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湾龙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办学环境,特制定《湾龙中学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2010-2013)》。
一、背景分析
(一)教育环境日益优化
湾龙区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前望东海,背倚青山,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耕读之风兴盛,名人乡贤辈出,山海风光秀丽,宋明以来,一直是温州的文化经济中心之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湾龙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区域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增至279平方公里和30.6万。2010年,湾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10000美元,二产、三产较为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湾龙区正处于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区的进程之中。
湾龙区是省首批“教育强区”,教育发展基础较好,各类教育发展较为均衡,整体发展水平接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育投入不断扩大。
(二)学校发展成绩喜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600名,教职员工130名。师资力量雄厚,有省级特级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区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8名,省市教坛中坚、教坛新秀16名,市学科骨干教师9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45名。
学校秉承“恪勤·日新”的校训,以“勤勉刻苦、励志图强”的精神训导全校师生为人恭谨明礼,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日日进步。创办至今,呈现出“起步晚、起点高、后来者居上”(金振民院士语)的良好发展态势。连续四年高考第一批次上线率都在30%以上,本科率都在90%以上,特别是2010年高考,重点上线达196人,一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在省、市高中各学科竞赛中,学校共有700多人次获奖,还有10项集体荣誉奖;在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中有300多人次获奖。
2009年,学校被评为温州市首批现代化学校,这是对学校办学六年成绩的充分肯定。除此之外,学校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省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实验校、省绿色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示范实验室、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市文明单位、市行规达标学校、市文明学校、市花园式单位等100多项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1月学校通过了省A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验收,同年6月通过了市重点中学评估验收。2009年通过了市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较好地完成了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
(三)“三三”期间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
1、学校缺乏区位优势:目前,学校所在的湾龙中心区尚未形成规模,位置偏僻,周边城市化程度低,现代的市政、生活、教育、娱乐、购物、交通等设施十分缺乏,这给学校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带来较大的难度。
2、学校周边环境问题严重:学校坐落于原来的中心工业区,紧邻污染严重的钢管、化工、制革企业和涂山垃圾焚烧场,三废和噪音污染较为明显,目前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情况不尽人意。
3、经费问题的担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若政策调整,资金到位出现情况,将对学校发展出生较大影响。
4、师资引进问题:由于优秀师资队伍引进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将要实施的绩效工资可能进一步造成比较优势的流失,所以学校能否吸引优秀教师加盟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办学思想阐述
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一专多能有特点、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生活教育、品格至上。
管理理念:致广大而尽精微。
治校策略:以德立校、以法治校,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理性稳健、内涵发展。
学生培养目标: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领袖气质、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学生。
教师发展目标:专业精湛、特长鲜明、品位高雅、行为世范的高水平教师。
学校管理目标:人人勤奋、处处整洁、事事落实、时时进步。
学校发展目标: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着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名校。
学校的校训是“恪勤、日新”,校风是“务实、创新、和谐、恢弘”,学风是“勤学进取、活学致用”,教风是“敬业乐群、言传身教”,领导作风是“勤勉、开拓、民主、奉献”,校歌为“龙中之歌”
学校精神:勤勉刻苦,励志图强。
三、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湾龙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改革用人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田野研究”,促进教师发展,探索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