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日期:2021-04-2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简介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本文简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国家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已正式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共有: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本文内容: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国家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已正式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共有: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案例等六个部分。下面分别作简要的介绍。转发省教厅《关于举办“2004年广东省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资源平审活动”

通知》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2、课程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

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共36个学时),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部分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再加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具体体现在: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内容标准

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

必修2学分: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

2+(x)学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包括2个主题: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

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有3个主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例举。

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有3个主题: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

选修模块3:网络技术应用有3个主题: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

选修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有3个主题:数据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库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

选修模块5:人工智能初步有3个主题: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五、实施建议

第一、教学建议: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第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第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要强调适应性

(2)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3)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

(5)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要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基础设施与设备

(2)教学信息资源

(3)师资队伍建设

六、案

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新课标在教学中实施的方式。(略)

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在普通高中设立信息技术科目,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未来公民奠定基础,是我国在全球性信息化建设竞争进程中,抓住机遇,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抢占制高点的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一)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三)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

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

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建议将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三、四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信息技术的部分相关内容安排在“通用技术”科目中,如在其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设置有“控制与设计”主题,在选修部分设置有“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两个模块。

针对确能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硬性规定的内容,允许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学校还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予专门的培养。

应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每周二学时延续两个短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如果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一个选修模块。

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图: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2学分

选修

2+(x)学分xxxxxssXxxXχχχχχ

(二)关于学业的认定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建议有兴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作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

(三)标准体例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内容标准是主体,例子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建议和引导。

内容标准的撰写,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例子是对内容标准的提示,是对内容标准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考虑到课程标准灵活性与时效性的要求,有些内容标准的描述比较概括,所以通过例子对其进行提示和解释。但例子仅仅是提示,不是内容标准的具体规定。另外,例子中内容的时效性往往较差,但例子中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长期生效。

活动建议用于启发和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

(四)学习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

为帮助理解,下表列出了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

ˉ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

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技能性目标

ˉ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情感性目标

ˉ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借鉴、欣赏

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四、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五、内容标准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获取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处理与交流

(一)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是,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识别类:自然语言对话与机器翻译等。

2.活动建议

(1)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2)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3)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三)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例1

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例2

实施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等。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活动建议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参加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2)访问某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http://www.jsfw8.com/

在线执行符号运算软件Mathematica,进行多项式乘、除以及因式分解等代数运算。

例2

模式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签名识别等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3

机器证明:这是我国科学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之一。

例4

智能代理:该技术在网上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3)掌握知识的概念;学会知识表达的基本方法。

例1

用产生式规则表达简单的“动物识别”知识。

例2

将上述“动物识别”的产生式规则用“与/或图”来表达。

例3

采用框架表达“天气预报”知识。

2.活动建议

(1)就下列话题展开讨论:利用符号运算软件能解决中学课程中的哪些问题?具有哪些优点?

(2)对产生式规则、与/或图、框架等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的特点、适用场合进行比较。

(3)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家里寻找外星人”([email protected])项目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和分布计算思想的一个成功案例。该项目由美国行星学会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9年5月开始实施,它利用特定屏幕保护程序调用全球上网的个人计算机的闲置能力,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帮助科学家探索外星生物。

教师先向学生简单解释神经网络、分布计算的基本思想以及[email protected]项目的社会意义,学生登录http://setiathome.ssl.berkeley.edu/home_chinese.html

网站了解或亲自参与该项目。通过该活动使学生知道人工智能领域中神经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概念,了解[email protected]项目的具体内容,感受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文明的价值。

(二)推理与专家系统

1.内容标准

(1)演示或使用简单的产生式专家系统软件,感受用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通过网站

http://www.jsfw8.com/

在线执行“PC产品顾问”(Desktop

PC

Product

Advisor)专家系统,为准备添置的个人电脑规划合理的硬软件配置。

(2)通过实例分析,知道专家系统正向、反向推理的基本原理;会描述一种常用的不精确推理的基本过程。

(3)了解专家系统解释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专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执行专家系统,分别使用“Why”和“How”命令,了解其解释过程。

(4)了解专家系统外壳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个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并能用它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

在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原型化”策略。

2.活动建议

(1)针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分类问题,利用简易专家系统外壳开发一个简单的专家系统。例如,用于识别校园中植物的专家系统。

(2)有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经历了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知识处理三个阶段,专家系统是知识处理阶段的典型代表。”在学习了专家系统的相关内容后,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象、策略与方法等方面对上述三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

(三)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1.内容标准

(1)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

浏览Prolog语言网站http://www.jsfw8.com/,考察它的实例程序。

(2)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例1

用匹配方法解决简单的查询问题。

例2

用递归方法求解汉诺塔(Hanoi)问题。

(3)了解状态空间的概念与方法,学会用该方法描述待求解的问题。

“井字棋”问题。

(4)通过简单博弈问题的分析,了解用盲目搜索技术进行状态空间搜索的基本过程,知道启发式搜索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

例

1996年,“深蓝”计算机向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挑战失败。1997年,“深蓝”的后嗣替“父”报仇,以3.5:2.5的总比分击败卡斯帕罗夫。事实上,“深蓝”序列计算机中存放了包括卡斯帕罗夫的所有比赛棋谱在内的近百年的棋谱历史记录,它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对海量的实战棋谱所进行的启发式搜索上。

2.活动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模块教学中尚未涉及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展开调查,就它们的应用情况、工作过程、优点与局限性以及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与分析。

(2)观看、阅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以班级网站或板报的方式展示和交流。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

篇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9 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9 课 本文关键词:教科书,设计方案,鉴赏,课程标准,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9 课 本文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范围:《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鉴赏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绘画是鉴赏模块中美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一种运用点、线、面、色彩、明暗、透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9 课 本文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9

中国古代绘画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范围:

《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鉴赏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绘画是鉴赏模块中美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一种运用点、线、面、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在世界绘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作用在于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达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到山水、花鸟、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4、本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欣赏方法。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风格特点。

难点: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概述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重点采用探究式学习,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本课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讲解,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通过提问和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认识。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的概述

精美、清晰、大量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图片。挂图、画册、视频、光盘、专业书籍、文献、等资料。建议提前安排学生收集、了解相关学习资料。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

1课时

五、教学内容及安排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运用课件播放通俗灵异小说《盗墓笔记》的图片及部分相关文字导入本课内容《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从一本通俗灵异小说《盗墓笔记》说起: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他的笔记中发现这个秘密,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前去寻宝……

人们认识古代文化很重要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考古发掘,外国像古希腊、古埃及都是这样,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那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更是流传着神秘的色彩。

学生共分5组

认真倾听、观看

分组学习。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通俗热点入手,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

1、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这些绘制于丝帛上古老的独幅画表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2、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石窟中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其壁画技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的传承演变和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程。

3、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现,为此,画家重视刻画人的眼神、身姿与手势,甚至以适度的夸张与变形达到传神的目的。

为了突出画中人物常常不画背景,而在衣纹表现上则凸显笔法与线条之美。

设色则以渲染之法随类赋彩,从而形成鲜明的中国人物画风格。

4、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引发人遐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境界。

5、中国古代花鸟画

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画的高峰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一、请第一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

教师补充:

岩画、陶画、帛画的代表。

教师提问:

中国画是从远古时代一直就有的吗?岩画、陶画也是中国画吗?

二、请第二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石窟壁画艺术与佛教的流传”

教师补充: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代表。

课堂讨论:

经历了1000多年,为什么敦煌壁画的色彩依然光彩如新?敦煌壁画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三、请第三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隋、唐、五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高峰期”

教师补充:

隋、唐、五代时期人物画的代表。工笔画与写意画。

知识拓展:

鉴藏印——后人在观览了书画作品之后,在空白处盖上自己的名号、斋馆号等印张。

教师提问: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中国画最主要的两种形式。通过作品分析,说说他们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四、请第四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画山还似山的中国山水画”

教师补充:

宋代与元代山水画代表的比较。寓情于景的意境表现。

课堂作业:

1.倪瓒曾经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述宋代和元代山水画风格上的差异。

要求学生思考后笔头完成课堂作业。

五、请第五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皇帝画家与中国古代花鸟画”

组织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进行自主赏析。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否列举出中国古代画家及绘画作品,并能举例说明我国古代山水、人物和花鸟画的特征?

第一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

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早期人类生活中岩画、陶画等绘画的形成。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回答问题:

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的既准确又完整则为取胜组。

第二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石窟壁画艺术与佛教的流传”

学生介绍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与兴起,以及所衍生出的石窟壁画艺术。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思考与讨论:

分组讨论后,哪个组给出的答案最接近于正确答案则为取胜组。

第三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隋、唐、五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高峰期”

学生介绍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宫廷画的兴起,人物画创作进入高峰期。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回答问题:

哪个小组的成员分析的既准确又完整则为取胜组。

第四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画山还似山的中国古代山水画”

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从早期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到后来更倾向表现作品意境的发展历程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完成课堂作业:

思考后将两题的答案书写于纸上。

第五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

“皇帝画家与中国古代花鸟画”

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帝王对花鸟画的推崇与花鸟画的兴盛。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第五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解赏析宋、元、明、清的花鸟画代表人物、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其他学生倾听、观看并理解。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尝试评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

通过答题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帮助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成就。

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与佛教的文化背景的联系。

领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知识的拓展既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阐述使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行动,让学生作为课上的主体。

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感受中华民族高深的文化境界。

通过课堂作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认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代表。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

学生通过自主赏析,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欣赏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漫步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殿堂里,充分领会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就,并且感悟了中国画情景交融的文化意境。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我们民族的艺术,继续将它发扬光大。

六、教学评价建议

以学生参与课堂思考、讨论、交流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组为单位进行互评、自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各组学习评价表

班级:

组别:

组长:

自评

互评

教师点评

评价摘要

表决

组员名单

5

篇3: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信息技术,纲要,学业,水平考试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本文简介: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一、命题原则命题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重点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既要检查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本文内容: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纲要

一、

命题原则

命题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重点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既要检查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考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信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

考试内容和要求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结合我省教学实际制订,内容包括: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所有学生的必考模块。

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必修模块是所有学生必考的模块。学生还必须选择其中一个选修模块参加考试。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获取

(1)了解信息的含义,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会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种途径和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学会针对实际问题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和选择合适的信息获取方法。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认识信息的价值,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信息加工与表达

(1)能够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会设计任务实施的简单流程。

(2)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知道文本信息常用的文件保存格式。

(3)会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掌握应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处理信息,能够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表达。

(4)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加工处理多媒体信息,并表达主题和创意。

(5)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6)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实际应用价值。

(7)能够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表达思想和发布信息。

3.信息资源管理

(1)认识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重要性,了解信息管理常用的方法,能够描述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并会分析其合理性。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了解利用数据库对大批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以及高效检索等方面的优势。

(3)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会对简单的数据库进行解剖分析。

(4)了解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应用实例。

4.信息技术与社会

(1)知道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能够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生活与学习的案例。

(2)能够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知道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4)掌握病毒防范与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以及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掌握信息安全的有关常识。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1.因特网应用

(1)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2)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3)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

(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电子邮件、FTP、OICQ、BBS等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

2.网络技术基础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了解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3)了解网络通信中常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4)了解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5)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理解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

(6)熟悉因特网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7)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理解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了解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及其作用。

3.网站设计与评价

(1)理解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了解其工作过程。

(3)掌握使用常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网页。

(4)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5)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进行简单评价。

三、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无纸化、网络化方式。考试的信息全部用计算机管理,并使用网络进行传输;考生的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生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分发到考试用机上;考生的答题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

考试时间为40分钟,考试分值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试卷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部分,题型分别为:

必修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单项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本题型每小题包括一个题干和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10分)

判断题5个,每小题2分,共10分。本题型每小题包括一个题干,根据题干描述判断对错。

三、分析题(30分)

分析题2个,每题15分,共30分。本题型每题包括一个题干和3个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分析结果。

选修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单项选择题5个,每小题2分,共10分,本题型每小题包括一个题干和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操作题(20分)

操作题3个,每小题分别为6、6、8分,共20分,本题型每题包括一个题干,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操作。

四、

样题和参考答案

必修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生物的遗传基因具有信息的(

)特征。

A.真伪性

B.共享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2.在使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时,若要描述全校男女同学的比例关系,最好使用(

A.柱形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饼图

3.张军同学用麦克风录制了一段wav格式的音乐,由于文件容量太大,不便携带,应该如何帮助张军在能正常播放音乐的前提下,把文件容量变小,最好的办法是(

A.

应用压缩软件,使音乐容量变小

B.

应用音视频工具软件将文件转换成mp3格式

C.

应用音乐编辑软件剪掉其中的一部分

D.

应用音频编辑工具将音乐的音量变小

4.学校要开一个“弘扬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你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会的光盘,但是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利用以下哪个计算机软件能把所要片段截取出来呢?(

A.画图

B.ACDSee

C.超级解霸

D.Powerpoint

5.应用计算机程序解决数学问题“求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步骤通常是(

A.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

B.

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检测结果

C.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D.

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6.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

A.

Word

2000

B.

WPS

2000

C.

写字板

D.

Flash

7.

经常从防病毒网站上升级杀毒软件,可以保证计算机中数据的(

A.

安全性

B.

保密性

C.

与他人共享

D.价值更高

8.下列软件属于智能处理工具的是(

A.

图片浏览软件

C.

网页浏览软件

B.

语音识别软件

D.

动画播放软件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网络盗取他人密码只是思想意识问题

B.恶意制作网络病毒属于计算机犯罪

C.色情、暴力网站不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D.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0.李明想到网上找《鲁迅全集》,那么他输入哪个关键词效率更高(

)?

A.鲁迅

B.全集

C.鲁迅全集

D.周树人

11.赵军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为了使自己成为“霸主”,苦心研究出一个可以窃取其它网友“游戏武器”的程序,赵军的行为属于(

A.信息污染

B.信息犯罪

C.信息泛滥

D.信息共享

12.下面“健康情况调查表”中的数据是按(

)排序的。

A.视力

B.

体重

C.

身高升序

D.

身高降序

13.下列不属于信息管理的是(

A.

学籍管理

B.

需求分析

C.

电子通讯录

D.

网页制作素材库

14.在网站中实现网页之间的链接一般使用(

A.

动画效果

B.

翻页功能

C.

超链接

D.

播放器

15.从网页或网站下载资料之前,应该先了解下载的资料是否(

A.

允许下载和使用

B.

有图片

C.

有动画

D.

有病毒

二、判断题(5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使用自己的电子邮箱不能给自己发送邮件(

A.

正确

B.

错误

2.

没有声音的的电子作品不能称为多媒体作品(

A.

正确

B.

错误

3.

电子作品或文件经过压缩工具压缩后,一般会比原文件容量小(

A.

正确

B.

错误

4.信息无处不在,但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A.

正确

B.

错误

5.

信息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信息的时效性(

A.

正确

B.

错误

三、分析题(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下面是一个2006年2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象资料,请根据下表进行分析:

(1)

(5分)

试分析哪个城市的温差最大?

(2)

(5分)

哪个城市最有可能下雨?

(3)

(5分)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

2.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主题为“无声世界也精彩”的网页框架,请进行如下分析。

(1)(5分)该网页适合面向的群体是哪些群体?

(2)(5分)该网页最能反映主题的栏目和素材是什么?

(3)(5分)该网页中哪些栏目不合适所面向的群体?

选修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有情报资料检索、远程教育、金融系统、军事应用等。因特网在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应用是(

)。

A.情报资料检索

B.远程教育

C.金融系统

D.军事应用

2.IP地址126.168.0.1属于哪一类IP地址(

)。

A.

D类

B.

C类

C.

B类

D.A类

3.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为(

)层。

A.

7

7

B.

4和

7

C.

7

4

D.

4

4

4.不能用来制作网页的软件是(

)。

A.记事本

B.FrontPage

C.Dreamweaver

D.AcdSee

5.传统的IP地址(IPV4)是由(

)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A.128

B.32

C.64

D.16

二、操作题(3个小题,共20分)

1.你已申请了一个免费的邮箱[email protected],请在Outlook

Express中添加这个帐号。邮件的接收和发送服务器分别为pop3.163.com和smtp.163.com,密码为def。(6分)

2.某营销员携带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到宾馆住宿,需要接收公司传给他的数据,宾馆为他提供了如下数据:

IP地址:10.4.211.77

关:10.4.211.1

DNS:

211.98.4.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请你为他进行相关设置,以便其顺利上网接收所需信息。(6分)

3.编辑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具体要求如下:标题为“欢乐的家”,并将标题依次设置为隶书、36磅、居中;在标题下插入一个3行4列的表格;并以“myhome.htm”为文件名保存到桌面上。(8分)

参考答案

必修模块: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D

7.A

8.B

9.B

10.C

11.B

12.D

13.B

14.C

15.A

二、

判断题

1.B

2.B

3.A

4.A

5.B

三、

分析题

1.(1)昆明(2)海口(3)海口

2.(1)聋哑人或者残疾人或者弱势群体(2)千手观音图片或者手语天地(3)MP3试听区和彩铃下载区

选修模块(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D

5.B

二、

操作题

1.(略)

2.(略)

3.(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信息技术高一备课组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模块知识点

考试时间和模拟系统练习

?

Powerpoint

Word?

?

代码填充

?

网页设计(Dreamweaver)

?

获取信息(IE

?

数据管理(文件夹、access)

基础知识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不完全性、时效性、

可共享性、依附性、价值性

文件扩展名、相关软件

数据库的几个术语及操作

ftp(文件传输)服务、www服务

考试时间和模拟系统练习

测试时间:1月5日上午或1月6日上午

练习模拟系统

?

?

?

?开机(重启)

打开IE浏览器,去掉代理

登录考试系统

输入班级,确定?

输入真实姓名,注册

?

输入考籍号02008**##,注册

?http://172.16.5.253/webexam

在做操作题的时候,必须通过按钮打开相应的应用

程序进行操作。

考生文件夹为D:/TJEXAM/姓名,将文件存盘到考生

文件夹中。

返回

注意事项:

?

?

此类题目一般操作方法(PowerPoint)

1.制作新演示文稿:打开应用程序,选空演示文稿,按题目要求选择版式

2.制作第二页幻灯片时:用“插入—新幻灯片”菜单

,选择版式。

3.插入艺术字:使用“插入—图片—艺术字”菜单

4.插入图片:使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菜单,到考生文件夹中找图片

5.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横排,用鼠标在要输入文本的位置单击。

6.插入外部文件(.doc

或.txt类型):把窗口最小化,通过“我的电脑”

打开考生文件夹,找到题目要求的文件后双击,选择要插入的文本内容,

使用“编辑—复制”命令,切换到PowerPoint窗口,使用“编辑—粘贴”

命令。

7.设置动画效果:选择对象,使用“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在对

话框中选相应的动画效果,确定。

8.设置切换效果:使用“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在对话框中选相

应的切换效果,全部应用

9.保存文件:“文件—保存”,选择考生文件夹,输入指定文件名,保存。

返回

此类题目一般操作方法(Word)

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外部文件与演示文稿

设置行距:“格式”——“段落”

设置字体字号:选择文本,从格式工具栏中找到相关按

钮设置字体字号

插入表格:“表格—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置表格

行列

图片的环绕方式:例如四周型环绕

(PowerPoint)操作相同

存盘到指定地点。

设置页面边距:“文件—页面设置”菜单

设置纸张方向为横向:“文件—页面设置”菜单,在对

话框中用“纸型”选项卡,方向设置为横向

返回

“网页设计”类题目一般操作方法(Dreamweaver)

新建网

    以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