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工作计划 内容页

蒙地区学校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蒙地区学校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九届z市委十六次全会指出,z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尤为需要文化建设的提振、支撑和引领。蒙地区第九次党代会及区委《关于推进蒙地文化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蒙地文化繁荣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区。为更好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动蒙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国家、z市和蒙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以下建设原则:

  (一)党组织领导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党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蒙地教育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来抓,纳入干部培养和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各方资源,汇聚师生智慧,构建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激发学校文化创造活力,创新学校文化内容和载体,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把学校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三)“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覆盖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培养师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建设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引领广大师生对主流价值取向的高度认同,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追求,并使之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凝聚成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崇高使命,积极发挥学校的主课堂作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格局。

  (五)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统筹、区校联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的软实力,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二、总体目标

  不断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紧紧围绕建设“精品城区、活力城区、绿色城区”的总体目标,以“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为核心理念,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着力提高师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校文化繁荣发展,构建与蒙地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蒙地特色的学校文化。到2015年,努力使区域学校文化呈现以下特征:

  (一)提升蒙地教育之风,百年树人。以“三个引领”为理念,聚焦教育的核心价值,塑造蒙地教育之风,形成“文化育人,百年树人”的良好氛围。党组织引领校风,通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统一认识,凝聚人心;通过改革创新,促使学校文化建设全面落实,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战略真正入脑入心,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党员引领师风,突出优秀党员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凸现党员教师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提高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的能力。教师引领学风优秀教师以崇高师德和敬业精神引领学风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的特点,以能力为导向,鼓励学生增强责任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积极培养良好学风。

  (二)提升蒙地师生之德,百尺竿头。以“三个凝练”为抓手,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塑造蒙地师生之德,形成“润物无声,百尺竿头”的强大力量。凝练学校物质文化,熏陶和影响广大师生;凝练学校制度文化,规范和指导广大师生;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和提升广大师生。广泛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大讨论,分维度设计专题,分阶段深入推进,强化文化自觉,引领师生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教育党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师德教育,提升育德能力,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机制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分学段实施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三)提升蒙地学校之美,百花齐放。以“三个更加”为目标,培育学校文化品牌,打造蒙地学校之美,形成“以文化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教室更加温馨,开展“温馨教室”建设和评比,构建师生之间、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尊重、理解、信任、包容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校园更加美丽,提升环境育人功能,完善心理咨询室、实验室、校史馆、图书馆、舞蹈房、体育馆等功能教室,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特色更加彰显,区域内既有百年老校,也有五六十年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