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内容页

州苏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十一五”发展的现状分析

  (1)“九五”、“十五”这十年,是江苏省州苏中学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高、发展成果最为显着的十年。四届四次教代会1996年初通过的、后由省教委“转发各校,供参考”的《江苏省州苏中学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规划》所确定的“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得到了扎实推进。1997年3月,学校首批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试评估验收,并于2004年3月转评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据来自网络媒体的报道,不久前学校被列入了我国首届“100强中学”名单。民间机构的评选虽然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但多少反映了社会的认同程度。

  十年中,学校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以及省“德育先进学校”“科技特色先进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由四任校长先后担任课题组组长的省、市“八五”“九五”教育科研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两次获得苏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高中毕业生本科达线率和高分率持续处于领先地位。有3名学生分别在第30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11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第35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了金牌。2004年3月科技信息大楼的落成、文庙公园的回归和2004年9月北端两幢新教学大楼的启用,标志着学校校园整体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创办于1996年的立达中学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品牌学校,并将迁入新址。州苏中学园区校拔地而起,初具规模。州苏中学“一体两翼”的格局已具雏形。学校坚持“一个中心”(即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两个创新”(即体制的创新和机制的创新)、“三个推进”(即推进教育的国际化,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的集团化)、“四个跨越”(即在教育质量上、硬件上、办学效益上、师资队伍的水平上有新的跨越)以及“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服务兴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位、以科研为先导、以后勤为保障”,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办学目标已经并正在继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为学校“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率先发展的要求以及广大市民对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精英教育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望来看,州苏中学作为一所具有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名校,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都还具有巨大的空间。

  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即便是对照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规划》,我们还存在不少相对薄弱的地方和环节。有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一流的生源”。按照《江苏省普通高中五星级评估指标体系》所涉及的五个方面25项评估指标,我们有的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一流”,还是“先进”,都是一个动态的、比较性的概念,是在同其他类型或体系的教育的对比中呈现的,是在世界教育体系的相互观照、比较和评估中产生的。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自身纳入世界体系,在交流、观察和反思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在对世界各国教育的审视、借鉴和互动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世界性竞争中赢得先机。

  发展是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有机统一的综合体现。数量与规模的发展固然重要,质量水平的提高则更为艰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依然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3)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将“把教育搞上去”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联系起来论述。这次会议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缘起,也是江苏省州苏中学着力研究和实践的开端。

  19xxx,学校在依据《江苏省重点中学基本合格标准》所作的自查报告中强调指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教育思想不断端正”,“不仅是个理论问题、学术问题,而且同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到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每一个担负领导责任的同志首先要胸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念,出于公心,献身教育,不计个人得失,不讲个人荣辱,不论个人成败,真正在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而不在升学教育上争高低”。正是凭着这种热诚、胆识和执着,江苏省州苏中学一以贯之地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十年磨一剑”。

  于2001年3月,完成了《普通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主报告《主动

TAG标签: 学校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