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江西省永丰中学解咏梅一、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出现与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2.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观点的异同,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共性”与“个性”进行比较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现象”与“本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在这次运动中还哺育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二、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及其推行的洋务运动。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堂构思课堂构思:本节课,属理性分析为主的一节课,因而要以“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思想来指导这节课的教学。对于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比较,可结合教材中引用的两个代表人物的话来作说明;对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应先让学生明确其存在时间、目的,前后两时期的划分,在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最后,对于教材中的楷体小字部分,可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其所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况:对于洋务运动破产原因的分析,应先使学生注意教材这节课的思路和其他章节中分析有关“失败”原因的思路是不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思路和方法,并掌握主要内容。五、学法点拨(一)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认识,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派在本质上都旨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不同的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对策上和对外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从顺应世界潮流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面看,洋务派较之于顽固派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二)关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可概括为:一个基本政策(即中学为体,西方为用);两个阶段(即创办军事工业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阶段:70—90年代);四项活动(即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应注意从顺应世界潮流的角度,肯定其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创建了一支新式海军等方面,肯定它对于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起的进步作用和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坚持中学为体、丝毫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从变革的目的等方面与日本明治新进行比较,得出洋务运动最终破产是必然的认识。(四)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角度,注意分析洋务派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①在目的上: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同之处是洋务运动有另一个目的,即镇压人民革命运动。②在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购买枪炮和船舰,并仿制西方战舰。都主张建立一支新式海军。不同之处是抵抗派的主张还没有完全实行,就随着林则徐被撤职而中断。洋务运动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③结果相同:鸦片战争失败,使抵抗派的主张随之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五)洋务企业的特点和性质:军事工业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产品用于武装军队而不是参与市场流通,企业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所以军事工业尽管采用了军事生产,但仍属官办封建性的近代工业。而民用工业大部分是商办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且大部分产品销往市场,所以它属于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六、重点、难点突破重点:洋务派与顽固派1.重要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入近代化的第一步,而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这必须了解它的背景,况且这也是高考的命题的重点。如: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歧2.重点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在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起初为数不多,但都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桐、沈葆桢、丁日昌等。顽固派是一批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同治帝的老师、蒙古贵族、大学士倭仁等。洋务派和顽固派本质上都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顽固派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最保守的势力。重难点:洋务运动即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还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洋务企业的特点和性质。此知识中其高考命题的常考知识。如:洋务派最早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的航运业;洋务派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状况及影响等。重难点突破:洋务派的企业可以让学生看,但洋务企业的特点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得出答案,性质须教师详细讲解。七、易错点和易忽略点导析(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导析: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目的是为了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洋务运动虽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抑制作用。教材上引用了曾国藩(洋务派代表之一)的一段话,其中提到“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也就是说办洋务的目的,一是对内可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二是对外可以抵御外侮。由此可见,洋务运动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和对外反抗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目的。在洋务派办洋务期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兴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所以说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洋务运动引进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些条件;同时,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民用工业的兴起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部分抵制作用。对洋务运动的目的、作用等评价,应客观地分析,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1.导析:要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洋务派的阶级性质,它为哪个阶级服务?(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猛烈冲击着它的腐朽统治,使用旧式的武器大刀长矛镇压人民革命力不从心。(2)清政府内一些人通过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认识到,列强技术精良,船坚炮利,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认识到,用西方的洋枪洋炮镇压人民起义更得力,因而主张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形成了洋务派。(3)在同太平军的较量中,清政府的一些人看到太平军用俘获的英国兵船打败清军的情况,使他们认识到了西方的洋枪洋炮洋武器如果被中国人使用也会发挥出其威力,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使用西方武器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呢?而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他们实力增强得到了帝国主义的赏识,也因此,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得到了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暂时支持,他们才以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八、教学过程:教师导入:进入中国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遇到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巨大冲击,到六十年代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大变局。“祖宗之法”已远远涌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才能维护统治。出路何在呢?他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开始承认西方国家军队的训练新法,这样,在奕訢、曾国藩等重臣的倡导下,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清朝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僚中,出现了一场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设计:(一)洋务派与顽固派1.代表人物2.两派的异同点(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概念2.洋务运动的内容(三)洋务运动的破产1.标志2.破产的原因3.评价洋务运动九、小结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采取的所谓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仅将西方现代科技嫁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非但不想触动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洋务运动虽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的思想和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先进的,对此我们应予充分肯定。十、作业布置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意见。参考答案:同意。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首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本文获江西省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