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总结-(必过) 本文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总结-(必过) 本文简介:直观发红2017.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16.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2015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2014.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千人死亡率2/200*10000.01*1000=10安全事故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30人死亡、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1亿以上直接经济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总结-(必过) 本文内容:
直观发红
2017.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016.强化安全发展观念
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2015加强安全法治
保障安全生产
2014.
强化红线意识
促进安全发展
千人死亡率2/200*1000
0.01*1000=10
安全事故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30人死亡、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10~30人死亡、50~100人重伤,5000万~1亿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3~10人死亡,10~50人重伤,1000万~5000万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海因里希法则:
1、机械事故比例:伤亡(1):轻伤(29):不安全行为(300);
2、危险源:
①第1类:发生意外释放的能力;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②第2类: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况:①遗传及社会环境、②人的缺点、③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企业预防中心)、④事故、⑤、伤害;
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①控制不足(管理)、②基本原因(起源论)、③直接原因(征兆)、④事故(接触)、⑤受伤(损失)
吉布森提出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
1、第1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损伤值得能量引起的;
2、第2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如中毒,窒息、冻伤)
轨迹交叉理论事故描述: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本质安全(安全生产最高境界):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
安全管理原则的预防原理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①工程技术对策、②教育对策、③法制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可以运用设备、设施、建设项目;
安全管理原则的强制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工作体制;
我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①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②绝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考核指标;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重点)
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
1、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最高);
2、安全生产基础:隐患排查和治理;
3、重大危险源监控: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估;
4、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设置警示标识+警示说明;
5、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应急救治措施;
6、事故调查和处理: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
7、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每年至少1次;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功能:
(必看)
ü
ü
导向功能:将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观,达到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
ü
ü
凝聚功能:将每个职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ü
ü
激励功能:员工理解企业及工作意义后,增大工作动力;
ü
ü
辐射和同化功能:通过良性传播影响他人;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
1、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单位为同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库房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场所。
2、
危险化学品与下列场所距离应符合规定:居住区、商业中心、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引用水源、水厂、车站、码头、农田保护区、军事禁区等;
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4重大危险源评价单元:(散设管道不是独立单元)
①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
②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
③一个共同提坝内的全部储罐;
5、重大危险源计算:同个场所多品种时
(必考)
(实际存放量/临界量)+(实际存放量/临界量)≥1
6、事故严重程度评价:
①最大危险原则:一种实物具有多种危险,且事故后果相差大。
②概率求和原则:适用于,后果相差不大,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
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
1、
安全生产规章建设原则
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②主要负责人负责;
③系统性原则;
④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2、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目标、责任制、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消防、隐患、防灾、事故调查、应急、安全奖罚管理制度;
3、人员安全管理制度:防护用品、工器具、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定期检查、维护、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志、作业环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签发):
1、技术性较强的规章制度由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签发;
2、涉及全局的综合管理制度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修订):每1年进行审查和修订+每3~5年全面修订;
第五节
组织保障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上单位,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100人以下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或委托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安全服务;安全管理机构由单位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3、安全生产费用由谁保障:
(必考)
①股份制、合资企业安全投入资金——董事会;
②一般国有企业——厂长+经理;
③个体工商户——投资人;
3、
安全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必考)
①当年未发生事故、没有动用风险抵押金的,下年不再另行存储;
②当年发生事故、动用风险抵押金的,下年1个月内补齐存储差额;(不是用多少补多少)
③当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600万时不再存储;
④小企业30万、中100万、大150万、特大200万;
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区分防止VS减少)
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消除危险源、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③隔离、④故障——安全设计、⑤减少事故和失误;
2、
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隔离、②设置薄弱环节、③个体防护、④避难与救援;
3、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
①单位、措施名称、目的和内容;
②经费预算及来源;
③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④开、竣工日期;
⑤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1、安全设施投资——建设项目概算;
2、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建设项目预算;
3需要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的单位:
①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②生产、存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包含长输管道)
③国家或省级重点的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纺织、烟草、轨道交通、电力、公路、水运、商贸等项目。(注意是国家或省级重点!)
4、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①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限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②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③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能作出经本部门批准可延长10日(=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6、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将试运行方案报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安监部门备案;
7、建设项目试运行:不得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8、建设项目试运行(后):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
1、
特种设备(旧设备)应符合的要求:
①具有原使用单位的注销登记证明;
②有完成的安全技术档案;
③经定期检验合格;
2、特种设备(进口的)应符合的要求:
(必看)
1、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应担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2、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同类首台产品,应当由该产品的国内代理商报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试验合格。
3、特种设备安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
4、特种设备证书:证书期满前60日内,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5、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6、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7、特种设备事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政府报告。
8、特种设备报废:①严重事故隐患、②无改造维修价值、③超过安全技术规范的使用年限。
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一、安全培训(主要负责人):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验、储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在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
2、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在培训不得少于12学时;
二、安全培训(新上岗从业人员):
1、煤矿、费每款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单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调整岗位后,应有车间级组织上岗培训;
ü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检查:定期、经常性、季节性、专业、综合性、职工代表不定期巡查;
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
①隐患的现状及生产原因;
②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③隐患的治理方案;
2、
对采取局部或全部停产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①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
②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整改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③整改无望或者拒绝整改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予以关闭;
第十二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三证”、“一标志”: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
2、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
①不得低于我国标准;
②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准用手续。
3、进口(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取得安全标志;
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①安全标志证书、②安全标志;
5、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设备准用制度;
6、全风险抵押金——开工前——5%;
第四章
安全评价(细看)
1、安全评价按实施阶段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建设前
投产前
投产后
2、安全预评价主要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安全措施及建议;
3、安全验收程序:准备、辨识、划分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建议、结论、报告;
(重点--顺序)
4、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事故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①物理性危险因素:设备、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有害光照;
②化学性危险因素:爆炸品、易燃、有毒、粉尘;
②环境因素:门和围栏缺陷(区分清楚)
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1、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车辆停止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不包括: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起重作业中坠落引起的物体打击;
5、触电:雷击伤亡;
6、淹溺:包括高出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
7、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8、坍塌:如脚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车辆其中伤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注意:爆破作业伤害引发瓦斯爆炸——属于放炮,不属于瓦斯爆炸。
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①直观经验法(要求有参照先例):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
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适用-无经验)
6、
安全评价方法:
①定性安全评价法:安全检查表、因素图分析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等;
②定量安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7、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状态变化(即偏差)
8、故障树(可定性+定量):确定顶上事件(分析的对象事件即为顶上事件)
9、事件树(与故障树相反):
1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①事故发生可能性;
②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③危险严重程度
11、定量风险评价法:事故发生频率×后果;
12、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程序:初审、条件核查、许可审查、公式、许可决定;
13、安全评价业务分类:
①一类:各种矿、石油、化学品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
②二类:建筑工程、公路、港口等。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重点)
职业性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化学有毒物质;
①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
②化学有毒物质: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
2、
物理因素:高温、高湿、低温、气压、噪声、振动、辐射;
职业接触限值:
(必看)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最高容许浓度——任何地点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
4、超限倍数——符合8小时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不应超过的倍数值。
1、最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2、手臂振动的局部振动——职业病;
4、无机粉尘:煤尘、水泥、玻璃纤维、石棉尘、金属尘;
5、有机粉尘:棉麻、面粉、毛、纤维、炸药、燃料;
6、异常气象条件职业病:中暑、高温、高原病;
7、职业病危害评价:(除煤矿外)每年至少1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8、职业危害预评价方法: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法;
(记忆)
9、技术措施防止职业病:
1、控制粉尘的办法——湿式作业、封闭抽风除尘;
2、控制化学毒物方法——全面通风、局部送风、排出气体净化;
3、控制噪声的办法——隔离降噪、吸声;
10、职业危害申报(原申报机关申报)
1、新、改、扩建项目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记忆)
2、技术、工艺、材料发生变化导致职业危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15日内申报;
3、生产单位名称、法人、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15日内申报;
1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12、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内容:
(重点)
①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情况、安全培训情况;
②防治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③场所危害因素申报情况;
④场所检验、检测结果公布情况、危害后果告知情况;
⑤防护设施的修护保养情况、个人防护发放管理情况;
13、作业场所管理:
①急性职业损伤有毒有害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撤离通道、泄险区;
②有毒作业场所:
①一般毒:黄色警示线;
②高毒:红色警示线;
③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淋浴间、更衣室、物品存放间、冲洗间;
14、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离岗前)
1、矽肺患者:每年1次;符合国标的2年/次;
超标的1年/次;
2、煤尘:
符合国标的3年/次;
超标的2年/次;
3、二氧化硅粉尘:
符合国标的2年/次;超标的1年/次;
第六章应急管理(记忆-点比较多)
1、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原则:及时性、全面性、高效性、引导性原则;
2、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
①外部环境预警系统:自然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工艺预警;
②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质量、设备、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③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
3、
预警系统:
①预警分析系统:(检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
②预警对策系统;
4、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
5、四种预警等级: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四级蓝色;(黄、蓝价值最大)
6、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时序性预警信号输出、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
7、预警系统的实现(顺序):监测、识别、诊断、评价;
8、预警部的中心任务——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系统;
9、日常监控的两个任务:日常对策、事故危机模拟;
10、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①营救受害人员、②控制事态、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1、事故应急救援特点: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
12、事故应急救援要求:迅速、准确、有效;
13、特别重大事故、超出省级政府处置、跨省事故——《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4、事故应急管理程序: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15、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
16、事故应急相应机制级别:
①一级紧急情况:所有部门、各个部门机构联合处理的紧急情况;
②二级紧急情况:两个或更过部门联合处理的紧急情况;
③三级紧急情况:一个部门处理的紧急情况;
17、事故应急相应程序: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8、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结构模块:指挥、行动、策划、后勤、资金行政;
19、应急预案3个层次:
①综合预案:总体预案;
②专项预案:具体的、特定类型的。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
③现场处置方案:某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具体周密细致安排。
20、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①成立工作组: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
②收集资料、③风险分析、④评估、⑤编制;
⑥评审与发布:两级评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签署发布;
21、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系统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
22、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①概况;
②事故预防: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
③准备程序;
④应急程序:接警通知、指挥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信、评估、警戒治安、人群疏散安置、医疗卫生、公共关系(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安全、抢险救灾;
⑤现场恢复;
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23、应急演练按组织方式分类:
①桌面演练:明确职责和程序,提高协调配合;包括图上、沙盘、计算机、视频会议演练;
②实战演练:检验提高应急能力;
24、应急演练按内容分类:单向演练、综合演练;
25、应急演练按作用分类:
(重点)
①检验性:检验可能性、准备的充分性;
②示范性:为了参观、学习提供示范,观摩;
③研究性演练:研究、实验、探索。
26、一个完整的应急演练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改进;
②准备:成立机构、确定目标、设计情景流程、方案设计、评估标准方法选择、文案审批、落实各项保障工作、培训、预演;
③实施:演练前检查、情况说明+动员、启动执行、宣传报道、结束、现场点评会;
第七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群众未收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收到处理不放过;
3、
事故等级分类:
①特大:30以上、
100重伤、
1亿;(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②重大:10~29、
50~99人伤、
5000万~1亿;
③较大:3~9、
10~49人伤、
1000万~5000万;
④一般:3人以下、
10人以下伤、
1000万以下;
3、重伤事故:伤害超过105天;
4、事故上报期限:单位1小时、县级~市级2小时、市级~省级2小时、省级~国务院管理部门2小时、管理部门~国务院2小时;(特大事故:共9小时)
5事故上报部门:————————————最低市级(重点区分记忆)
①特大、重大: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②较大事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③一般事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事故补报:
①除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外,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造成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②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造成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7、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
8、事故调查:“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①特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调查;
②重大:省级人民政府;
③较大:市级人民政府;
④一般:县级人民政府;
PS:跨地区发生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9、事故调查组:人民政府、安监、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可以聘请专家;
10、事故调查组职责:
①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
②认定事故责任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③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④总结事故教训;
⑤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⑥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1、事故调查期限(最长120天):发生之日起60天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经批准延长60天;
12、事故调查报告批复期限(特大最长60天):
①重大、较大、一般事故接收到事故调查报告起15日内作出批复;
②特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出情况经批准延长30日;
13、事故调查期限+批复期限(特大+最长时间)=120天+60天=180天;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1、系统误差: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
2、随机误差:非人为的偶然因素;
3、抽样误差值:整群抽样≥单纯随机≥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记忆)
l
计数资料:比、构成比、率;
(对比记忆)
l
计量资料:
①集中趋势: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百分位数
②离散趋势: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
一、
伤害程度分类:
①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②重伤:损失工作日≥105日的失能伤害;
③死亡:≥6000日;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
1、直接经济损失(必须准确记忆)
(必考)
ü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注意人数)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金;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注意)
ü
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注意)
ü
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
②流动资产损失;
2、
间接经济损失
①停产减产损失;(注意)
②处理环境污染费用;(注意)
③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
④资源损失价值;
⑤工作损失价值;
二、
事故统计评价指标:(伤害:包含死亡人数)
注意:两个年限对比,=(去年-今年)/去年×100%;-------------------
1、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从业人数)*103
2、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数)*103
3、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250*8)]*10(6次方)
4、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10(6次方)
5、重大事故率=(重大事故起数/事故总数)*100%
6、万车死亡率=(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人数/机动车数)*10(4次方)
7、亿客公里死亡率=[死亡人数/(运营旅客数*运营公里数)]*10(8次方)
8、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总人数*250*8)]*10(6次方)
四、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
(案例总结中未总结到)
1、(新)发病率=同期内新发病例数/观察气馁可能发病的平均人口×100%;
2、患病率=检查发现的现患病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
3、病死率=同期内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100%;
4、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同年平均人口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