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活动研究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活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节庆,文化活动,少数民族,民俗,研究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活动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作为广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信仰和风土人情。文章以田阳敢壮山为例,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活动面临参与主体减少、内容形式失范、资源衰竭、与现代休闲体育冲突、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传承机制、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活动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作为广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信仰和风土人情。文章以田阳敢壮山为例,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活动面临参与主体减少、内容形式失范、资源衰竭、与现代休闲体育冲突、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传承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加强相关研究等保护与传承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活动

一、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体统节日。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中,除了传统的祭祀、祈福活动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体育活动,我们称之为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如田阳壮族三月三的抛绣球、隆林彝族火把节的打磨秋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族民俗节庆为民族传张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又为少数民族民俗传统节日增添了纷繁多姿的色彩,相得益彰。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祭祀性民族节庆体育活动、纪念性民族节庆体育活动、庆贺性民族节庆体育活动、社交娱乐性节庆体育活动、其他形式的民族节庆体育活动。

二、田阳敢壮山歌圩节体育文化活动情况

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凝聚中形成的具有群体性特征、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体现出民族的共同理想、情感、性格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理想愿望等的节日。壮民族是岭南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最早创造稻作文化(那文化)的民族。田阳敢壮山歌圩节的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大多与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祭祀仪式、农耕祈收、婚丧活动有关,体现了当地广大壮族居民的认同文化,体现出他们族群间的凝聚力与自信,映射出了壮族居民的社会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过程。田阳敢壮山是广西壮族文化的发源地,田阳敢壮山歌圩(又称布洛陀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是广西最大、最古老的歌圩节,历史久远。田阳敢壮山歌圩节起源于祭奠壮族祖先布洛陀的活动,相传农历二月二十九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壮族居民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迎神归位)至三月初六都会自发祭拜始祖布洛陀,三月初七、初八、初九对唱山歌,久而久之,形成了古老的敢壮山歌圩。近年来,在田阳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在百色市政府、广西壮学学会的参与引导下,田阳敢壮山歌圩节已于2010年5月30日,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政发〔2010〕25号),已成为广西传统节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国内的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台湾等地,以及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壮族同族后裔,近30万人次前来祭拜。现今已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布洛陀祭祀大典、布洛陀文化学术交流座谈会、布洛陀民俗文化主题晚会、布洛陀山歌比赛、舞狮技艺展演、贝侬泼水狂欢、壮乡千人广场舞、摄影大赛、旅游商贸美食活动、歌圩体育运动会等,其中歌圩体育运动会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斗牛、摩托“箩拉”、圣女池摔跤、抛绣球、抱花炮、夫妻挑抬西红柿、抬花轿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集竞技、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部分田阳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项目介绍如下:斗牛。牛作为农耕活动的生产工具,在以水稻为重要农作物的壮族先民心中具有重要作用。据布洛陀诗经记载,布洛陀在造牛后教壮族先民用牛耕田耙地,为了判定出哪一头牛力气大又灵活,布洛陀就教人们用斗牛来进行判定。[1]在农闲时节,在田间地头,人们将自家的耕牛牵来比试其力量的大小,来评价牛的好坏,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斗牛比赛。摩托“箩拉”、夫妻挑西红柿、圣女池摔跤。这些项目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诞生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田阳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小西红柿(又称“圣女果”)是其主要的特色蔬菜品牌。每当西红柿成熟的季节,菜农们用摩托车你追我赶地将成熟的西红柿从田间地头运送到时公路旁,形成了一道壮丽的丰收景象。现如今,田阳人民将这一平时的生产方式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摩托“箩拉”运西红柿、夫妻挑西红柿、圣女池摔跤,以庆祝丰收,娱乐身心。抛绣球。“男女聚会,各为行例,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这,谓这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2]由此可见,抛绣球是为了维持民族繁衍生息而进行的求偶活动。在生产方式落后的年代,男女的恋爱自由被严重束缚,青年男女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则在类似当今歌圩活动的场合寻找意中人,体现了壮族青年男女的崇尚爱情和渴望自由的人生追求。当前,田阳壮族民俗节庆活动的抛绣球活动.已基本失去了其原本的社会功能,演变成了一项集娱乐、表演、健身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圣女池”三决战。这是田阳县当地的农民朋友们为庆祝番茄丰收而自创出来的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比赛时,选手需在一个直径8米、高30厘米装满圣女果(小番茄)的场地里进行“摔跤、顶牛、斗鸡”三项比赛。由于池中洒满了小番茄,非常滑,参赛选手都站不稳,稍用力就会倒在番茄池里。比赛既是力量、技巧的较量,又体现出丰收喜庆之乐,整个过程紧张、刺激、乐趣无穷、人气较高。

三、田阳敢壮山歌圩节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节庆体育活动参与主体的嬗变

自2004年第一届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至2017年,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30万人次,但对大多数参与者对活动的内容了解甚少。参与民俗节庆体育活动的主体人群中,多为当地保持民族传统习俗的土生土长的年长者,而年轻一代大多外流谋生,对相关体育活动丧失兴趣,即使参与也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这导致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参与人群主体出现断层,从而导致民族节庆体育文化面临失传的尴尬境遇。

(二)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失范与传承的冲突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当下离不开商业包装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壮族传统民俗活动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造成其本来的民俗文化缺失现象——称为“失范”,这种失范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传承。

(三)民族民俗节庆体育资源衰竭与体育休闲的冲突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民众体育参与的多以歌舞类、健身类为主要活动导向,而以祭祀、祈福、庆丰为活动功能的民众节庆体育(如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活动中的舞龙、舞狮、抛绣球等)已不能满足民众的体育参与需求,逐渐丧失群众基础,有的甚至已经失传,令人惋惜。

(四)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创新与本体意识的冲突

田阳敢壮山歌圩节的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重功能。在传承其原有的祭祀、祈福等文化功能的基础之上,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陈出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运用现代影像记录濒于失传的“德保县百布屯的壮家拳”),使之能规范、有序向前发展。

四、田阳敢壮山歌圩节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的保护与传承

(一)创新传承机制

田阳敢壮山歌圩是为了祭祀布洛陀的民族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以祭祀为主,壮族民俗仪式与民俗体育以民众自发的群体节庆活动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但是,壮族传统民俗正受到新时代文化元素的强烈冲击,原生态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也面临失传的境遇。近几年,田阳县政府通过全力打造“田阳敢壮山三月三歌圩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创新壮族民俗节庆活动方式,有力地保护了当地民俗,也使民俗活动运用媒体、网络、论坛等新载体,得以有效传承。

(二)丰富活动内容

近几年,田阳敢壮山歌圩除传统祭祀活动外,推出一系列节庆体育活动,丰富歌圩节的活动内容,扩大区域影响力,有效保护了民俗节庆活动,获得群众高度认同。如:每年三月三的舞狮争霸赛,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国内其他地区的舞狮队伍,与田阳当地的壮狮同场竞技,借助媒体的宣传,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使当地特色民俗节庆体育活动“走出去”,有效保护了特色民俗体育活动。

(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差异在日渐缩小。而在民俗节日里,人们身穿民族服饰、举行民俗体育活动,又体现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田阳敢壮山歌圩是壮族人民的节日盛会,增强了不同地区壮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加深了同族群与其他族群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民俗活动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与传承。

(四)加强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文化研究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族民俗节庆体育是当地居民进行祭祀、祈福、生产、婚嫁等活动的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在对其进行传承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既坚持其本体性、朴实性、自觉性,又要以审视、研究、创新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改革创新,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和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民族体育集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2]何卫东,伍广津.广西壮族投绣球的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作者:逯小龙 王坤 单位:百色学院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