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 本文关键词:第五章,培养,植物,实验,组织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 本文简介: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基本概念(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培养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并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2)理论依据:植物细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 本文内容:

第五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基本概念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在无菌培养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并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

理论依据: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指植物机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全套的基因组,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力。

(3)

外植体:

从活体植株上切下的,用于组织培养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一般包括茎尖、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以及他们形成的体细胞胚等材料。

(4)

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5)

脱分化:

已经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切割损伤和培养物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丧失原来的分化结构和功能,最后形成无组织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6)

愈伤组织: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7)

再分化:

已经脱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经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出根和芽,形成完整植株

,这一过程叫作再分化。

(8)

不定芽:

在高等植物正常的个体发育中,芽一般是只从茎尖或叶腋等的一定位置生出。所以这种象顶芽、腋芽、副芽等均在一定部位生出的芽,称为定芽。与此相反,凡从叶、根、或茎节间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为不定芽。

(9)

胚状体:

在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的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菊花为例)

1、培养基的配制:

方法:培养基干粉配制法

称取培养基干粉42g加水加热煮沸溶解后定溶至1L,按照需要的浓度分别加入激素。

(其中生根用的植物激素NAA为0.2mg/1000ml)

用1mol/L

NaOH和1mol/L

HCl调节pH至5.8。将配好的培养基迅速分装至150ml组培瓶中,拧上盖子,放入灭菌锅121℃,灭菌20min。

2、菊花接种与培养:

(1)取材:

取菊花生长旺盛的嫩枝。

(2)消毒:(省略)

①流水冲洗后,加少许洗衣粉刷洗,流水冲20分钟;

②放入70﹪~75%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30秒,无菌水冲洗2~3次,用无菌吸水纸吸干;

③在2﹪~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8~10分钟,无菌水冲洗2~3次,无菌吸水纸吸干。

接种:减去嫩枝3-4厘米(带有3-4片嫩叶)接到培养基中(注意:不能将一片叶子接入进去并务必要提前做好杀菌、消毒、灭菌措施)

培养:将无菌苗培养到光照培养箱中,条件温度:25度、光照:12小时,每隔一周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3)愈伤组织与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分别对植物材料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

(4)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是继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培养过程,目的在于繁殖出相当数量的无菌苗。

(5)生根培养

当无菌苗长到2~3cm时,选用生根培养基剪取无菌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

(6)炼苗、移栽

炼苗:当无菌苗根系长出约3cm,把无菌苗进行炼苗适应外界环境。先在外界环境闭瓶锻炼3天,再开瓶锻炼3天(以培养基上开始长出菌为宜)。

移栽:去净培养基,可先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蛭石上培养使根系发达再转移到土壤中。

【注意事项】

1、实验所使用的器材要严格灭菌,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因染菌导致实验失败;

2、pH值对培养基的硬度有影响,pH过高培养基变硬,pH过低培养基不能凝固,所以要调整好培养基的pH值;

操作不当引起的杂菌污染实验结果,

被杂菌污染培养基

3

不要将一片叶子接入到培养基中

拓展实验:选取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

不同外植体的培养基激素配比如下:

叶片:

6—BA

:

2mg/L

NAA:

0.5mg/L

将叶片切成0.5cm*0.5cm小块

茎段:6—BA

:

3

mg/L

NAA:

0.2

mg/L

将嫩枝切成1cm

茎段

腋芽:6—BA

:

3

mg/L

NAA:

0.2

mg/L

将嫩枝切成1—2cm带腋芽的茎段

最后调节PH值至6.0

(1)20天后,菊花不同外植体培养情况,见图5:

图5

20天后菊花不同外植体形态

(从左往右分别为:叶片愈伤、茎段愈伤、腋芽培养形态)

(2)50天后,菊花不同外植体培养情况,见图6

图6

50天后菊花不同外植体形态

(从左往右分别为:叶片愈伤、茎段愈伤、腋芽培养形态)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