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6页到47页有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的
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长方体”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将初步认认识一些立体图形和它的基本特征,注重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来探究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对数学几何形体知识掌握更加系统化。
从本册教材体系的安排来看,第二单元设立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表面积,在第四单元设立了体积、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位于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其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知识内容,经过认真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
总结出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自学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