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在北宋史学成就这一重点内容中,以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为代表,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后周灭亡,前后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体大思精、录事全面可信,且通古今之变,拾遗补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必读之书;又因该书考评前朝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使《资治通鉴》一书更具特色。鉴于《资治通鉴》的重要参考价值和司马光的巨大贡献,人们将他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并称为“两司马”。
“宋词和杰出的词人”:宋代文学在继承唐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词的发展更进入繁荣兴盛的时代。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主题。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体的领域,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乎尘垢之外”。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她以其特殊的经历使她的词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辛弃疾是位传奇的英雄,他的词更多表现的是阔大的场面、战斗的雄姿、激愤的情感,充满炽烈的政治热情,体现出纯熟的艺术技巧。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与当时的形势紧密相关;没有宋元时期城乡经济的发展,没有北宋东京的繁荣,便没有风俗画日益盛行的社会基础,就没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等等。教师应该讲清这些问题,由此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建议
1.文化史的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是独具特色的。
(1)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该首先涉猎相关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实物准备。如将《资治通鉴》中的精彩片段做成图片资料或利用幻灯片等,将绘画作品的图片(全图或局部)事先做一些处理,便于课堂使用,使学生通过观看,体会作品意境;在讲解宋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使用一些音响材料,或发动学生诵读、吟唱,或配以古曲等各种手段,使学生通过听,而触发感。这是为讲好一节文化课准备的第一步:创设一种文化氛围。
(2)将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层次(即感性认识),进行深化、拓展,引导学生将作品放到其社会时代中,重新思考体会文化的社会价值。
(3)通过介绍相关的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拓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教材,拓展知识层面。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却出现了这样一部通史巨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北宋王朝自初期起就出现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阶级矛盾的尖锐冲突等现实问题,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于是他们便把目光转向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北宋的教育制度更为完备,科举制度更为理性。无论官办学校还是私人书院,注重依照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道德品行。特别是书院在学习方法上注重讨论、辨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学习风气活跃,形成北宋时期文化普及程度较高、官员总体素质较高的典型的文官政府的特征,这为《资治通鉴》的编写,提供了大批人才的储备。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一批史学家,治学严谨,则使该书具有取材详实可信、叙事明晰的特点。同时,印刷术的进步,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收藏,这就扩大了文人学者的知识视野,提高著书立说的能力。所有这些,便是《资治通鉴》获得成功的客观条件。
有关《资治通鉴》的内容和历史地位。教师可以通过简要的内容介绍及《资治通鉴》史学思想的分析,使学生体会《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独特的地位;教师还可结合课本“动脑筋”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同时,在介绍《资治通鉴》这样的一部叙事明晰、文笔生动的巨著时,应与相关学科──语文密切配合,选取《资治通鉴》中精彩的文字描写作些介绍。
3.关于宋词。
(1)教师应层次清晰地介绍词的特点及其在北宋之前的发展演变。
(2)应分析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点明著名的词人、主要作品、风格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4.关于绘画、书法艺术。
(1)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图片、拓片、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片等,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2)讲述风俗画与《清明上河图》时,可指出风俗画通过表现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清明上河图》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精湛的笔墨及淳朴的艺术格调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突出成就。
(3)书法艺术的介绍,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介绍“宋四家”及元朝书画大家赵孟。教师还可以简单引入一些不同的风格画派,例如简单介绍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元文人画。
三、学法指导
1.学习本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宋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宋词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有意识地多涉猎优秀作品,体会意境,提高修养。
3.教师在讲述宋元时期书法、绘画艺术特色之后,应引导学生初步总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可采取表格的形式予以表现,也可以发动学生搜集书法作品拓片,认真体会书法艺术,等等。
阶段姓名书法特点代表作备注(拓片)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
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独具特色,艺术风格、表现技法、绘画题材等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构建绘画发展史的知识结构网络,让学生搜集、展示作品,以提高鉴赏、品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他们举的例子很好。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中非常明显的同类项就是:对人才的态度。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疾贤妒能最终失败。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这是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历史上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例数不胜数。学生可自由发挥。
2.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朗诵会:组织小组,选择喜爱的作品,邀请教师做指导(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意境、从词的音律中把握情感),最好配以音乐、灯光、背景,选择好主持人,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使一堂传统学习课拓展出一堂学生研究课。
2.办历史小画报:任选宋词一首,配画一幅,让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于无形中加强对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养成教育。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曹卫东)
参考资料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治平三年(1066年),宋英宗命他设史局,自选官属,编辑历代君臣事迹。宋神宗时任翰林学士,神宗赐其所编史书名为《资治通鉴》。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变法被迁任陕西地方官。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将史局从东京迁至洛阳。从此谢绝宾客,致力于史书的编撰。元丰七年(1084年),此著成书,前后共19年。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次年,宋神宗死,哲宗继位,他任宰相,尽罢新法。不久,病死。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为了写好这部书,司马光除使用政府馆阁藏书外,还借来不少私人藏书。编写时先将同类史料编成长编,做到“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收集史料的准备工作扎实。然后去粗取精,由繁到简,对有几种分歧较大记载的事项,则选择证据分明、情理近实者写入正文。《资治通鉴》实际上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战国秦汉部分由刘执笔,魏晋南北朝部分由刘恕执笔,隋唐五代部分由范祖禹执笔,最后由司马光删繁去冗,修辞润色,写出定稿。司马光称他们编写时“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tī)幽隐(意为探索记载含糊的史实),校计豪(毫)厘(意为对史实细节进行认真的比较和考证)”(《进书表》),可见写作之认真严谨。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苏轼本人在宋仁宗嘉二年(1057年)中进士。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他反对新法的一些措施,受到贬谪。哲宗时,他任翰林学士等,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又被贬谪。在政治上他倾向于保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他却是赞成的。在文学方面,他是革新的主将。他的词开豪放的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内容,包括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发,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他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他的散文明白畅达,同韩、柳、欧及其父弟并称。他还擅长书法,尤其是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独创一格,有天真自在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论画有卓见,主张神似。
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的词牌是《念奴娇》,词题是《赤壁怀古》。苏轼的这首词,气魄宏伟,视野广阔,用豪放流畅的词句,赞美祖国山河的壮美,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的风貌,体现了豪放的基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挫折,年华易逝,老大无成的苦闷。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北宋晚期学者;母亲系状元孙女,读书很多。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8岁嫁给太学生出身的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婚后两人诗、词唱和,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优裕、美满。她44岁那年,金兵入据中原,他们被迫抛弃金石书画逃往江南。两年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在离乱贫困中飘泊,直至年迈病故。她的词,富于真情实感,重视音律,字句精练,属婉约派。后期的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等,情调过于伤感。她的作品留下来的有后人辑录的《漱玉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为金人所占。21岁时,他参加抗金义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来到南宋的都城临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他多次上书要求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采纳,反而遭到当权者的忌恨,落职后近二十年,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直到晚年,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但仍对他很不重视。年迈的辛弃疾,终于怀着收复中原的宏愿,抑郁地离开了人间。
辛弃疾的词里有许多反映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政治斗争内容,并借以表达出词人自己的态度,交织着意气风发而又沉郁悲凉的复杂心情。坚定的抗金意志,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里。他的词,同苏轼一样,不把艺术形式放在第一位,并在更大的程度上冲破了词的格律,以文为词,问答如话,议论风生,自由奔放。辛弃疾由于政治上失意,力求从抑郁中解脱,这就给他的词带来了消极成份,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
辛弃疾的词“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这首词名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词题。陈同甫是辛弃疾的好友,他名亮,号龙川,自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胸怀大志,立志为收复北方失地、统一国家而贡献力量。这首词的全文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中通过追忆作者当年在金人统治的后方,所经历的声势浩大的抗金斗争,热烈地歌颂当年义军的英勇善战,并抒发了他本人当年壮怀激烈、效死疆场的豪情,借以激励陈亮去完成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业。
郭熙
郭熙是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字淳夫。熙宁年间(1068—1077)入御画院学艺。工山水寒林画。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落笔转壮。由于长期观察自然,所作山水画,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存世作品有《早春》《关山春雪》《幽谷》等图,还有《山水论》《画意》等画论,其子郭思整理为《林泉高致》一书。
画院
唐代已有画官被召入宫廷服务,但尚无画院之设。画院正式设立,始于五代。956年,后蜀孟昶(chǎng)设立“翰林图画院”,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宫廷绘画机构──画院的开始,画院设有“待诏”“衹(zhī)侯”等官职。西蜀画院的画家,每月集会,探讨绘画中的疑难问题。画院画家服务于宫廷,为皇帝在宫殿、寺庙等作画。南唐也设立了画院。
两宋的画院规模较大,制度完备。宋代画院录用画家,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宋代科举设有“画学”一科。宋徽宗在位期间,为宋代画院的极盛期。当时考试画工,常以唐诗诗句命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意境。例如,一次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考生大都刻意描画酒店,而李唐(北宋著名画家)却在桥头竹林外画一酒帘,表现出酒家为竹林掩蔽的“锁”字意境。又一次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众人多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有的船舷上画着一只鹭鸟,有的在船篷上画一只栖鸦。而考中第一名的画面则是,一只孤舟横荡在水面,船尾卧一船夫,表现的是无人借渡的寂静。考题中还有“乱山藏古寺”“嫩绿枝头一点红”“落日楼头一笛风”“午阴多处听潺”等,分别要求表现出“藏”“春意”笛声流水声等。画院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有利于培养画家的艺术想像力和创作技巧。宋代画院中的画家,除为宫廷的装饰作画外,还要按皇帝的旨意和封建道德标准,画古代帝王、圣贤,或为实际生活中的大臣、官僚等作肖像,以“忠奸善恶”来分类。画院还搜括民间名画,充实宫廷收藏。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在绘画和书法方面,却有相当的艺术才能。他擅长花鸟画,也能画山水、人物,风格精工细致,严密富丽。作品有《桃鸠图》《瑞鹤图》《芙蓉锦鸡图》等。但许多题名赵佶的画,不一定是他本人的作品,可能只是押了皇帝的御印。赵佶的书法别具一格,称为“瘦金体”。宋徽宗在位时,整顿画院,重视画学,并提高画家的待遇和地位,对画院和绘画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北宋画家。擅绘人物鞍马画,为王安石所推许。注重写生,又博取前人之所长,有所发展,运笔如行云流水,善用线描,多不设色,人称“白描”,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对其后人物画影响大。兼长山水,亦有创格。后人论其作画“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传世作品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等。
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曾游学东京开封,后来进入画院。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杰作,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横长528厘米。画面从右端开始,依次展现了东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道、店铺、酒楼,中段以“虹桥”为中心,气氛热烈达到高潮。时值清明,去郊外扫墓的人,轿顶上插满了杨柳杂花,点出了季节的风俗。全图共画了官吏、农夫、商贩、医、卜、僧道、胥吏、妇女、船夫、纤夫等各色人物五百五十多人,驴、马、牛、骡、骆驼等各类牲畜五六十匹。画中情节有赶集、买卖,有闲逛、饮酒、闲谈,有拉纤、牵车、乘轿、骑马等。景物有茅屋农舍、高大城门、官府宅第、店铺、酒楼和各类船只、车轿等。整幅画卷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造型生动,街巷、屋宇、车辆、货船等景物的布局错落有致。画面的远近、疏密、动静、繁简安排得当,全画浑然一体,宛如一首宏伟而又和谐的交响乐。现藏故宫博物院。
赵孟
字子昂(1254—1322),号松雪道人,湖州归安(浙江吴兴)人,宋朝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后,赵孟被忽必烈委以高官,历任兵部郎中、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他学问修养深厚,诗文书画冠绝当时。元人称:“孟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他作画主张“贵存古意”,提倡人物画要继承唐人技法。他还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强调把书法的笔意和工力,结合到绘画的笔墨技法中。他的画,于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不精通。他的书法,圆转流美,骨力劲秀,楷、行、草、篆、隶各体无不出色。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赵孟的妻子善画墨竹,风格疏秀,别有意趣。他的儿孙多人也是画家,继承家法,擅长画人物鞍马。赵孟传世作品较多,绘画代表作有《秋郊饮马图》《红衣天竺僧》《墨竹图》等,书法名作有《胆巴碑》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书法学王羲之、张旭的风范,而又自成一家。代表作有《松风阁诗帖》《诗送四十九侄帖》等。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至丹徒(今江苏镇江)。米芾工书善画,为人不拘礼法,时称“米颠”。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他曾用过许多岁月临写魏晋以来名家法帖、墨迹,而又专学王献之。他广取各家之长,熔于一炉,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传世作品有《苕溪诗帖》《多景楼诗帖》等。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历知福州、泉州、杭州,官至端明殿学士。蔡襄的书法各体皆精,行草尤长,传世墨迹有《谢御赐书诗》《牡丹谱》《万安桥记》等。
学术动态
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评价的不同看法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建国以来不少学者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评价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资治通鉴》具有编排得体、包罗面广、不载神怪之事、保存许多史料的优点,也存在遗漏、重复、位置不当、称谓不一、误二为一、事实舛误的缺点。总起来说,该书无论就量就质都是空前的,不可用今日的眼光过度指责其缺点。但司马光修撰此书的目的不外是诱导封建统治阶级如何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运用统治人民的法术,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要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治通鉴》固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必读之书,但人民是否也有一读的必要。也就是说,对于统治法术,人民是否也有加以认识的必要,是否也还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实在仍值得研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司马光的思想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他的天命论、社会观、历史观和政治方面的许多主张,充满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及地主阶级的偏见,属封建糟粕;他强调的中和思想、务实精神和任官以才、怀民以仁、交邻以信等主张,则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长期以来进行政治斗争的经验总结;他个人表现出来的刚直不阿、清正自持的作风,则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具体表现。
图画说明
赵孟《秋郊饮马图》
这幅画是赵孟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放牧人身穿红色长袍,手持马鞭,转身看着正在嬉戏的两匹马。在牧人的前方,有五匹马步入到河中饮水,在河岸上还有两匹马在互相追逐。整个画面树木清秀,河水平缓无波,马的造型生动,表现了自然景致的优美。
黄庭坚的书法
《黄庭坚的书法》选自他的《松风阁诗帖》。这是黄庭坚的晚年作品,笔画苍劲,后人称其“字大小如拳,笔法精奥,纸墨俱佳”。《松风阁诗帖》原文为:“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过然,老松魁梧数百年……”帖上的诗文写在粉花白纸上,通篇29行147字。这些字的笔画有收有放,采用颜真卿的大字笔意,并把颜体缩短的笔画伸展延长,创造了横、捺、撇较长的独特风格,因此又有“伸手挂足”之说。这首诗被刻入《三希堂法帖》,墨迹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的书法
《米芾的书法》选自米芾的《拜中岳命诗》帖。《拜中岳命诗》原文为“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卢。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
蔡襄的书法
教材图画选用的是蔡襄《谢郎帖》中的一部分,此帖书法表现了蔡襄行书的深厚功底。字写得自然流畅,挥洒自如,是蔡氏行书的精品。《谢郎帖》被刻入《三希堂法帖》,墨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