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江靖中专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规定

  江靖中专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规定

  课程标准是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加强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编制课程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规范性原则。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名词术语规范,结构合理,文本内容符合课程目标,文本格式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2.系统性原则。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切合学生的实际,确立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3.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

  1.专题调研。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2.编写初稿。在研读教学文件资料和进行本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框架),把职业分析和教学任务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3.专题研讨。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附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

  4.专家审定。学校请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送审稿进行审定,确定为试行性课程标准。

  5.组织实施。按照试行性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专业(基础)教学部要建立课程标准教学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意见。

  6.修订完善。根据实施评价和反馈的意见,对试行课程进行流动修改,不断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

  五、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和其它说明等五个部分。

  1.  课程标题

  2.  适用对象

  3.  课程性质

  本课程(课程名未必同于教材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基础、主干、核心课程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对培养学习者什么能力、起什么作用,以及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单独设置的实训课),应达到何种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

  注明是中职还是五年制高职,注明适用专业,说明适用专业和哪个年级起,相同名称课程的课程标准对于不专业可能会有所不同,如《电工技能训练》、《数学》,对于机类专业与电类专业有不同的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4.参考课时

  5.总学分  按16课时为1学分计算,四舍五入。

  6.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和职业道德与情感三方面概括地加以表述,说明学习者经该项目学习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的结果的综合概括,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素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7.课程设计思路: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学习项目安排思路、项目来源,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参考课时确定的标准、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反映创新之处。

  8.内容纲要

  主要阐述学生在学习领域、专题或目标要素等方面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又要形成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业动词,用“‘能’+动作要求+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不要采用“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教师为主体的陈述方式。

  ●动作要求:可以按要求的按程度选择一种,如:初步、熟练,模仿、操作、独立连贯操作。

  ●动词:

  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

  程序类:排序、连接、编译、调试、安装等

  理会类:理会、阅读、摘录、寻找、比较、判断、求、选择、收集、导出、证明等

  知识类:了解、理解、应用等

  解决问题类:查阅、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

TAG标签: 课程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