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中学李本松(221200)
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帮助学校领导了解和管理教学业务,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由于知识层次、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难免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处理不好,不仅会伤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碍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使评教工作能准确而全面地传达有关教学信息,就必须使学生了解评教的基本原则,掌握评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结合平时的实践,我认为学生在评教时应坚持“十不”原则:
一:不能对评教抱无所谓的态度
学生参与评教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的体现。对教师教学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广大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受到鼓舞或找到不足,也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所有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对教师教学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却对评教抱无所谓的态度。如有的同学从来不参与评教;有的同学评教时从众心理太强,总是人云亦云,从不发表个人见解;也有的同学对评教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要么全选A,要么全选B;更有的学生拿评教作儿戏,用转动笔头的方法来决定自己的选项等等。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对广大教师是极不公平的,最终也有害于学生自己。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评教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二:不能以关系的亲疏作为评价的依据
测评固然会带有评价者的主观色彩,但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主观思想对自己评价客观事实的干扰,更不能以主观臆断去裁剪客观事实。有的同学在评教过程中,只考虑被评教师和自己的关系怎样,关系好就笔下留情,关系不好就将其归入末等。在他们的头脑中,“公理”的观念是十分淡薄的。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参与评教,势必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结果很可能造成那些工作认真、敢抓敢管的教师得分偏低,而那些不负责任又能一味迎合学生的教师得分偏高。长此以往,不就太有失公允了吗!
三:不能因害怕报复而不敢讲真话
有的同学担心如果自己在评教过程中,完全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给老师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会招致有关老师的报复。因此,他们在评教过程中,总是力求尽说好话,说尽好话,对所有老师都一视同仁,一律评定为“优秀”,最后一团和气,谁都不得罪。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一方面要相信广大教师是讲究职业道德的,他们是希望学生给自己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的。另一方面,也要求有关领导在向教师反馈评教信息时,只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以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诚然,也有些学生会借评教之机,对平时曾经批评过自己的老师进行恶意评价。这就要求广大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严格要求,公正、公平地履行自己评教的权利和义务。对个别有恶意评价行为的学生,有关部门要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要给予纪律处分。
四:不能只重形式而轻内容
有的同学在评教时,总是抓住教师的一些表面的东西不放,而对于其内涵性的东西却不曾涉及。如有的同学总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去评价老师性格是否开朗、讲话是否幽默、声音是否洪亮、上班是否及时、板书是否工整,却往往忽略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以及教学效果等实质性的东西,而这些恰恰应成为我们评教的主要内容。
五:不能仅仅以所教学科学生的考试成绩论“英雄”
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固然与科任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等有很大关系,但教师因素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有的学生评教时,只要某老师所教学科班均分或优秀率较高,就将该老师各项评为“A”类,否则,就打入另类,降级处理。这就完全割裂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孰不知,有些老师教学水平一般甚至较差,但他也可以通过无节制地挤占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来使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生成绩得到提高,你能说这样的老师各方面都优秀吗?显然不能。因此,我们在评教过程中,应把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评价,而不能仅仅以结果论“英雄”。
六:不能偏重主科而轻视副科
主科和副科的区别是相对的,不管是主科还是副科,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但在有的同学心目中,主副科的区别却过于泾渭分明。表现在评教上,他们对主科老师大加赞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副科老师,他们却不屑一顾,匆匆下一个不负责任的结论了事。以这样的心态应对评教,对副科老师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七: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科的科任教师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时候我们也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更好或最好。有些学科知识性较强,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在考试中的地位相对重要,哪怕老师上课讲得死板一些,学生也仍可能听得“津津有味”,评教时甚至还会大赞该老师“很风趣”、“很幽默”。而其它一些学科就不一样了,内容相对枯燥,高考根本不考,学生丝毫不感兴趣。尽管科任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也曾想尽“千方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最后评教时,学生还可能给你下个“讲课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默”的结论。你说这样的老师冤不冤!因此,我们在评教时,必须摒弃以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科的“一刀切”的形而上学做法,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
八:不能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出发
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抑或是学生学得相对较好的学科,其科任老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在评教中,这部分老师的得分也相对较高。但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结果就相反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科不感兴趣,势必导致课上不想听,课下不愿看,考试成绩也就难以达到“理想化”。尽管这些老师可能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学生评教时,还是很难给他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这难道不会挫伤这些老师的积极性吗!
九:评价名师,既不盲目崇拜,也不“无中生有”
名师之所以出名,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但名师也是人,也有其缺点和不足。因此,即便是评价名师,我们也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但学生心理不成熟的一面在评价名师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盲目崇拜,认为名师什么都好。也有的偏偏要挖空心思,力图在名师身上“挖”出几种缺陷来,以示自己的“才能”。有的学生实在找不出像样的“证据”(只是学生们没有找到),只好给名师们下些“长相一般”、“行动迟缓”、“衣服不得体”等不伦不类的评语。这不仅偏离了评教的基本内涵,也给人一种“无中生有”的感觉。
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以个人意见取代集体意见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同一教师的评价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评教中,要允许别人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切莫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如果是由部分学生代表参与评教的,评教前,有关代表要深入学生当中,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收集上来的信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否则,如果把个人意见当成集体意见,就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造成学校和教师决策上的失误。
作者简介:李本松,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徐州市名教师,徐州市拔尖技术人才,江苏省睢宁中学教导处主任。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联系电话:0516—8368007(办)8395646(宅)8087785(小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