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因此,有必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一是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提问: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让学生依据自己听说的传闻或者教材的叙述来回答问题。应该注意纠正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不符合史实的传闻。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讲述。
2.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皇族的纷争、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等问题可以教师讲述的方式来处理。讲述内迁问题时,应注意使用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迁的形势。然后,要求学生概括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小结,指出其短暂而亡的原因,应包括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统治集团的内乱、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三个方面。
3.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地图或者在现有的图上作标识的方式,介绍东晋和十六国的格局,以及前秦统一北方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的成语,引入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教材中自己找出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4.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或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采用想象图、地图、多媒体课件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在分析造成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占优势而失败的原因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5.关于江南开发的问题,可以从本课的引导框进入教学,让学生先说明汉朝江南的情况,再说明南朝时江南的情况。然后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巨大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江南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因为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动脑筋和进行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忽略了必要的讲述和引导。
6.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参照“重点和难点”中分析的本课基本脉络和相应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
1.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好“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两个问题。对于“淝水之战”应着重认识前秦失败的原因和对当时局势的影响。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清楚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开发的成就以及江南开发的深远影响。2.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学好本课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氏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
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练一练
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活动与探究
1.填图与思考:“在右边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地区。
重要意义: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2.思考与判断: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的意义?为什么?
从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来看,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某些相似。战争的形式和手段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不会变,因此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也就不会改变。所以,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的战争仍有借鉴的意义。如《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各国将帅所重视,成为他们经常学习的著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参考资料
司马氏代魏和三国局面的结束
司马懿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生于179年,卒于251年。曹操当政时开始为官。曹丕当政以后,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尚书右仆射、抚军大将军。曹丕死后,司马懿受遗诏与曹真、陈群一起辅佐魏明帝曹叡,在曹叡在位时,多次领兵出征,战绩显赫。特别是在阻挡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进攻中,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最终战胜了诸葛亮,使蜀军无功而还。此后,又率军消灭了割据辽东地区已达三世之久的公孙家族。司马懿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威望和权势迅速提高。魏明帝曹叡临终时,托曹爽与司马懿一起辅佐齐王曹芳。司马懿和曹爽因为争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权夺利,矛盾日益尖锐。司马懿装病以使曹爽放松警觉,同时暗中进行发动政变的准备。趁曹芳、曹爽离开洛阳祭扫魏明帝陵之机,司马懿发动政变,处死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从此,司马氏家族独揽朝政,皇帝只是傀儡。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擅权。皇帝曹髦感到司马昭的篡权野心,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数百人攻司马昭,结果反被司马昭所杀。265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帝。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统率军队18万人分道伐蜀。钟会攻汉中,蜀大将姜维据守剑阁。邓艾则以奇兵间道直逼成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蜀后主刘禅降魏,蜀国灭亡。
264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暴君孙皓即吴国皇帝之位,吴国众叛亲离。279年冬,司马炎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君臣错误地认为曹魏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诸王,宗室削弱的结果。于是,晋武帝在即位之初,立即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并且拥有军队,分取赋税。一些同姓王还担任地方重镇的军政长官或统领中央的军队。晋武帝的本意是想借此巩固晋室的统治,后来却适得其反,酿成宗王势大,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
晋武帝死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太后之父杨骏辅政。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不满杨骏专权,于291年利用楚王司马玮先除掉杨骏,以汝南王司马亮执掌朝政。接着再矫诏使司马玮杀掉司马亮,随即又以擅杀大臣为罪名杀司马玮,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后,经过了七八年比较安定的时间。300年,贾南风除掉太子司马遹,掌握宿卫禁兵的赵王司马伦又起兵杀贾南风。次年,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为帝。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遂联合进攻司马伦。司马伦被杀,晋惠帝复位。为了争夺皇位和阻止司马冏独揽大权,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打败并杀死了司马冏。此后,司马颙和司马颖联合进攻司乂,在洛阳一带发生激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司马乂战败被杀。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将晋惠帝迁回洛阳,先后杀掉了司马颖和司马颙。此后,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另立司马炽为帝(晋怀帝),大权落入司马越的手中。
八王之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的统治,也为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提供了机会。
匈奴族与羯族的内迁
东汉前期(公元46年),蒙古高原发生了空前的大旱灾,导致匈奴“人畜饥疫,死耗大半”。结果,匈奴发生了分裂,大部分匈奴人向西方迁移,被称为“北匈奴”;另有一部分匈奴依附于东汉,被称为“南匈奴”。南匈奴最初居于今内蒙古地区,东汉每年以巨资供给南匈奴,以作为北部边境的屏障。后来,在鲜卑族势力的压迫之下,南匈奴迁移到今山西离石一带。曹操又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分布于今山西汾水流域,选汉人作司马,监督匈奴各部。在西晋末年的内乱中,汾河流域的匈奴人在其酋长刘渊的率领之下,建立政权,灭亡了西晋。
羯族可能起源于西域的月氏。因附属于匈奴,故又称“匈奴别部”。羯族与匈奴一起内迁,内迁匈奴十九部中的力羯、羌渠两部可能就是羯族人。内迁的羯族人多居住于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羯族人的体貌特征为深目、高鼻、多须。从匈奴政权中分离出来以后,西晋末年建立了后赵政权。
内迁的氐族与羌族
氐与羌都是活动于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关系比较密切,自古以来就氐羌连称。氏人主要分布于今甘肃、四川、陕西一带。东汉末年,曹操击破氐人的部落,迁其人“五万余落”至甘肃的扶风、天水等地。后来又有武都氐部归附内迁。296年起兵反晋。前秦时,氐族的势力最为兴盛。
羌族人从西汉开始陆续内迁。由于受到汉族政权和汉族地主的压迫,东汉时期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羌人起义,给东汉王朝以沉重的打击,是东汉衰落的原因之一。三国时期,魏蜀连年攻战,双方都征招羌军参战,更多的羌人迁移到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鲜卑族的内迁
鲜卑族起源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一带。在匈奴衰落以后,鲜卑人控制的范围逐渐扩大。东汉时,开始与汉族有直接的接触。东汉中后期,鲜卑各部推举檀石槐为最高军事领袖,拥有数以十万计的军队,盛极一时,“南钞(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大批汉人逃亡到鲜卑人活动地区,他们教鲜卑人制作兵器,学习汉文,用汉族制度管理鲜卑部众。
三国时期,鲜卑族分布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直到辽宁一带。鲜卑人经常参与中原各国间的战争。东部鲜卑逐渐形成了慕容部、段部、宇文部、拓跋部等几支比较强大的力量。十六国时期,先是慕容部先后建立了几个政权,后由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消灭其他割据政权,把北方地区基本统一起来。
十六国
西晋灭亡以后,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关于十六国的起迄时间,一说是从304年巴賨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到439年北魏灭北凉止,共136年。另一说是从316年西晋灭亡算起,到439年结束。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北部民族割据并开始走向民族融合的时代。
十六国政权简表
族名所建立的政权
匈奴前赵(304-318) 北凉(401-439) 夏(407-431)
鲜卑前燕(337-370) 后燕(384-409) 西秦(385-431)
南凉(397-414) 南燕(398-410)
羯后赵(319-350)
巴氐成汉(304-347)
氐前秦(351-394) 后凉(386-403)
羌后秦(384-417)
汉[冉魏(350-352)](不属于十六国)
前凉(317-376) 西凉(400-421) 北燕(409-436)
从西晋灭亡到352年可以视为十六国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匈奴刘曜所建立的前赵和羯人石勒所建立的后赵之间的战争。前赵被后赵所灭亡。汉族人冉闵趁后赵皇帝石虎病死,诸子争位的时机,夺取帝位,灭亡后赵。冉闵采取了民族仇杀的政策,许多羯族人被杀害。滥杀无辜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冉魏政权的统治,仅三年,冉魏亡于前燕的进攻。
第二个阶段以前燕和前秦为主,在时间上基本是始于前秦的建国,迄于淝水之战。前燕一度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但是由于统治集团的奢侈腐朽和发生了分裂,衰落下去。前秦以王猛为统帅,灭掉了前燕。376年,前秦又先后灭亡了前凉和鲜卑人建立的代(北魏的前身),382年,控制了西域,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荷坚企图进而统一南方地区,在进攻东晋时,败于淝水。北方地区重新陷入战乱状态。
第三个阶段是从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再度分裂到北魏统一北方,历时五十多年。前秦溃败以后,北方地区的纷争更趋激烈,十六国中,有10国出现于淝水之战以后,各国存在的时间通常只有二三十年。各个政权相互攻战吞并,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的地区,结束了十六国时期。
唐长孺先生总结十六国的形势说:“十六国是一个民族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各族统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给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但破坏的经济在不同时期有所恢复,西南、西北、东北即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还有所发展。被破坏的传统文化终于保存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部和北部各族文化,甚至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经由这场内乱,内迁各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进一步接受了汉族成熟了的封建制度,有的由家长奴役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十六国》)
苻坚
苻坚于338年出生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祖父苻洪是氏族酋长,伯父苻健创立了前秦王朝。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继位。因为苻生暴虐无道,357年,苻生的堂兄、被封为东海王的苻坚在氐族和汉族贵族的支持之下,杀掉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
苻坚具有较深的汉文化修养,擅长谋略。在即位之前,就注意结纳人才,继位以后,摒弃无能的宗室贵戚,重用王猛等有才干的人,励精图治。苻坚采取果断的措施打击和抑制豪强势力,整饬军政,强化君权;提倡儒学,大力兴办学校,令公卿以下的弟子入学读书,还亲临太学考查学生的优劣。特别是注意“劝课农桑,赈恤穷困”,兴修水利,使关陇地区被战乱破坏的经济迅速地得以恢复,增强了前泰的国力。当时百姓谚云:“长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国势强盛以后,苻坚开始着手扫荡北方的割据政权。370年,攻灭了前泰在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对手前燕,376年又灭亡了前凉和鲜卑拓跋部所建的代国,统一了北方地区。此后,苻坚急于统一全国,大举进攻东晋。由于苻坚统治下的各民族间融合程度不高,民族矛盾较为尖锐,也因为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前秦在淝水大败于东晋。原来归属于前秦的鲜卑慕容垂和羌族姚苌相继背叛,建立了后燕和后秦。385年,苻坚被姚苌俘获后缢杀。
学术动态
淝水之战争论中的几种观点
关于淝水之战,史学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前秦政权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前秦政权是一个以氐、汉地主阶级为主体的封建政权,不存在对汉族的歧视。另一种意见认为,前秦政权是以氐族为主体的、民族性十分强烈的政权,它对各族实行民族压迫的政策。
二、淝水之战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淝水之战是南北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兼并统一战争。另一种意见认为,淝水之战对前秦来说是推行民族压迫的战争,对东晋来说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
三、淝水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对比。一种意见认为,所谓苻坚“众号百万”纯属虚张声势,淝水战前秦集结在淮淝一带的军队只有30万众,而在寿阳及其附近的军队充其量不过十余万人。东晋投入的军队,至少在长江中游至淮水一带前线就有二十万以上。两军相接时,晋军实际上占有优势,说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值得商榷。另一种意见认为,淝水之战时,苻坚征调的总兵力达97万人,东晋进行抵御的总兵力为18万。抵达前线的兵力前秦约三十四万人,东晋不超过11万至12万人。在洛涧的序幕战中,东晋以5000兵力战胜前秦的5万兵力。在大战的高潮淝南战役中,晋军8000人战胜秦军数万军队。这一切说明,淝水之战不失为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图画说明
晋墓壁画
这是1977年甘肃嘉峪关市酒泉5号晋墓出土的壁画。教材所取为墓主人行乐图局部。原图墓主人坐于榻上,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穿长袍,凭依几旁,左手执麈尾。主人身后立男女侍各一人,女侍手执曲柄华盖。墓主人前面放一方案,上有饮酒器。方案旁还有男侍、童仆、男乐伎和女舞伎等。男乐伎左手摇鼗鼓;女舞伎手执方扇作舞蹈状。他们的右上方还有一组乐伎,跪坐一行共四人(教材截至三人)。从服饰看,第一人为男性,双手扶筝;第二、三、四人均为女性,分别奏琵琶、吹竖笛、双手拍腰鼓。他们身后还绘有树木。女舞伎下方,还有百戏和两女伎双手倒立等。全图反映了西晋贵族生活奢侈享乐的场面。
青瓷羊形烛台
这是江苏省镇江市出土的。羊高14.7厘米,为东晋时期的青瓷器。这件烛台为灰绿釉上有几处深褐色斑点,工艺上称为“釉下彩”。羊体作蜷伏状,肌肉丰满,显得健壮有力。羊头微昂,闭嘴,圆睁双目,双卷角后垂,头顶正中有一圆孔,是当作烛台或器物插座使用的。羊身两侧在瓷胎上划出翼纹,可见当初的作者想象力十分丰富。此烛台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