民慈善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收入多少,捐赠多少,如何捐赠,捐给哪些个慈善机构都需要考虑相关的因素。下面主要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组织因素五个方面分析它们对共民慈善行为的影响。
文化因素
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宗族内部救济观念、治国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第一,传统的治国思想对慈善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中国,政府是倡导和实施募捐的主体,一般是由政府下达任务额,地方再劝募当地的“富人”参与。第二,慈善氛围的淡薄也与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小农意识”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闭锁心理,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仅仅体现在宗族内部,并不习惯向陌生人捐助。这样就缩小了慈善对象的范围,妨碍了普通人对慈善事业的参与
富裕阶层财富观和公民责任意识
经济因素
当一个人全部收入仅仅只够或者不够满足自身最基本的需求时,他是不太可能进行捐赠的。收入水平越高,进行捐赠可能性越大,而且捐赠数额越高。因此个人的收入水平会影响捐赠行为。中国目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绝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更多的人的收入只够满足自身需求,没有参与慈善活动的稳定的经济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居民参与慈善活动。
制度因素
相关立法不健全
目前,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六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会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还有一些党和政府的相关文件中明确了慈善公益事业的地位。虽然慈善事业的政策、法制环境开始优化,但仍无法满足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法律环境不利于慈善组织的专门化和规范发展。
缺乏监管
很多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对于慈善组织的专门监管机构,这样可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和效率。目前,我国对于慈善组织的监管仅限于登记的民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而没有专门的慈善组织监督机构,无法对其活动进行规范,无法了解慈善机构定期报告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主流媒体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十分有限,相关舆论宣传监督跟不上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对慈善组织监管的效率,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组织因素
慈善事业运营主体运行效率低
要想使慈善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但是目前我国慈善组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首先,慈善专职人员少、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影响办事效率。其次,慈善资金使用率低。
组织公信力不足
民间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公民的中介,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诚信形象。依靠完全为公益事业服务的慈善组织,现代慈善事业实现了受助者与捐赠者的分离,有了更为系统化、规范化、结构化的特点。但是也对慈善组织这个操作中介的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种期望既包括对捐赠者善款或服务的妥善分配,也涵盖对受助者负责的内容。近年来,社会不断爆出慈善资金被挪用、红十字会慈善丑闻等新闻,导致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公民和企业的捐赠热情。可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已成为阻碍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对策分析
加强慈善教育,培育良好的慈善文化
我国有着深厚的慈善文化传统,但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历史比较封闭,国人保守,慈善缺乏开放性。如今,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社会责任的承担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我们需要承担这份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公民的影响越来越大,及时赞扬普通公民的捐赠行为,构建良好的社会公众心理,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捐款文化,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时间久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民众,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其次,学校与之相关教育的展开。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孩子过于关注自我,缺乏感恩、分享、互助的精神,将这种精神的培养纳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当新的一代人真正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时,慈善事业在中国也就会有了根基,这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
慈善组织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发挥着桥梁作用。在我国,以往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差不多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唯一提供者,承担着过重的社会责任,这对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极为不利。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对于社会责任的分担,起着补充的作用。
首先,提高公信力。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定期的公开财务状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让捐助者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组织运作透明化,从而获得人们的信任。
其次,加强慈善组织人员业务素质培养。我国主专门从事慈善的人员比较少,素质也不是很高,这样慈善组织相对企业效率也就比较低。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既可以培养提高效率,又可以促进慈善理念的推广,以及筹款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将对我国慈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
要使一个组织运作健康的发展,仅仅只要求组织自律是很难做到的,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监管机制必不可少。
首先,建立健全政府监管机制。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崛起,社会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建立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组织的性质、相关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慈善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援,这对慈善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次,建立健全民众监督机制。如果一个社会仅仅依靠政府的监督,代价无疑是最大的。因此应该加强民众的参与,建立监督机制,这样既有利于减轻成本,又加大了监管力度。
奖励机制的完善和贯彻实施
目前,我国虽已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奖励机制,但真正运用上,民众并没有感觉受到很多的优惠。完善建立机制,让普通百姓切实感到由捐助带来的好处,如税收的减免,个人名誉的收获,特别是对一些企业来说,奖励措施的建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或有关方面的优惠,这些都将激发他们从事慈善的热情,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小结:根据以上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国的慈善事业应该加强慈善教育,培育良好的慈善文化,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奖励机制。贯彻实施有关法律制度,为我国的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中国公益慈善网,中华慈善网,腾讯公益,新浪公益,凤凰网公益频道,国际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百度公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评价表
(由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单位填写)
接受社会调查单位
社会调查学生姓名
学校指导教师
学生实际社会调查时间
自*年*月*日
社会调查
(实践)天数
至*年*月*日
社会调查题目
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及其原因调查
社会调查(实践)单位鉴定及建议:
社会调查(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全面鉴定:
社会调查(实践)单位对今后进一步搞好社会调查(实践)工作的建议:
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表
(由指导老师填写)
接受实践单位
实践学生姓名
学生实际
实践时间
自*年*月*日
实践
天数
至*年*月*日
社会调查题目
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及其原因调查
指
导
教
师
鉴
定
指导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的鉴定:
成绩:
指导教师:*年*月*日
“思政课”社会实践访谈数据统计表
题号
有效人数
调查回答
1
90
A
B
C
D
2
90
A
B
C
D
E
F
G
3
90
A
B
C
D
E
F
4
90
A
B
5
90
A
B
C
D
6
90
A
B
C
D
E
F
7
90
A
B
C
8
90
A
B
C
D
E
9
90
A
B
C
D
E
10
90
A
B
C
D
11
90
A
B
C
D
12
90
A
B
C
D
E
13
90
A
B
C
D
E
F
14
90
A
B
C
D
15
90
A
B
C
D
16
90
A
B
C
D
E
17
90
A
B
C
D
18
90
A
B
C
D
附:共访谈100人次,有效访谈90份,有效回率为90
%。
附:
关于公民慈善行为及对慈善组织态度调查问卷
您好:我现在正在调查了解公众对我国慈善事业的态度,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请根据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想法,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仅作为调查使用。您的回答的真实性对本调查结果非常重要,请不要有任何顾虑,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在填答中,请根据要求选择最符合情况的答案。
谢谢您的合作!
1.
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高中
□C.职业技术学校或中专、大专或大学
□D.研究生及以上
2.
您的职业?
□A.个体经营者
□B.大专/大学生/研究生
□C.中学生
□D.教师、军人、警察
□E.无业/待业/离退休人员
□F.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
□G.其他
3.
请问您本人的平均月收入(包括奖金和其他补助,税前)?
□A.没有收入
□B.600以下
□C.600-2000
□D.2000-5000
□E.5000-8000
□F.8000以上
4.
您参加过慈善性质的捐款捐物吗?
□A.参加过
□B.没参加过
5.
您是通过何种渠道参加慈善活动的?(可多选)
□A.学校或者单位劝捐
□B.慈善机构组织宣传
□C.电视媒体、报刊杂志
□D.网络传播:官方网站、论坛、新闻网站等
6.
您愿意为以下哪些慈善项目做贡献?(可多选)
□A.教育事业
□B.健康医疗
□C.灾难事故
□D.扶贫
□E.环境保护
□F.其它(请说明)
7.
您是否会去了解您所捐钱物的最终去向?
□A.会,通过直接联系受益群众或者网络电视媒体
□B.偶尔会,通过慈善机构官方网站或者其它媒体了解
□C.从来不会
8.
您了解慈善组织吗?
□A.很了解
□B.较为了解
□C.一般
□D.不是很了解
□E.很不了解
9.
您对慈善组织的态度如何?
□A.很信任
□B.较为信任
□C.一般
□D.不太信任
□E.很怀疑
10.若您参加捐款,您会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可多选)
□A.名气大,从未出过慈善丑闻的
□B.由政府或事业单位发起的
□C.捐赠财物去向透明的
□D.有固定办公地点,专业化水平高的
11.最近慈善丑闻频繁发生,捐款人对慈善机构失去信心,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可多选)
□A.相关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B.缺乏规范的外部监督,容易滋生腐败
□C.内部缺乏科学的管理工具,没有整体的发展思路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D.其它(请说明)
12.若您参加或组织捐赠,您最担心的是什么?(可多选)
□A.善款被贪污
□B.被滥用到其他地方,与您的意愿相违背
□C.捐款后得不到反馈,不知道被捐赠者是否收到善款
□D.运作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E.其它(请说明)
13.您对目前我国的慈善机构还有那些不满意的地方?(可多选)
□A.工作人员素质低
□B.监督不到位
□C.立法不完善
□D.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E.太过依赖政府
□F.其它(请说明)
14.在公信力建设上,您觉得慈善组织还应该?(可多选)
□A.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
□B.与国外慈善机构多进行交流合作
□C.提升服务质量
□D.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和内部监督体制建设
15.您认为政府形象与慈善组织公信力捆绑会提升其公信力吗?
□A.会大幅度提升
□B.效果一般
□C.基本不起作用
□D.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16.您是否愿意监督慈善机构及其活动?
□A.十分愿意
□B.比较愿意
□C.无所谓
□D.不太愿意
□E.不愿意
17.您认为以何种群众监督方式对增加慈善组织公信力最为有效?(可多选)
□A.慈善组织定期公布账目
□B.政府设立专门慈善监督部门
□C.不特定公众参与到慈善组织运行中
□D.其它(请说明)
18.您一周愿意花多长时间用于监督慈善机构?
□A.1-2小时
□B.2-4小时
□C.5-6小时
□D.6小时以上
19.若您作为慈善受益人,您会觉得采取什么合理方法进行反馈有助于对慈善组织的监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