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XX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日期:2021-04-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17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年高,知识点,会考,政治

2017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2017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

2017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2017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

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4、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

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典型案例

第一、应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制度;

第三、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应增强

9、

理解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10、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

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

按劳分配(公有制)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包括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

评述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财富涌流,以造福人民。

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5、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

6、财政支出的渠道和财政作用

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保支出、债务支出。

1)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7、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税——对企业的增值额征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公民有自觉纳税的必要。税收是国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自觉诚实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第三、依法履行基本义务的同时,还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注意纳税人意识包括义务与权利)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

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动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3)载体:跨国公司

10、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

世界贸易组织原则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2、说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必修2《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

我国国体及本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

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

民主选举:四种方式

2)民主决策

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集中民智,体现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社会参与感,责任感。

3)

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4)民主监督

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的行使监督权。①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②采取合法的方式;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6、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是有序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

我国政府的职能:

4、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建设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

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决策环节: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执行环节: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监督环节:外部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

7、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力?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5个)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个)。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3)实施政务公开

8、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1、政府权威

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

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最高的四权。

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大

和地方各级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

地位: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2)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不是。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

走进国际社会

1、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

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的特征: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是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8、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必修3《文化生活》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会区分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7、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8、文化传播的形式:

商业贸易

,人口迁移,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9、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10、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11、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2、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3、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

1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①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7、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0、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4、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5、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个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9、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判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0、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3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篇2: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归纳,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一.光化学烟雾(1)概念(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是指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含剧毒、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2)污染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3)发生季节:夏季和初秋的晴天(4)发生条件:①污染物条件: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的

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环境保护知识点归纳

一.光化学烟雾

(1)概念(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是指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含剧毒、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2)污染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

(3)发生季节:夏季和初秋的晴天

(4)发生条件:

①污染物条件: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达到一定的量

②地理条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高温低湿,风力小、存在逆温现象或大气扩散条件差(如盆地地形大气不容易扩散)

(5)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②导致农作物减产,危害其他动植物

(5)防治措施

①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提高汽车运行速度

②改进汽车燃料,采用清洁能源

③安装汽车尾气处理净化装置

④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⑤发展科技,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⑥利用化学抑制剂

(6)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

①洛杉矶众多的汽车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

②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

③气象条件:常出现逆温天气

④地形条件:三面环山,只有西边临海,地形闭塞,废气不易扩散

二、雾霾

(1)概念: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常见于城市,雾霾天气是指大气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这种情况的大气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称为雾霾天气。

(2)污染源:

汽车尾气、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生长颗粒等。

(3)形成条件(成因):

①大气层结稳定,无风或微风、逆温天气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空气湿度大

③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多

(4)危害

①空气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②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安全

③影响农作物生长

④破坏生态环境

(5)防治措施

a.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b.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d.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e.

多使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f.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雾霾防治知识。

g.调整工业布局,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h.

加大废气的处理

i.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酸雨

酸雨

概念

PH值低于5.6的降水

原因

燃烧化石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污染源

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分布

世界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我国南方

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区: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

危害

(后果)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害人体健康⑤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防治措施

A.根本途径: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C.改善交通环境,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E.加强国际合作

F.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G.严格执法,达标排放我国酸雨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地区

危害

形成原因

长江

以南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②多丘陵、盆地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

以北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

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气体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②开发洁净煤技术

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四.

臭氧层破坏

1、原因:

①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②人为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等,使空气中消耗臭氧的氟氯烃化合物增多

2、危害

①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

②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③危害野生动物、牲畜

④导致全球变暖

3、防治措施: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五.全球气候变暖

(1)原因

【人为因素】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植被破坏,森林锐减

【自然因素】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太阳活动、火山喷发、森林大火等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②导致全球冷暖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地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危害人体健康

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影响工农业生产

3.防治措施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④调整产业结构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⑥加强国际合作

⑦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六.

水体富营养化(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或“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1、赤潮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以上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带来的危害】

藻类异常繁殖,造成海水缺氧,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海洋旅游业。

【防治措施】

①严格执法,控制污水入海量;

②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③对工业和生活中的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④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

⑤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2、蓝藻问题(水华事件)

1.简析太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①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大量超标排放工业废水

②周围地区人口稠密众多,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

③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

2.蓝藻爆发带来的危害:

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使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水域生态景观。

3.如果你是无锡市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

管理措施:①严格执法,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并对其它水污染企业进行达标排放;

②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③推广使用无污染日化产品,如无磷洗衣粉;

④制定周密的蓝藻暴发应急预案;

⑤寻求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支持(共同行动)等。

工程措施:①污水处理工程;②清淤、打捞工程;

③必要时启动“引江补太”工程,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

生物措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依赖。

技术措施:除藻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

七、固体废弃物污染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1.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概念: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城市垃圾的特点

⑴数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生的垃圾越多

⑵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煤灰、食物残渣等)、废塑料、废电池、树叶、脏土、碎砖瓦、混凝土碎块、渣土等组成

⑶变化大

:种类、成分不断变化。例如出现废旧电脑、手机等“电子垃圾”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污染大气

2.污染水体

3.占用耕地,污染土壤

4、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三)治理措施

方法

优点

缺点

备注

填埋法

①投资少

②处理量大

③技术要求不高

④可处理所有种类垃圾

⑤可回收沼气

①占地面积大

②存在二次污染

需要监测废液;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铺设收集沼气的管道;填埋场可绿化建公园、运动场等

焚烧法

①燃烧后体积减小

②产生的热能可用来发电

①燃烧存在烟气污染

②设备投资巨大

灰烬可能有毒

堆肥法

①投资小

②可作肥料

③可回收沼气

不能处理不易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分类回收

废弃物资源化

分选难度大

最有价值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四)、怎样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1、物尽其用,减少垃圾

2、提高技术,清洁生产

3、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许多国家推广“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八、森林破坏

1、森林的生态价值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防风固沙;③调节气候;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⑤吸烟滞尘,降低噪音

⑥维护生物多样性

2、森林破坏的影响

水土流失加剧、风沙活动加剧、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增加

3、森林锐减的原因:

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矿;②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③过度放牧;④空气污染

4、怎样保护森林资源

①加强宣传力度,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②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

③封山育林和人工栽培相结合,扩大森林资源

④制定相关法律,加强林业管理

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九、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对地表冲刷力强;②地表植被稀少;

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不合理的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破坏表土和植被。

【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壤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淤积江、河、湖、库,水旱灾害增加。

【治理的措施】:

①生物措施:种树种草、保护植被

②工程措施:修筑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

④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十、荒漠化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④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原因(主要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

【荒漠化的危害】:①使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②生态环境恶化,为沙尘暴提供沙源③毁坏基础设施和居住地;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治理措施】:①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恢复生态;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推广轮牧、圈养);④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⑤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环保观念;⑦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注意:我国南方的石漠化是水蚀引起的,其产生原因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有关;治理办法主要是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十一、石漠化

1、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2、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3、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石灰岩遇水易溶解③降水量大且集中。

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④工矿交通建设

十二、中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1)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鼠害,虫害严重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⑤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2)草场退化的影响: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②降低草场的生产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造成荒漠化

(3)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十三、湿地保护

1、湿地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蓄洪抗旱)、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

2、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的成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湿地干涸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改向,使水量减少

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4、湿地破坏的危害;

气候失调、旱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

5、保护湿地的措施

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十四、耕地问题

1、我国耕地面临压力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2、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人为原因:生态退耕;非农用地挤占耕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我国在解决耕地短缺问题中采取的措施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

表现

产生原因

解决建议

土地资源短缺

耕地减少

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工矿道路建设等

①控制人口

②加强土地管理,严把用地审批关

土地退化

过度开垦,植被破坏,过度放牧,灌溉不当等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贫瘠和土壤污染等

①控制人口

②垦耕还林草,植树造林,恢复生态

③加强对草原和林地的管理

④兴修水利

⑤加强风沙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十五、能源资源问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的缓解措施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加强国际合作

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意识

2、我国东南沿海建设核电站的原因

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②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

③东南沿海科技发达

④核电站地区适应性强

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②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阴天多,则少

③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大气层厚

④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雨多,雾多,晴天少

4、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

①营造薪炭林②发展沼气③开发小水电④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⑤推广省柴灶

5.农村修建沼气池有哪些好处?

①可以解决家庭生活能源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②可以实现秸杆还田,增加优质有机肥,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③有利于节省劳动力(砍柴)和资金(购买燃料)。

④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

十六、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①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

②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

③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

④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是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⑤生物入侵,使原生的物种收到严重威胁

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十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1.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其他噪声

2.噪声的危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休息、交谈

3.噪声控制途径:

①声源控制;如在城区禁止鸣喇叭,是控制交通噪声的重要手段

②传播途径控制;如在城市的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声屏障,在体育馆内装吸声吊顶

③接受者的防护;如佩戴护耳器

十八、生物入侵

1.概念: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危害:经济损失、物种灭绝、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体健康

3.措施: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已引进的外来物种、对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篇3:20XX年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2017年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上海,初中化学

2017年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本文简介: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2017年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本文内容: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

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

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

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存放: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

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

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

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

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3、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

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Mn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Mn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

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

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7、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

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

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

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

水的净化

(1)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

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2、

氢气

H2

1、

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

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

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1、分子与原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3、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单元

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

元素

(1)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发现者:门捷列夫排列依据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铝>铜)

(4)

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

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

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

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

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

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

金属

+

+

H2↑

3、

金属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1、

溶液的形成

1、

溶液

(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溶于液体水的物质为溶质,

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

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

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

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

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

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氧气为

、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

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6、

燃烧的条件是:(1)

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

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7、

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烧

②供给呼吸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27

    以上《20XX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20XX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XX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