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明素养 成就美好未来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经研究决定,2015年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提升文明素养,成就美好未来”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的校园氛围。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能够对己讲仪表、对人有礼貌、学习讲勤奋、在家讲孝顺、出外讲公德,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的好公民。
三、活动内容
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展示活动和宣传活动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1.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3.展示:通过开展学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和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等活动,展现广大学生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4.宣传:通过“家长学校”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z”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时间:2015年2月——2016年1月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5年2月——3月初)
1.研究制定我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干部会议,部署工作。
3.各校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本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同时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易操作,力戒形式主义、花架子,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强化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5年3月——2015年12月)
1.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各中小学校要用“学生一日常规”引导学生的言行,注重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做到人人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传礼仪,营造讲礼仪的文明氛围;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深入把握文明礼仪教育的精神实质,并将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要注重对学生日常交往、衣着、言行的教育、指导和督查,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落实到文化学习与日常生活当中。
2.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各校一是要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礼仪规范,普及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教学礼仪、学习礼仪等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掌握日常礼仪常识,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二是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礼仪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三是要充分利用公益活动、寒暑假等时机,倡导学生走出家庭,走进社区,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3.制定分层目标,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各校应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以及其他省市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相应的文明礼仪教育分层目标,并将目标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要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乃至家长,规范与人交往、合作、交流、共处等外在行为,进而内化为“自尊、自律、自强、互助、创新”的品质。
4.构建校园文化,营造氛围
校园环境是文明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各学校要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做到安排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上有陶冶性。
5.活化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各中小学校要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以及“妇女节”“清明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利用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演讲、绘画、写作、慰问、义务服务、参观、访问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