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是一所z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伊河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z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伊河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是z市经济强区。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伊河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伊河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着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达25TB。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是z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z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z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高级职称比例42%;博士145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23人,占专任教师的60%。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z市优秀教师1人,z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z市先进工作者1人,z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z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z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z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0人,外籍教师6人。
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2个,z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z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z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z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伊河师范学院学报》、《伊河师范学院报》两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z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8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22项,z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近年来,学校获得z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z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z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20余项。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1977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水平高”的良好形象着称,学校因此被誉为“培养‘三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100多项、市级奖30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z市级学生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