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都匀毛尖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1)_光明网(图)

196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黔南的第一家大中型国营茶场在都匀正式成立,这个有可开发土地4000亩、茶树种植2000多亩的茶企原本是成立于1957年的都匀茶叶实验站。

也就是这一年,在茶场门前那条通往都匀的公路上,1960年毕业于从江苏宜兴农校茶叶专科班的徐全福,坐着一辆马车来到茶场。1960年,他为支援贵州建设只身来到黔南,1964年调入都匀茶场,成为都匀茶场的第一批建设者,也是这个茶场唯一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茶场一呆,就是一辈子。

黄山毛尖价格茶_沩山毛尖是什么茶_都匀毛尖是什么茶

都匀毛尖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

1964年,都匀茶场开始大规模种植原生树种的都匀毛尖茶。一天,省里的茶叶专家甘榆才等人来到场里调研考察。为了确定茶叶的品质特点,他们用相同的茶叶分别制作了红茶、龙井、毛尖和毛峰几个不同类型的茶品,加以比较。三天后,试制的新茶出来了。鉴定表明,这里的茶叶特别适宜制作绿茶,加工毛尖茶形色香味品质俱为上乘。

沩山毛尖是什么茶_黄山毛尖价格茶_都匀毛尖是什么茶

徐全福也参与了试制,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茶叶并不亚于家乡的那些江南名茶,尤其是当他从专家们的口中听到,这个沉寂多年的茶叶竟然曾经是明代崇祯皇帝的最爱,是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的获奖展品,他陡然瞪大了眼睛,看着手中捧着的一把形似鱼钩的茶叶,心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激动。

从那一天起,徐全福深深地迷上了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是什么茶_沩山毛尖是什么茶_黄山毛尖价格茶

经过几年的实践,徐全福发现,民间流传的都匀毛尖加工手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费时,二是品质不稳定。还常常将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茶青混在一起,造成叶底不匀,降低了茶叶的品质;用菜籽油抹锅的加工工艺使得干茶色黑,影响美观;杀青锅温高低不定,茶叶汤色发黄;加工一锅茶叶整套工序需两个多小时,耗时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1968年春都匀毛尖是什么茶,在甘榆才等专家的支持下,徐全福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改革创新,用新方法炒制都匀毛尖。

沩山毛尖是什么茶_都匀毛尖是什么茶_黄山毛尖价格茶

针对炒制中存在的问题,徐全福首先从选料入手进行严格分级,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得超过2.5公分,柄根不得超过2毫米的绿色叶片为一级;一芽一叶开展为二级。在加工工艺上,他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炒制,根据不同的工序规定在一定的锅温下,杀青、揉捻、做形、提毫、烘焙五道工序的标准锅温,要求所有操作在锅里一气呵成,改掉了以往杀青锅温不足、冷揉、洗锅、菜籽油抹锅等制约茶叶质量,大大提高了茶叶品质和炒制效率将完成一锅1.5斤茶青的茶叶加工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左右。

初战告捷,徐全福将自己炒制的茶叶寄给时任浙江大学教授的庄晚芳,这位中国茶叶界的泰斗级人物当时就回信并赋诗一首:“毛尖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这位大师看到了都匀毛尖巨大的潜力,在信中,他鼓励徐全福再接再厉,把“都匀毛尖”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都匀毛尖是什么茶_沩山毛尖是什么茶_黄山毛尖价格茶

五年后,都匀毛尖新工艺终于完全定型。用新方法炒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银毫披身、色泽绿润、冲泡汤色绿黄明亮,香气清嫩,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加工工艺的改进,不仅从色、香、味、形、效几个方面提升了都匀毛尖的质量,还让加工工艺登上了科学炒制的新台阶。在那个年代,这属于非常超前的革新,它直接为都匀毛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中国十大名茶奠定了基础。

1973年,新毛尖首次参加我国规模最大的对外贸易洽谈会——广州春季交易会,在会上,都匀毛尖引起出口商的普遍关注都匀毛尖是什么茶,上海外贸首先与都匀茶场签订外销合同,作为中国顶级茶叶出口日本。在间隔巴拿马博览会的60年后,都匀毛尖再一次踏上了远赴海外的途程。徐全福也因此成为都匀毛尖现代炒制工艺的第一人。茶界人士评价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和地方标准,当然也没有跻身十大名茶的可能。

近50年与都匀毛尖的相伴相随,当年的少年郎如今已是白发翁,但每当提起都匀毛尖,老人的眼神里依然焕发出和当年一样青春的光彩,如同一株在高山云雾里永远翠绿的茶树。

黔南州人民政府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