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优质课《倍数和因数》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19-04-17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第72页“想想做做
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智力题:有三个人,他们中有2个爸爸,2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教师说明:人和人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和数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板书:数和数)
二、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创设情境。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请同学们先想象一下,然后说出你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拼法,教师依次展示长方形的拼图,并板书:
43=1262=12121=12
教师根据43=12揭示: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倍因
提出要求:你能用倍数和因数说一说62=12121=12吗?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2、深化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互说以后再指名学生叙说。
(2)你能举出一些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教师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三、探求一个数的倍数。
1、设疑。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3的倍数有12,3的倍数除了12还有别的吗?请在纸上写出3的倍数。你能完成得又对又好吗?。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引发冲突:为什么停下来不写了?有什么困难吗?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加省略号表示写不完。
2、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讨论“对不对?”。
讨论“好不好?”。
揭示“有序”,为什么要有序地写倍数呢?
全班讨论:“你是怎么写3的倍数的?”。
313233……
33+3 6+3  ……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用依次1、2、3……写出3的倍数。
3、深化。
请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
学生练习后组织评讲。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小组讨论:观察这三道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5、小结:发现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四、探求一个数的因数。
1、设疑。
刚刚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接下来我们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请写出36的因数,你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和同桌讨论,看谁写得又对又多。
学生试写36的因数。
2、组织讨论。
你是怎么找36的因数的?
( )( )=36从一道乘法算式中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66=36呢?
36÷()=()从一道除法算式中也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
讨论“多”。
问:写得完吗?你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写?
师板书36的因数(从两端往中间写),同时指出:当两个因数越来越接近时,
也就快要写完了。最后写上句号。
3、巩固深化。
请写出15的因数,16的因数。
学生练习后组织评讲。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问:通过观察这三道例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5、小结:写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从1和它本身来写,从小到大依次寻找。
五、巩固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填表后,组织讨论,你是怎么填写的?指名回答相应的问题。
2、猜数游戏。
同学们下飞行棋时,掷筛子,在1、2、3、4、5、6中进行猜数
(1)它是4的倍数。
(2)它是9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
(3)2和3都是它的倍数。
(4)它是9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
(5)它是这六个数的因数。
(6)它是因数。
(7)它既是本身的倍数,又是本身的因数。
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
    以上《优质课《倍数和因数》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优质课《倍数和因数》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优质课《倍数和因数》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