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关键词:感悟,理解
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简介: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和感悟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都以“省”修身。“省”,意思是反省,它是一种在省察自身时识己错、纠己错的行为。古语有云:“正人先正己,不正己焉能正人。”在求诸他人之前,应先严于律己,只有自己率先垂范,才能影响周边的人。曾子之见亦是如此,每日三省,防微杜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内容:
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和感悟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都以“省”修身。“省”,意思是反省,它是一种在省察自身时识己错、纠己错的行为。古语有云:“正人先正己,不正己焉能正人。”在求诸他人之前,应先严于律己,只有自己率先垂范,才能影响周边的人。曾子之见亦是如此,每日三省,防微杜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三省吾身”的道理不仅出现在《论语》中,《易·乾》九三爻辞亦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白天自强不息,晚上战战兢兢,戒惧警省。若常能如此自警,即使身处危地,最终也不会有咎害。“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即警惕、反思。“朝乾夕惕”,其勤勉和谨慎的程度远高于“吾日三省吾身”,是对一日三省的深层诠释。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三省中的第一省,直译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人谋”除了表现为帮人办事外,还包含了有策略、谋划之意。“忠”,就是要尽己之力。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尽己之谓忠。”儒家倡导仁义,并它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若为人谋而不忠,则视为不义,无“义”又何谈修养?
第二省,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即诚信。朱熹说:“以实之谓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人若无信则行不端,行不端则非君子。世道纷纭,物欲横流,人心难免为外利所动,此时,人最易失去真我而为物欲所蔽,从而忽略了内心的诚信。曾子认为,诚信是在人格的完善中得以完成的,主张人应在社会上寻求与他人心灵的相通,强调个人与他们诚信交往。
第三省,“传不习乎?”“传”,传授、教导之义,不仅指师长所教授的知识,还指将生活、学习中所积累的各种经验传达给他们。“习”,熟记于心。朱熹说:“习,谓熟之于己。”学习意在增加自身的心性涵养。心性涵养,是建立内在秩序和理想社会的基础,没有内在精神支撑的外在秩序,只是空谈而已。在曾子看来,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方面。将老师所教牢记于心,才是对老师及其劳动成果真正的尊重。
由于忠信是传授学习的根本,故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先反省是否做到了忠信;最后,还要反省是否将师长所授熟记于心。可见,曾子为学之道,多反省自身,求诸于内。朱熹引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后之学者,若能做到一日三省,便得曾子为人为学之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